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权侵权

2023-06-06 16:27发布

名誉权侵权

一、名誉权侵权方式有哪几种 (一)侮辱 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
  侮辱行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行为举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
  《民法通则》第101条后端规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民通意见》第140条规定,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以书面、口头等行使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
   (二)诽谤 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
  诽谤的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散布开来的方式。
  《民法通则》第101条后段规定,禁止用诽谤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在文学作品中故意使用他人真实姓名,或者未写明原告的真实姓名和地址,但对人物特征的描写有明显的指向或者影射他人,小说内容存在侮辱、诽谤情节,致其名誉受到损害的,作者和出版社均可能构成对名誉权的侵犯。
   (三)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徐良诉上海文化艺术报社等侵害名誉权一案的复函》中认为,被告赵伟昌根据传闻,撰写严重失实的文章“锁甲三千元带来的震荡”和被告《上海文化艺术报》社未经核实而刊登该文,造成了不良后果,两被告的行为均已构成侵害徐良的名誉权。
   有关机关和组织编印的仅供领导部门内部参阅的刊物、资料等刊登的来信或者文章,当事人以其内容侵害名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机关、社会团体、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分发本单位、本系统或者其他一定范围内的内部刊物和内部资料,所载内容引起名誉权纠纷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做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或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因提供新闻材料引起的名誉纠纷,认定是否构成侵权,应区分以下两种情况: (1)主动提供新闻材料,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2)因被动采访而提供新闻材料,且未经提供者同意公开,新闻单位擅自发表,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对提供者一般不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虽系被动提供新闻材料,但发表时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许的,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消费者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但借机诽谤、诋毁,损害其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新闻单位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没有侮辱内容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其名誉权;主要内容失实,损害其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其名誉权。
   二、名誉权有哪些分类 (一)公民名誉权 名誉权可分为公民的名誉权和法人的名誉权,公民的名誉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任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真人真事进行报道、评论、传播时都不得与事实不符,而影响公民原有的社会评价。
   2.
  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法,损害他人的名誉。
   3.
  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
  陷害他人 败坏他人名誉。
   (二)法人名誉权 法人的名誉权内容与公民的名誉权相比,由于其不具有如公民一般的情感,所以其内容有所狭窄,主要包括: 1.
  任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法人进行报道评论时,必须真实,与事实相符。
   2.
  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散布与法人真实状况不符的消息,败坏其名誉。
   对他人名誉有侵权行为的,严重的话可能会构成侮辱罪,即使没有够到侮辱罪的立案标准,也是违法行为中的一种,需要侵权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行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等。
  而要是构成侮辱罪的话,则对行为人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当然也有可能是直接剥夺政治权利。
  

名誉侵权纠纷(名誉侵权纠纷律师费)

关于名誉侵权的法律规定,除《民法通则》第101 条作原则性规定外,最高人民法院曾两次作出具体的司法解释,一是1993年8月7日作出《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二是1998年7月14 日作出《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  现根据上述规定和结合本人的理解综合讲述如下: 1、名誉侵权案件如何确定管辖,即由哪法院受理?   答: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  侵权行为实施地一般指报刊的印发地和传阅地。  侵权行为结果地......

网络名誉权侵权认定

一、网络名誉权侵权认定 网络名誉权的含义网络名誉权是传统名誉权在网络环境下延展,指名誉主体在国际互联网及计算机存储这一特殊领域内享有的保有和维护其名誉,获得客观公正之社会评价以及免受侮辱、诽谤等加害行为的一种人格权。网络名誉权的内容和传统名誉权是一致的。正如王*明教授所说,名誉权包括名誉保有权、名誉维护权以及名誉利益支配权。 二、网络名誉侵权如何认定责任 过错原则,是传统名誉侵权的归责原则,即侵权行为人承担责任必须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而网络名誉侵权因为其含义、形式、责任主体的不同,其归责原......

网络发布不实信息是否侵权

一、网络发布不实信息是否侵权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网络上发布不实的信息,对他人进行诋毁损害名誉权的,是属于侵权的行为,要承担侵权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名誉权】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第一百二十条?【侵害人格权的民事责任】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二、网......

名誉侵权一般赔多少钱(名誉侵权赔偿法律规定)

一、精神损害赔偿名誉侵权通常很难直接造成经济方面的损失,但会对受害人的精神造成很大的影响。在人云亦云,网络传播速度极快的年代,诽谤造成的影响无法预计。对于受害人名誉利益损害可以通过判令侵权人采取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适当措施予以救济,但当采取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复受害人的名誉时,就应当把名誉利益损害纳入精神损害赔偿的范畴。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只有当侵害名誉权行为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才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对于赔偿数额,应综合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

名誉权侵权


相关知识

    网络言论侵权要到哪个法院起诉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1-09-02 17:48

    一、网络言论侵权要到哪个法院起诉 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对于侵权案件的地域管辖,秉持的原则是: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为了对侵权行为...

    微信名誉侵权被起诉(微信名誉侵权被起诉怎么办)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4-05 06:34

    1,侵害名誉权的最基本要件是看受害人的社会评价是否降低。侵权人用语言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或者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致使受害人社会评价降低的,应认定属于侵害名誉权行为。2,认定构成侵害名誉权,还应当...

    网络名誉权侵权怎么确定被告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1-09-18 22:55

    一、网络名誉权侵权怎么确定被告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网络侵权的被告一般是实施侵权行为的网络用户,也可以是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用户没有采取措施制止侵权行为的,承担连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网络侵权责任】网络用户、网...

    名誉侵权起诉状网贷 名誉侵权起诉状网贷能写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6-06 22:20

    与普通民事起诉状相同,只不过案由为名誉权纠纷,涉及肖像权的可以使用肖像权、名誉权纠纷。需要注意的是名誉权纠纷为侵权责任法所规范,原告需要主张自身享有的名誉,被告的侵权行为与名誉权损害结果。

    没钱起诉网贷名誉侵权(没钱起诉网贷名誉侵权怎么处理)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6-06 18:57

    1、如果仅仅是起诉的程序,还是很简单的。写诉状,然后到法院的立案庭立案,程序性的东西法院的立案庭会给予你解释答复。 2、关键是证据的问题。如果有书面的东西足以证明有侵犯名誉行为的,提交书面证据即可。可现实生活中,往往都是一些口头的侮辱、诽...

    名誉侵权行为(名誉侵权行为已经停止可以请求赔偿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5:51

    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   名誉侵权行为包括: 1、以暴力或者口头、文字形式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 2、无中...

    名誉侵权一般赔多少钱(侵犯名誉权赔偿多少)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05 14: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1、第八条: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因侵权...

    名誉侵权法律规定(侵犯名誉权的赔偿法律法规)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5:25

    侵害名誉权法律规定:《民法通则》第101的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任何人不得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

    在朋友圈诋毁他人是侵权吗?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2-05-17 08:31

    现在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手机构成了人们日常社交的一部分,而其中,微信是人们最常用的社交平台,如果有人利用朋友圈诋毁你,由于朋友圈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可能很快就会被很多人传播,对你的名誉造成影响,那么这是否构成民法上的侵权?首先...

    名誉侵权一般赔多少钱(起诉侵害名誉权需要多少钱)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5:1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1、第八条: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