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集资房出售后遭遇拆迁,是否可以以重大误解为由撤销合同?

2023-06-06 14:29发布

单位集资房出售后遭遇拆迁,是否可以以重大误解为由撤销合同?

 前 言 

双方当事人签订了单位集资房的买卖合同,2年后此房屋面临拆迁,新房东将获取较高额的补偿款,原房东以其将大产权房误当小产权房为由,请求撤销房屋转让协议。日前,随着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书的送达,这起买卖合同纠纷案落下帷幕。法院认为刘某、周某出售案涉房屋时不构成重大误解,驳回了刘某、周某要求撤销房屋买卖合同的诉讼请求。

房屋产权性质不明

1983年9月10日,某纺织厂向政府部门申请建筑许可证,建设职工宿舍楼。经相关部门批准,宿舍楼得以建成,其土地为国有划拨土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其后,纺织厂按职工工龄长短、贡献大小、岗位任职等综合情况,将职工宿舍以福利性集资住房形式分配给职工居住。1996年,海安县在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将宿舍楼列入改制剥离的资产范围,未列入改制范围。

刘某、周某夫妻原系纺织厂职工。1994年,二人通过福利分房的方式取得了上述职工宿舍房屋中的一套。2016年6月8日,刘某、周某与张某签订房屋转让合同,约定刘某、周某将前述职工宿舍出售给张某,售房总额14.5万元。考虑到市场房价多变,房价的涨跌不予追究。因为该房屋为无产权证的单位集资房(小产权),刘某、周某承诺全权代表房屋共有人出售此房,承担该合同法律责任以及经济责任,若干年后,因政策原因或单位原因需变更产权,刘某、周某无条件协助张某,不得违约。同日,刘某、周某出具收条,证明房款已全部结清。不久,张某实际入住该房屋。

遭遇拆迁心态失衡

2018年,该房屋所属区域列入拆迁征收范围。纺织厂为此出具一份说明:本次拆迁,同意该福利分房由职工享受,由拆迁指挥部按规定对房屋所有权人进行补偿安置。拆迁过程中,拆迁指挥部为推进拆迁工作,按拆迁政策与张某签订了房屋搬迁补偿协议,补偿款比原买卖合同约定的14.5万元价格高出不少。刘某、周某得到消息,心态难以平衡,一纸将张某告上法庭。

庭审中,原告刘某、周某诉称,由于原告刘某、周某一直误认为案涉房屋无建设许可、无用地规划许可,为此在双方当事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中明确约定,案涉房屋为无产权证的单位集资房、小产权房。直到拆迁时,原告刘某、周某才得知该房屋办理了相关手续,属于大产权房,说明原告刘某、周某在房屋出售时对房屋的产权性质存在错误认识,以小产权房的价格出售了大产权房,合同订立的价格明显低于同地段有产权证的二手房,案涉合同构成重大误解。请求法院判决撤销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房屋转让协议

被告张某辩称,双方当事人买卖的房屋并非小产权房,小产权房是指建立在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屋,但案涉房屋的占地性质为国有划拨工业用地。案涉房屋自建成到拆迁,其产权性质没有发生过变化,一直是无法办理产权证的,只是在拆迁过程中,拆迁指挥部为推进拆迁工作,对案涉房屋以拆迁价格进行了补偿安置,尽管比原先买卖合同约定的价格要高,但这是基于当地的拆迁政策,而非基于房屋的产权性质。同时,案涉房屋买卖合同中也特定约定,如果将来产权发生变化,被告刘某、周某也应当无条件协助被告张某办理过户,都说明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对房屋产权性质完全了解,且对其今后可能发生产权性质的变化有所预见。刘某、周某在得知拆迁指挥部以较为优惠的条件进行拆迁后,其要求推翻已经订立并履行的房屋买卖合同,违反诚信原则。请求法院判决驳回原告刘某、周某的诉讼请求。

海安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刘某、周某就案涉房屋与被告张某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未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亦未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应属合法有效。原告刘某、周某均为纺织厂员工,又在案涉房屋中长期居住,不存在其所主张的对房屋性质的误解。况且案涉房屋是否属于完全产权性质,本当也是刘某、周某应当了解的事项,相关责任不应推卸给被告张某。事实上,原告刘某、周某出售案涉房屋后一直未提出过异议,直到房屋被较为优惠条件征收后才提起诉求,其行为有悖诚信。据此,原告刘某、周某的诉求请求难以支持。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相关规定,做出前述判决。

一审判决后,原告刘某、周某不服,提出上诉。南通中院审理后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应予维持。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70条之规定,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此案主要涉及案涉房屋买卖合同签订时是否存在重大误解问题。所谓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形。由此可见,是否构成重大误解应以行为时(缔约时)为判断点,而不应考虑行为后的条件变化。

本案的发生提醒人们,诚实信用是法律帝王条款,法律鼓励交易,保护交易安全,不干涉正常的市场行情涨幅波动。任何人妄图违背规则通过诉讼取得不当利益,均不会得到司法的支持与保护。

来源 | 海安市人民法院、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相关知识

    房屋拆迁补偿协议有误解该怎么办

    来源:征地拆迁 时间:2021-09-25 09:26

    房屋拆迁补偿协议有误解该怎么办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重大误解下签订房屋拆迁补偿协议的,被拆迁人是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拆迁补偿协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可撤销合同】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

    拆迁安置诉讼审理期间反悔怎么办

    来源:征地拆迁 时间:2021-09-03 01:43

    拆迁安置诉讼审理期间反悔怎么办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拆迁安置审理期间原告反悔的,在作出判决之前是可以申请撤销诉讼的,由法院裁定是否允许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法》第六十二条?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或者...

    缔约过失责任—司考真题答案解析(2015-3-52)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2-04-20 12:55

    A.商店的行为不属于欺诈,真正的秦*皇兵马俑属于法律规定不能买卖的禁止流通物 B.王某属于重大误解,可请求撤销买卖合同 C.商店虽不构成积极欺诈,但构成消极欺诈,因其没有标明为复制品 D.王某有权请求撤销合同,并可要求商店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工伤私了,真就没事了?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2-13 10:57

      工伤,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实践中,工伤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经常为了贪图省事,减小影响等原因,私下跟劳动者就工伤赔偿问题进...

    拆迁协议签了可以推翻吗(拆迁签过协议可以更改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20:57

    反悔一词太过主观。一般来说,《房屋拆迁补偿协议书》一经签订,房屋拆迁当事人均应全面履行。如果不公平不合理,那也需要看在法律层面上,协议是否存在可撤销或者无效的情形,以致有重新来过的可能。 已签订的拆迁协议可能被推翻主要存在于以下情形: 1、...

    储蓄存款合同纠纷的分析

    来源:合同范本 时间:2021-08-25 19:40

    2004年3月的一天,李某到某商业银行存款时将一张银行借记卡和人民币现金50000元一并交与银行工作人员,要求将50000元存入该卡内。银行工作人员在将钱存入该卡后,把借记卡及存单交还李某。这时李某才发现该借记卡并非自己所有。经查证该卡卡主...

    裁判规则+详解:因“重大误解”认定股权转让可撤销的3类情形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3-02 17:05

    作者:杨喆,来源:法务之家一、重大误解的法律界定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九条、《合同法》第五十四条均对重大误解可能导致的后果作出了规定,即满足重大误解情形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要求变更或撤销。《民法通则》的相关解释对重大误解的构成条件予以了进一步...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签订后还可以反悔吗?

    来源:征地拆迁 时间:2022-05-13 08:02

    人们常说的拆迁协议通常是指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表现在其权利依法产生后受到法律的保护;其义务依法产生后,则受到法律的强制。一旦签订当事人任何一方均无权擅自变更或解除。如果在履行协议中发生纠纷,协议条款便是解决纠纷的主要...

    合同纠纷举证责任有哪些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0-29 02:48

    1.合同订立 合同订立,即当事人就合同主要条款协商一致的过程,在法律上表现为要约与承诺。当订约双方分处异地或异国,通过信件、电报、电传达成协议时,要约与承诺的阶段性表现得最为明显,双方也容易对要约、承诺是否已到达,是否被撤回等问题发生争议...

    贷款房逾期交房违约金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29 01:34

    二、约定的逾期交房违约金都要依约支付,除非开发商存在免责事由,如地震、战争等这些由合同约定的不可抗力原因,并及时履行了告知义务,则可以不承担逾期交房的违约责任;   如果对逾期交房的违约金如何计算没有作出明确的约定,就应当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