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一转再转——债权多次转让中相关权利人的救济途径

2023-06-06 11:16发布

债权一转再转——债权多次转让中相关权利人的救济途径

  裁判要旨

????债权人转让债权时需通知债务人,但无需征得债务人同意。在发生债权多次转让时,应按照通知到达的顺序决定哪一方优先取得债权。债权人再次转让债权的行为系无权处分,未经受让人同意或追认,该行为无效。债务人按照债权人的指示向未优先取得债权的受让人履行债务的,可依据不当得利要求返还。债务人和未优先取得债权的受让人因此造成损失的,可综合考虑债务人、受让人、债权人的过错程度,要求有过错方赔偿损失。

????基本案情

????2011年至2013年,王某先后借给黄某9万元,后黄某陆续偿还了6.1万元。2016年10月10日,黄某向王某出具欠款的说明一份,对欠付本金2.9万元及全部借款利息计算方法及付款时间进行了约定。

????2014年至2015年,王某因资金周转困难,向孔某借款15万元。2016年12月21日,王某与孔某经过协商,决定将王某对黄某的债权转让给孔某,并当场给黄某打电话进行通知,告知黄某债权已转让给孔某,并要求黄某向孔某履行债务。随后王某、孔某签订债权转让协议书,约定王某把对黄某的13.44万元(其中本金2.9万元,利息10.54万元)债权转让给孔某,不足15万元的部分仍由王某负责偿还。

????后孔某向王某、黄某主张债权,王某、黄某不予认可,称当时王某只是在电话中与黄某商量,该债权转让尚未履行通知义务,债权转让未生效;其次,王某与孔某签订债权转让协议后,孔某未向法院起诉要求黄某付款,可以推定孔某放弃了对黄某的债权,2017年1月10日王某又把债权转让给了许某,并把借条原件返还给黄某,黄某直接向许某出具了欠条,现黄某与王某间的债权债务已经消灭。因此,王某、黄某二人均拒绝支付欠款。孔某遂诉至舞钢市人民法院,要求黄某向孔某偿还欠款13.44万元、剩余1.56万元由王某偿还。

????审理结果

????舞钢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王某作为黄某的债权人,有权将债权转让给孔某。同时,该法第八十条第一款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孔某提供录音证明王某多次要求黄某“把钱转给孔某”,且王某当庭认可(电话中)“我说把钱转移给孔某了”,可见王某是通知黄某债权转让而非与黄某商量。纵然黄某回复说“(等我从外地)回去再说”,但由于债权转让无需征得债务人同意,因此,王某已履行对黄某的通知义务,该债权转让生效。

????同时,合同法第八十条第二款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可见债权转让后,未经受让人同意,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王某又向他人转让债权未经孔某同意,其再次转让债权的行为无效。如黄某因王某的错误通知向第三人付款,则黄某可向相关义务人主张权利。因此,一审法院判令:被告黄某向孔某支付欠款12.354667万元;王某向孔某支付欠款2.645333万元;驳回孔某对黄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一审判决送达后,黄某以“二被上诉人在债权转让时未尽到通知义务”、“王某于2017年1月10日又通知其将债权转让给许某”为由提出上诉,要求撤销一审判决,驳回孔某对黄某的诉讼请求。

????二审查明的基本事实与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一致。但又查明截至2016年10月10日,黄某已向王某清偿本金6.1万元,原审法院将该已清偿的6.1万元仍作为本金计算了从2016年10月10日至2016年12月21日期间的利息,属认定事实瑕疵,予以纠正。因此,二审法院对原审判决瑕疵予以纠正,判令黄某向孔某支付欠款12.065934万元,王某向孔某支付欠款2.934066万元,驳回孔某对黄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法理分析

本案的争议焦点有四个:一是债权转让是否需经债务人同意?合同法第八十条第一款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是债权人处分自己民事权利的一种形式,债权人应及时将权利转让的事实通知债务人。通知的形式既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应保证债务人能知晓债权转让的事实。债权转让通知即生效,无需征得债务人同意,因此债务人是否同意不影响债权转让的效力。

????二是债权人再次转让债权的行为性质如何认定。在发生债权多次转让时,可按照通知到达的顺序决定哪一方优先取得债权。优先取得债权的转让合同生效后,债权即发生转移,债权人从原债权债务法律关系中剥离,债权人再次转让债权的行为系没有权利而实施的处分行为,应认定为无权处分。合同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这也与该法第八十条第二款“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的规定相一致。因此,债权人再向他人转让债权应征得优先取得债权的受让人的同意,否则再次转让债权的行为无效。

????三是债权凭证的转移或债务人与受让人签订新的债权债务凭证,该受让人是否优先取得债权。对此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该受让人优先取得债权。理由是:债权债务关系应当以债权凭证为依据,没有原始债权凭证,债权人无法转让债权;债务人与原先的受让人没有签订新债权债务凭证,无法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债权人将债权凭证交给第二受让人或债务人与第二受让人直接签订债权债务凭证后,才算完整的债权转移。另一种则持相反观点,认为原始债权债务凭证的转移或债务人与受让人签订新的债权债务不必然导致优先取得债权。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债权债务凭证仅是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证明形式和载体,拥有债权凭证并不一定拥有债权,根据合同法第八十条第一款仅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规定债权债务需以原始债权凭证的转移或新的债权债务凭证为基础,因此,债权优先取得的顺序仍应以通知的顺序来确定,债权凭证的转移或新的债权债务凭证的产生不必然优先取得债权。

????四是债权多次转让行为导致债务人重复履行、错误履行、加重履行负担等情形,债务人权利应如何救济?能形成统一认识的是:如果债务人尚未履行,那么债务人应向优先取得债权的人履行债务。对于债务人已按照债权人的通知向后来的受让人履行债务,债务人是否还应向优先取得债权的人履行债务,形成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债务人不需再向优先取得债权的人履行,理由是:债务人受债权人指示向未优先取得债权债权的受让人履行义务,本身不存在过错,其履行债务后履行义务已经消灭,因此,债务人不需再向优先取得债权的人进行清偿。此时优先取得债权的人仍应向转让人(即原债权人)主张权利。第二种观点认为,债务人应向优先取得债权的人履行义务。理由是:债权转让生效后,债权人已从原债权债务法律关系中剥离,履行债务的对象由债权转让人变为债权受让人,债务人依照债权人的指示向未优先取得债权的人清偿的,属履行对象错误,不产生履行义务消灭的效力。因此,债务人仍应向优先取得债权的人履行债务。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由于债权人再次转让债权的行为无效,债务人按照债权人的指示向未优先取得债权的受让人履行债务的,属错误履行,未优先取得债权的受让人因此而取得的财产系不当得利。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及《民法总则》第一百二十二条“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的规定,未优先取得债权的受让人应当向债务人返还财产。债务人和未优先取得债权的受让人因此而遭受损失的,可根据该法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的规定,综合考虑债务人、受让人、债权人的过错程度,要求有过错方赔偿损失。

来源:网络


相关知识

    债务人转移财产,债权人该怎么办?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1-09 11:5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债务人为了逃避债务、规避执行等,会通过各种途径转移、隐匿财产,将债务人原本所有的财产无偿分割给配偶、或者低价转让、赠与给子女或者其他利益相关人,使得债权人债权无法实现,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

    股权转让纠纷中的补足资产审判方式――以公司债权人利益预防保护为视角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4-20 08:22

    【裁判要旨】【案情】【审判】【评析】  对于股权转让纠纷,以往审判实践中,使用减少价款的审判方式处理该类纠纷,即根据目标公司资产的减损金额,相应减少股权转让的价款。该种常规方式解决了出让方与受让方之间的矛盾,却忽略了目标公司资产减损的事实,...

    股权转让纠纷中的补足资产审判方式,以公司债权人利益预防保护为视角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7-23 11:14

     01案情02审判03评析  对于股权转让纠纷,以往审判实践中,使用减少价款的审判方式处理该类纠纷,即根据目标公司资产的减损金额,相应减少股权转让的价款。该种常规方式解决了出让方与受让方之间的矛盾,却忽略了目标公司资产减损的事实,因为对公司...

    跨境债权转让的效力是怎样的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1-09-04 00:48

    跨境债权转让的效力是怎样的转让人将跨境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的法律效力根据《合同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等三种情形之一的除外。境内...

    民商事合同中约定的不得起诉条款无效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2-04-20 11:41

    当事人在商事合同中约定的不得起诉条款,超出了私法自治的范围,不受合同法调整。不得起诉涉及诉权的放弃,排斥国家对纠纷提供司法救济,应不具有诉讼法上的效力。案号 一审:(2015)洪民初字第00753号案情原告:王飞。被告:皮军英、裴祥。  原...

    股权转让纠纷中的补足资产审判方式以公司债权人利益预防保护为视角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5-09 11:23

    【案情】原告(反诉被告):上海某辅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被告(反诉原告):上海某实业总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第三人:上海某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公司)。2013年5月20日,A公司、B公司签订《上海市产权交易合同》,约定:(1)...

    股权转让纠纷中的补足资产审判方式--以公司债权人利益预防保护为视角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4-20 11:13

    【裁判要旨】该案例的价值在于,对于目标公司全部股权转让时因公司资产减损引发的股权纠纷,采用补足资产的审判方式,依法追加目标公司为第三人,直接判令出让方向目标公司补足资产,更有利于实现对公司债权人利益的预防保护。【案情简介】原告(反诉被告):...

    最高法: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的正确方式有哪些?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7-13 14:35

    阅读提示:债权转让时通知债务人的目的是避免债务人重复履行、错误履行或加重履行债务的负担,但法律对通知的形式未作具体的规定。从避免发生纠纷的角度来看,债权人如能采用书面形式通知并由债务人签字认可是最佳形式,但如果采取了其他的通知方式,其效力如...

    债权转让如何通知债务人才有效?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3-03-20 07:53

      最高人民法院:债权人以登报的形式通知债务人并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只要债权人实施了有效的通知行为,债权转让就应对债务人发生法律效力  裁判要旨  《合同法》第八十条第一款有关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

    不良资产处置经典案例,堪称教材级!!!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1:40

    【案例索引】最高人民法院于2017年12月26日作出的(2017)最高法民终181号民事判决书;最高人民法院于2018年11月9日作出的(2018)最高法民申1952号民事裁定书。【裁判要旨】债务人财产无偿转让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债权人可对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