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再审适用法律规定(刑事案件再审适用法律规定)

2023-06-06 06:18发布

刑事案件再审适用法律规定

为了深化刑事庭审方式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审理刑事再审案件的效率,确保审判质量,规范案件开庭审理的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适用依照第一审程序或第二审程序开庭审理的刑事再审案件。
   第二条 人民法院在收到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刑事抗诉书后,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一)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决定退回人民检察院; (二)按照抗诉书提供的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住址无法找到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要求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协助查找;经协助查找仍无法找到的,决定退回人民检察院; (三)抗诉书没有写明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准确住址的,应当要求人民检察院在七日内补充,经补充后仍不明确或逾期不补的,裁定维持原判; (四)以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为由提出抗诉,但抗诉书未附有新的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七日内补充;经补充后仍不完备或逾期不补的,裁定维持原判。
   第三条 以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为由提出申诉的,应当同时附有新的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
  需要申请人民法院调取证据的,应当附有证据线索。
  未附有的,应当在七日内补充;经补充后仍不完备或逾期不补的,应当决定不予受理。
   第四条 参与过本案第一审、第二审、复核程序审判的合议庭组成人员,不得参与本案的再审程序的审判。
   第五条 人民法院审理下列再审案件,应当依法开庭审理: (一)依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的; (二)依照第二审程序需要对事实或者证据进行审理的; (三)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 (四)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加重刑罚的; (五)有其他应当开庭审理情形的。
   第六条 下列再审案件可以不开庭审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适用法律错误,量刑畸重的; (二)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施行以前裁判的; (三)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原审自诉人已经死亡、或者丧失刑事责任能力的; (四)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在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监狱服刑,提押到庭确有困难的;但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征得人民检察院的同意; (五)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按本规定第九条第(五)项规定,经两次通知,人民检察院不派员出庭的。
   第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共同犯罪再审案件,如果人民法院再审决定书或者人民检察院抗诉书只对部分同案原审被告人(同案原审上诉人)提起再审,其他未涉及的同案原审被告人(同案原审上诉人)不出庭不影响案件审理的,可以不出庭参与诉讼; 部分同案原审被告人(同案原审上诉人)具有本规定第六条第(三)、(四)项规定情形不能出庭的,不影响案件的开庭审理。
   第八条 除人民检察院抗诉的以外,再审一般不得加重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的刑罚。
   根据本规定第六条第(二)、(三)、(四)、(五)、(六)项、第七条的规定,不具备开庭条件可以不开庭审理的,或者可以不出庭参加诉讼的,不得加重未出庭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同案原审被告人(同案原审上诉人)的刑罚。
   第九条 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前,应当进行下列工作: (一)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 (二)将再审决定书,申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三十日前,重大、疑难案件至迟在开庭六十日前送达同级人民检察院,并通知其查阅案卷和准备出庭; (三)将再审决定书或抗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三十日以前送达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告知其可以委托辩护人,或者依法为其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担任辩护人; (四)至迟在开庭十五日前,重大、疑难案件至迟在开庭六十日前,通知辩护人查阅案卷和准备出庭; (五)将开庭的时间、地点在开庭七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 (六)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七日以前送达; (七)公开审判的案件,在开庭七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第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再审案件,对人民检察院接到出庭通知后未出庭的,应当裁定按人民检察院撤回抗诉处理,并通知诉讼参与人。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决定再审或者受理抗诉书后,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正在服刑的,人民法院依据再审决定书或者抗诉书及提押票等文书办理提押; 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在押,再审可能改判宣告无罪的,人民法院裁定中止执行原裁决后,可以取保候审; 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不在押,确有必要采取强制措施并符合法律规定采取强制措施条件的,人民法院裁定中止执行原裁决后,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第十二条 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收到再审决定书或者抗诉书后下落不明或者收到抗诉书后未到庭的,人民法院应当中止审理;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到案后,恢复审理;如果超过二年仍查无下落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三十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或者辩护人查阅、复制双方提交的新证据目录及新证据复印件、照片。
   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十五日前通知控辩双方查阅、复制人民法院调取的新证据目录及新证据复印件、照片等证据。
   第十四条 控辩双方收到再审决定书或抗诉书后,人民法院通知开庭之日前,可以提交新的证据。
  开庭后,除对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有利的外,人民法院不再接纳新证据。
   第十五条 开庭审理前,合议庭应当核实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何时因何案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判,在服刑中有无重新犯罪,有无减刑、假释,何时刑满释放等情形。
   第十六条 开庭审理前,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到达开庭地点后,合议庭应当查明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基本情况,告知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享有辩护权和最后陈述权,制作笔录后,分别由该合议庭成员和书记员签名。
   第十七条 开庭审理时,审判长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及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并告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享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第十八条 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由合议庭组成人员宣读再审决定书。
   根据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进行再审的,由公诉人宣读抗诉书。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申诉的,由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及其辩护人陈述申诉理由。
   第十九条 在审判长主持下,控辩双方应就案件的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等问题分别进行陈述。
  合议庭对控辩双方无争议和有争议的事实、证据及适用法律问题进行归纳,予以确认。
   第二十条 在审判长主持下,就控辩双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法庭调查和辩论。
   第二十一条 在审判长主持下,控辩双方对提出的新证据或者有异议的原审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进行质证。
   第二十二条 进入辩论阶段,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申诉的,先由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及其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然后由公诉人发言,被害人及其代理人发言。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申诉的,先由被害人及其代理人发言,公诉人发言,然后由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及其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
   提出抗诉的,先由公诉人发言,被害人及其代理人发言,然后由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及其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
   既有申诉又有抗诉的,先由公诉人发言,后由申诉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或者辩护人发言或者发表辩护意见,然后由对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或辩护人发言或者发表辩护意见。
   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互相辩论。
   第二十三条 合议庭根据控辩双方举证、质证和辩论情况,可以当庭宣布认证结果。
   第二十四条 再审改判宣告无罪并依法享有申请国家赔偿权利的当事人,宣判时合议庭应当告知其该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即有申请国家赔偿的权利。
   第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在作出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需要延长期限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自接到阅卷通知后的第二日起,人民检察院查阅案卷超过七日后的期限,不计入再审审理期限。
   第二十六条 依照第一、二审程序审理的刑事自诉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发布前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规定,与本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执行。
  

民事诉讼再审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吗(民事再审案件能否适用新的法律规定)

如果是发回重审的案件,不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相关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基层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规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除外:   (一)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   (二)发回重审的;   (三)共同诉讼中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   (四)法律规定应当适用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不宜适用......

再审如何适用法律

再审案件适用的法律有什么要求 《民事诉讼法》第186条(2012年修订后第207条)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据上可知,如果生......

再审胜诉率占多少比例(再审胜诉机率)

胜率很低。 通常的规律可以说明,没有及特殊的再审背景,再审的改判率很低很低。 民事案件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为方便审理和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根据法律关系的性质对受理案件所进行的分类。 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相比有本质的不同: 1、性质不同。民事案件主要是关于民事权利、义务性质的纠纷,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性质。而刑事案件则是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属于阶级矛盾性质。 2、适用的实体法不同。民事案件所适用的实体法是民法通则、婚姻法、海商法等。而刑事案件所适用的法律是刑法。 3、适用的程......

刑事案件再审适用法律规定(刑事案件再审适用法律规定)


相关知识

    再审立案率多少(终审判决后申请再审的立案概率)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1:50

    胜率很低。 通常的规律可以说明,没有及特殊的再审背景,再审的改判率很低很低。 民事案件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为方便审理和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根据法律关系的性质对受理案件所进行的分类。 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相比有本质的不同: 1、性质不同。...

    民事诉讼一审,二审,再审程序的相关流程和注意事项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3-11-24 20:14

    再审程序是民事诉讼中的一种重要程序。 再审程序是民事诉讼中的一种特殊程序,它是在一审和二审程序终结之后依法再次进行审理时所适用的一种特殊的纠错和救济程序。 二审程序作为民事诉讼中的重要环节,是在一审判...

    民事再审法律规定(民事再审依据什么法律条款)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11 05:37

    核心提示: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其审结时限应取决于所适用的程序,即适用一审程序再审的案件,应在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如还需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适用二审程序再审的案件,应在三个...

    再审检察建议的理解和适用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2-04-20 13:49

    再审检察建议的理解 再审检察建议是指检察机关在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中,发现同级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裁判确有错误的案件;民事调解、行政赔偿调解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以再审检察建议的形式,建议人民法院依职权自行启动再审...

    行政诉讼法新旧法衔接的几个具体问题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1-09-01 13:58

    一、关于起诉期限问题 1、起诉期限的适用 新行政诉讼法将起诉期限从原来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改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新法规定更加有利于保护相对人诉权,对行政机关在5月1日前作出的行...

    最高法院:作为再审事由的“适用法律确有错误”中的“法律”应指向实体法,而不应包括程序法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4:56

    裁判要旨人民法院应当围绕当事人主张的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再审事由进行再审审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了十三项再审事由,其中第六项为原审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第七至十三项为程序类事由。可见,尽管程序问题在某些情形下也可被认为属于...

    再审逾期法院需受理(再审超过6个月,法院不受理)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5-27 18:22

    是有的。  具体参考《最高法关于受理审查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三十二条:人民法院应当自受理再审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审查完毕,但鉴定期间等不计入审查期限。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经本院院长批准。该再审申请法院会受理再审吗?从你讲的情况看...

    民事合同纠纷诉讼再审(民事再审裁定由本院提审)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1-26 09:19

    新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诉讼的规定 新民事诉讼法对民事再审审查制度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了申请再审上提一级的再审审级规定,赋予了当事人在法定条件下申请检察监督的权利,修改了再审事由、申请再审期限和审查程序等规定,使再审审查制度立法内容更为丰富,体...

    民事再审基本没有翻案可能吗(再审翻案可能性大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8:52

    二审维持,根据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零三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零四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

    上诉重审可以要求换法院吗(发回原法院重审后还可以上诉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7-13 06:34

    可以申请再审,但是再审和上诉是不一样的,再审的提起必须要有理由,且需再审法院的认可,上诉不需要理由就可以。不知道你问的再审是什么案件的,三大诉讼提起再审的理由各有异同。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