最高院民一庭关于侵权法的18个司法观点集成

2023-06-06 14:22发布

最高院民一庭关于侵权法的18个司法观点集成

【司法观点1】诉讼期间受害人由农业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并已在城镇居住生活,应如何计算残疾赔偿金观点摘要

【司法观点2】以合同之诉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是否支持

【司法观点3】交警部门未能作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现场勘验笔录等相关证据并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确定各方当事人的民事责任

【司法观点4】未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车上人员伤亡应当如何承担赔偿责任

【司法观点5】“好意同乘”发生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认定

【司法观点6】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与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并存时精神损害赔偿与物质损害赔偿的次序

【司法观点7】连环购车未办理转移登记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登记车主应否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司法观点8】交警调解后受害人又起诉的,如何处理?

【司法观点9】非交通事故赔偿案件如何适用法律?

【司法观点10】机动车转让未办批改,保险公司如何理赔?

【司法观点11】被保险机动车辆中的“车上人员”能否转化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中的“第三者”

【司法观点12】两次伤残鉴定,受害人的误工费应计算至哪一次定残日前一天?

【司法观点13】保险公司能否以已向被保险人理赔为由对抗受害人的交强险赔偿请求权

【司法观点14】农村“五保户”因交通事故等侵权行为致死获赔的死亡赔偿金应归谁所有

【司法观点15】侵权行为导致身份不明的受害人死亡,民政部门等行政部门或其他机构是否有权提起民事诉讼

【司法观点16】农村“五保户”因交通事故等侵权行为致死获赔的丧葬费应归谁所有

【司法观点17】《侵权责任法》实施后,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标准可按照《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计算

【司法观点18】交警部门未能作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现场勘验笔录等相关证据并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确定各方当事人的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意见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交警部门作出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人民法院确定事故发生的事实、原因并认定事故责任的重要证据。对于交警部门认为事实不清,双方的过错无法判明,也无法确定事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审查现场勘验笔录等交通事故案件的全部相关证据,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综合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交通事故发生的事实以及各方当事人有无过错进行判断并作出认定,以确定各方当事人的民事责任。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