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法院网
案情简要
双方诉辩
法院裁判
案件评析
本案的争议焦点为:原告徐某2015年1月20日结账当天是否交付30万元现金?
一种观点认为,根据举证责任分配,原告只要提供证据证明其已经交付了现金30万元即可,本案中原告通过见证人的证言证明自己的诉讼请求,且被告无法提供证明其该份借条系胁迫所写,被告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而原告的其诉讼请求理应得到法院的支持。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关于大额现金交付,人民法院应根据交付凭证、支付能力、交易习惯、借贷金额、当事人关系以及当事人陈述的交付细节等经过进行综合判断,出借人应当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大额现金交付的事实。
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民间借贷中,出借人对大额现金交付事实应承担举证证明责任,举证证明标准应达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高度可能性”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八条对本证和反证的举证证明标准作出了区分规定。该条第一款规定:“对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确信待证事实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第二款规定:“对一方当事人为反驳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所主张事实而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认为待证事实真伪不明的,应当认定该事实不存在。”
依据上述规定,对待证事实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所进行的本证,需要法官的内心确信达到高度可能性的程度才能视为完成证明责任;反证则只需要是本证对待证事实的证明陷入真伪不明的状态,即达到目的。高度可能性是对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最低限度要求,举证责任人在穷尽了可以获取的所有证据之后,所举证据的证明效果必须至少达到足以令人信服的高度概率。
具体到民间借贷案件则表现为出借人仅提供借条和证人证言,但借款人对出借人主张的现金交付事实不予认可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综合交付凭证、支付能力、交易习惯、借贷金额、当事人关系以及当事人陈述的交易细节经过等因素审查当事人的举证,以认定是否存在借贷关系,而不能简单依据优势证据原则认定大额现金交付事实存在。
在本案中,关于款项的交付,原告徐某起诉主张沙某、赵某在2015年1月20日存在30万元的借贷关系,并进行全款现金交付的事实。依据“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本案应由主张借款关系成立的出借人徐某对大额现金交付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徐某在本案一审中提交了借条和见证人的证言,但沙某、赵某并不认可现金交付30万元的事实,原告仅提供借条和证人证言,且证人之间的证言相互矛盾,而原告徐某对于现金交付30万元的细节难以自圆其说。在民间借贷交易活动中,为规避合法利息保护的相关规定收取高额利息,借贷双方将利息写为本金的情况客观存在。为此,仅依据借条和证人证言,尚不足以使法官对大额现金交付的存在形成内心确认,故徐某的举证证明责任尚未完成,其应当继续举证。
另外,纵观本案,原被告在前四笔款项交付中均采取了转账的方式,而在第五笔款项交付中原告陈述通过现金交付的方式向被告沙某提供借款,该交付方式明显与双方的交易习惯不符。
故二审法院难以认定原告徐某现金交付30万元的事实。
近日一则新闻引发巨大关注,常州女孩小周和小徐是好闺蜜,小徐因心情不好让小周写借条安慰,一共写了4张,总金额达到24万,然而小徐竟然拿着这些借条让她还钱,在小周和小徐之间是否存在债务纠纷,还是存在其他隐情,目前当地警方正在调查。那么人民法院处...
【导读】:民间借贷案件中,常常会有大额现金交付,然而借款人在诉讼中往往以没有实际收到借款为由进行抗辩,在出借人不能补强证据的情况下,往往会败诉。若是真实的借贷关系,那么你的钞票可能就打水漂了!!! 【案情概要】 原告刘某诉称借款21...
自然人之间民间借贷案件的审理思路与裁判要点近年来,民间借贷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日趋活跃,由此产生的纠纷也日益增多。审判实践中需正确厘清借贷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并妥善处理相关纠纷。1典型案例2009年6月25日,刘某向彭某出具130万...
案例: 王某与张某签订一份借款合同,约定王某向张某借款2850万元,以现金和转账方式交付。借款期限为一年,王某亲自在合同上手写以王某借据为准,双方当事人分别在该合同上签字。同日,王某向张某出具收据一张,明确收到张某现金2850万元,其他...
[案情概要] 原告刘某诉称借款2170万元给东升公司、徐某(东升公司法定代表人), 有借款人签字确认的122张借条为据,借条均载明:今向刘某借款现金×元;在约定借款期限届至时,应于归还本金当日支付利息,利息按银行商业经营性贷款利率(或银行...
【导读】民间借贷案件中,常常会有大额现金交付,然而借款人在诉讼中往往以没有实际收到借款为由进行抗辩,在出借人不能补强证据的情况下,往往会败诉。如果是真实的借贷关系,那么你的钞票可能就打水漂了!!! 一、省高院判例 [案情概要] 原...
1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民申969号 2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民申2832号 3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民申369号 (二)关于借贷事实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传播法律知识 · 弘扬法治精神曾志伟与襄阳市前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民间借贷纠纷案案例要旨在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中,对于仅提供借据的大额现金支付,借款人提出合理怀疑抗辩的除就债权凭证进行审查外,应结合借贷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者...
导读:仅凭借条,能否认定双方当事人的借贷关系已经成立是审判实践中所困惑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小编整理了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大法官相关观点、法院相关案例、法律法规供读者参考。大法官杜万华观点在真正标准的借款合同关系中,双方当事...
不一定,取决于借贷金额的数目。 在小额借贷中仅仅有借条可以主张有借贷合意亦可证明借款交付。而大额借贷中,仅有借条没有其他证据证明有实际交付的情形下,借条仅为借贷合意的证据,并不能证据钱款已经实际交付,从而返还借款的主张得不到法院支持。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