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行政诉讼官司技巧(行政诉讼怎么打)

2023-06-06 06:40发布

打行政诉讼官司技巧

第一节 行政诉讼业务在行政法律业务中的地位 最近几年全国四级人民法院每年审结民事案件约600多万件,刑事案件约80多万件,行政诉讼案件约11-12万件。
  行政诉讼案件相对于民事、刑事案件来说数量较少。
  对前面《律师行政法业务》一书编章结构的分析可知,律师的行政法律业务中除涉及诉讼外还有第5—11章阐述的非诉业务。
  一般的律师事务所对外宣传时鲜见以专门从事行政诉讼业务见长的,因为行政诉讼如果代理原告难度大【行政干预与得罪行政机关】、收费低【主要是协商】。
   律师在行政诉讼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有助于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处于服从的、被管理的地位,在诉讼中虽然他们与行政机关的地位是平等的,但他们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不甚了解,这就需要借助律师运用其娴熟的法律知识为他们提供帮助,从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其次,有助于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律师通过参加诉讼,对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中存在着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违法行为予以指出,从而起到监督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作用。
   再次,有助于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地审理行政案件。
  律师在行政诉讼中对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而帮助法庭查明事实、正确适用行政性法律、法规和规章,作出正确的裁判。
   第二节 行政诉讼业务基础知识 一、行政诉讼的基本概念 行政诉讼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以该机关为被告依法起诉,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司法活动。
  诉讼当事人地位具有特殊性。
  行政诉讼的原告为作为被管理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诉讼的被告恒定为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
  但行政首长不是被告,行政首长出庭也不是代理人的身份。
  被告不享有起诉相对人或相关人的诉权,也不享有反诉权。
  人民法院的行政庭审理,只有合议无独任制审判组织形式。
   涉及法规:《行政诉讼法》11章75条,最高法院制定18部重要司法解释,如《行诉法解释》(八)98条,《行诉证据规定》6章80条,三个wto司法解释:国际贸易、反补贴、反倾销【各12条】,同时,最高院发布了16件重要的司法指导性文件和200余件法律适用问题的批复。
   二、行政诉讼的历史沿革 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第3条第2款“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适用本法规定”——适用《民事诉讼法》时期;1987年开始制定《行政诉讼法》,1989年4月4日通过。
  1990年10月1日《行政诉讼法》生效。
  意义:五千年来第一次“官”民平等对簿公堂!护民——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本质:司法与行政的关系。
   三、行政诉讼审理机构与案件 1986年10月6日,武汉市中院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
  汨罗县人民法院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基层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
  1988年10月4日,最高法院成立行政审判庭。
  1990年开始行政案件逐年呈递增趋势,上升率达35%左右。
  统计资料:1986年:600件;1987年:5000件;1988年:7700件;1989年:9900件;1990年:12000件【自1990年10月至1999年10月的10年间,全国各级法院受理一审行政案件52.
  7万余件,原告胜诉率占结案数的40%。
  行政诉讼案件类型已达50余种】。
  后来则以—3—5—7—9—11万递增,至2001年最多为12万,最近几年一直在徘徊在11~12万件【同期民事案件约600万、刑事案件80万】。
  1989年至2008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一审行政案件140.
  5085万件,审结140.
  1532万件,结案率为99.
  7%.
  治安处罚、拆迁、土地的案件较多。
   行政诉讼特点:①原告胜诉率与被告败诉逐年提高。
  ②撤诉率居高不下,如1995年在当年发生的5.
  1万行政案件中撤诉率竟高达50.
  59%。
  分析原因:原告心悦诚服认识到行政行为合法,愿意回到行政程序中自觉自愿履行行政行为;在被告的压力下违心撤诉;被告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同意而申请撤诉。
  ③“好事打官司”,拆迁、专利案件明显增多,老百姓维权意识明显增强。
  ④行政干预较明显,被告往往利用其掌握的公共权力向法院施加影响。
   四、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它决定了在行政诉讼中审判权和行政权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司法高于行政的关系——生效裁判大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
  此原则同时告诉我们人民法院监督行政行为的广度和深度。
  五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从适用主体上说,其主体是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承办。
   其次,从审查的方式来看,人民法院应适用开庭审理的方式,这里的开庭与书面审理相对应。
  开庭可以是公开的开庭,也可以是依法不公开的开庭审理。
   第三,从审查的范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63396437围和广度上看,法院只能审查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不包括与之对应的抽象行政行为。
   复次,从法院审查行政行为的深度或程度上说,是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与否的问题,不审查具体行政行这的合理与否的问题。
   最后,审查的标准。
  《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一、二项确立的。
  五项标准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即为合法,法院应予判决维持。
  五项标准中只要有其中之一不符合即为违法,法院就可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
  这五项标准是:一是主要证据是否确凿、充分;二是适用法律、法规是否错误;三是否违反法定程序;四是否超越职权;五是否滥用职权;六是行政处罚是否显失公正,如果显失公正也属于滥用自由裁量权的滥用职权行为。
   五、律师代理行政诉讼的权利、义务 首先,律师的权利。
  根据新《律师法》第32条、第34条、第35条、第36条、第37条和《行政诉讼法》第29条、第30条的规定,律师作为行政诉讼代理人享有如下权利: 1.
  律师依法执行职务,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干涉。
   2.
   律师自行调查取证的,凭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与承办法律事务有关的情况,但代理被告除外 3.
  受委托的律师自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诉讼文书及案卷材料。
  受委托的律师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所有材料。
   4.
  受委托的律师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在庭审阶段,经审判长许可,律师有权向被告、证人、鉴定人直接发问,或者申请法庭通知新证人到庭,调取新证据申请重新进行鉴定或勘验。
   5.
  委托事项违法、委托人利用律师提供的服务从事违法活动或者委托人故意隐瞒与案件有关的重要事实的,律师有权拒绝辩护或者代理,已担任代理人的可以解除委托代理合同
   6.
  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其次,律师的义务。
  根据《律师法》第30条、第32条、第38条、第39条和第40条规定,律师作为行政诉讼代理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
   律师担任诉讼法律事务代理人或者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人的,应当在受委托的权限内,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2.
   律师接受委托后,无正当理由的,不得拒绝辩护或者代理。
   3.
   律师在法庭上发表的代理、辩护意见不受法律追究。
  但是,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恶意诽谤他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言论除外。
   4.
   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和其他人不愿泄露的情况和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但是,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的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事实和信息除外。
   5.
   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不得代理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
   6.
   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①私自接受委托、收取费用,接受委托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 ②利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便利牟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 ③接受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与对方当事人或者第三人恶意串通,侵害委托人的权益; ④违反规定会见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 ⑤向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行贿,介绍贿赂或者指使、诱导当事人行贿,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方式影响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依法办理案件; ⑥故意提供虚假证据或者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取得证据; ⑦煽动、教唆当事人采取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非法手段解决争议; ⑧扰乱法庭、仲裁庭秩序,干扰诉讼、仲裁活动的正常进行。
  

怎样才能打胜行政诉讼(打行政诉讼官司技巧)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由此规定可以看出,官司的输赢是以事实为依据的。  那么,当事人如果想赢得诉讼,就应该搜集能够证明事实的证据才是关键。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证据包括: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电子数据 (五)证人证言; (六)当事人的陈述;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

欠钱打官司技巧-欠钱打官司怎么打

属于民事纠纷,报警估计公安机关不会受理。直接向欠款人所在地法院申请支付令,带上欠条,你朋友的身份证。该途径是最快的。要不就是提起诉讼,同时提出财产保全申请,将欠款人的房屋或车辆保全,迫使对方尽快还款。欠钱去打官司主要步骤是什么,输的将出官司钱么1、先准备起诉书、证据、身份证及复印件、诉讼费去法院办理立案手续。法院受理后择日开庭,审理后作出判断2、败诉方承担诉讼费。;如帮到了您,请采纳。...

遗产官司怎么打(打遗产官司收费标准)

【案子管辖的问题】 对于继承案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就是说,继承遗产的民事官司,当事人要到被继承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或到主要遗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这是法律规定的专属管辖,即当事人只能到上述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起诉,而不能到其他法院起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人民法院还有级别管辖的问题,对于继承数额超过当地法院关于级别管辖规定的,应该到符合级别管辖的人民法院起诉。 【诉讼请求的问题】 1、明确诉讼......

没有材料怎么打遗产继承官司(没有材料怎么打遗产继承官司)

【案子管辖的问题】 对于继承案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就是说,继承遗产的民事官司,当事人要到被继承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或到主要遗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这是法律规定的专属管辖,即当事人只能到上述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起诉,而不能到其他法院起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人民法院还有级别管辖的问题,对于继承数额超过当地法院关于级别管辖规定的,应该到符合级别管辖的人民法院起诉。 【诉讼请求的问题】 1、明确诉讼......

打行政诉讼官司技巧(行政诉讼怎么打)


相关知识

    遗产官司怎么打(有没有打遗产官司不请律师的)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4:49

    【案子管辖的问题】 对于继承案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这就是说,继承遗产的民事官司,当事人要到被继承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或到主要遗产所在地的人...

    打继承全怎么打(立即继承怎么打)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2-11 22:21

    【案子管辖的问题】 对于继承案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就是说,继承遗产的民事官司,当事人要到被继承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或到主要遗产所在地的人民法...

    怎么打遗产继承官司(遗产继承怎么立案)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2-12 02:58

    【案子管辖的问题】 对于继承案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就是说,继承遗产的民事官司,当事人要到被继承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或到主要遗产所在地的人民法...

    继承权官司怎么打(继承官司调解好还是判决好)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13 23:49

    【案子管辖的问题】 对于继承案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这就是说,继承遗产的民事官司,当事人要到被继承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或到主要遗产所在地的人...

    继承案件怎么打(继承案件怎么打)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7-13 22:58

    【案子管辖的问题】 对于继承案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就是说,继承遗产的民事官司,当事人要到被继承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或到主要遗产所在地的人民法...

    打遗产官司的程序(打遗产官司的程序)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1:53

    【案子管辖的问题】 对于继承案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这就是说,继承遗产的民事官司,当事人要到被继承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或到主要遗产所在地的人...

    打遗产继承官司(打遗产继承官司有用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14 17:16

    【案子管辖的问题】   对于继承案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这就是说,继承遗产的民事官司,当事人要到被继承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或到主要遗产所在地...

    怎么到法院起诉房产继承(房产继承官司怎么打)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2-11 21:16

    【案子管辖的问题】 对于继承案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就是说,继承遗产的民事官司,当事人要到被继承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或到主要遗产所在地的人民法...

    家庭遗产纠纷案怎么打(家庭遗产纠纷怎么解决)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20:27

    【案子管辖的问题】 对于继承案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就是说,继承遗产的民事官司,当事人要到被继承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或到主要遗产所在地的人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