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有哪些 原来的《劳动法》继续有效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更多法律可到主管部门官方网站查询。推荐网址:/gb/ywzn/ldbzfz.htm 2.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是什么 劳动法基本原则新探 来源: 作者: 摘要: 《劳动法》颁布后,法典对劳......
1.涉及工会的法律有哪些 1工会法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不得与所在地总工会就工会经费收缴问题联合签发文件的通知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产业工会、基层工会是否具备社团法人资格和工会经费集中户可否冻结划拨问题的批复 5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关于审理少年刑事案件聘请特邀陪审员的联合通知 6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司法部《关于港九工会联合会更换印章事的通知》的通知 7......
1.农民工子弟校需要什么条 全国人大于1995年出台的新《教育法》有三项规定与民工子弟学校直接相关,具体如下: 其一,《教育法》第27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应当……办理审核、批准、注册或者备案手续。对设立教育单位实行行政许可制度,不存在法律争议,尤其《行政许可法》颁布之后(该法由人大常委会2003年8月27日颁布,自2004年7月1日起生效),办校的行政审批制有了直接的法律依据。 根据该法第12条第2款规定,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
1.谈谈你对劳动法的看法和认识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制定劳动法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劳动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
提纲: 一、 什么是审判理念?二、 为什么要提劳动争议案件的审判理念?三、 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理念的具体把握(一) 举证责任问题(二) 其他民事法律在劳动争议审判中的运用问题(三) 如何掌握倾斜保护原则问题(四) 仲裁程序与诉讼程序的关系问...
新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经解除劳动合同,其中第四项规定: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因此我认为如果不影响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且...
用人单位依法需要和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在劳动者入职时或入职后的一段时间内,用人单位如果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或者说用人单位不签合同将需要怎么赔偿呢?在讨论用人单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之前,我们需...
1.做人力资源应该了解哪些法律法规 1、《劳动合同法》:涉及员工的入职、离职与调动,保障各方面的权利及义务。2、《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相当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细则,需要全面了解。3、《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及《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1.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有哪些 原来的《劳动法》继续有效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劳动保障监察...
1.工会法律法规 1、工会各级组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各级工会委员会由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不得作为本企业基层工会委员会成员的人选。各级工会委员会向同级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
1.劳动合同会涉及到哪些法律法规,以及可以有哪些检索 劳动合同会涉及到哪些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2008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
1.法律条文中的应当应该怎么理解 法律条文中的应当是和可以相对应的一个词语;对于应当的理解就等同于必须,是一种强制性的规定;而可以可以理解为可为或可不为,是一种授权性的规定,可以进行选择。应当属于强制性规范是指必须依照法律适用、不能以个人意...
1.法律条文中的应当应该怎么理解 法律条文中的应当是和可以相对应的一个词语;对于应当的理解就等同于必须,是一种强制性的规定;而可以可以理解为可为或可不为,是一种授权性的规定,可以进行选择。应当属于强制性规范是指必须依照法律适用、不能以个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