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的例外情形有哪些)

2023-06-06 09:36发布

劳动争议仲裁前置

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是我国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中的首要程序,凡是劳动争议,必先经过仲裁。而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有调解、仲裁和诉讼三种方法。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从该条“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规定可以看出,单位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不是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必经程序。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单位单位调解委员会解决,也可以不经调解,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扩展资料: 劳动法之所以把劳动争议仲裁作为诉讼的前置程序的原因 (一)为了缓和双方当事人的对立情绪,立法者不希望把劳动争议都推倒法院以诉讼方式解决,而是希望主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来解决,即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解决不了,也可以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产生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矛盾激化。 (二)有些劳动争议涉及的专业性很强,先经过劳动仲裁机构的处理可以发挥劳动仲裁部门劳动业务熟悉的优势,在劳动仲裁部门作出裁决后,再由法院审理,更有利于法院及时、准确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 (三)法院的民事纠纷案件种类繁多,审理期限较长,而劳动争议仲裁结案期限相对较短,将仲裁作为诉讼的前置程序,使一大批劳动争议案件在仲裁阶段得到处理,能够使劳动争议处理期限缩短,防止久拖不决,损害劳动者利益。 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应当理解为只要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了仲裁申请,无论仲裁机构作出什么处理结果,当事人不服,向法院起诉,法院都应受理。因为当事人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后,可能出现三种结果: 1、仲裁机构依法作出裁决; 2、仲裁机构逾期不作出裁决; 3、仲裁机构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 因此,当发生劳动争议时,不论我们是否准备提起劳动诉讼,都应该提起劳动仲裁,即使不能解决问题,我们也行使了申请仲裁的权利,进行了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程序。对于仲裁机构决定不予受理的劳动争议,可以直接起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劳动仲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劳动法

劳动争议仲裁前置规定有哪些(仲裁前置的规定)

一、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区别 劳动仲裁,或称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根据劳动争议当事人的请求,对劳动争议的事实和责任依法做出判断和裁决,并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一种劳动争议处理方式。 劳动诉讼,或称劳动争议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裁决或决定而起诉的劳动争议案件,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和判决,并对当事人具有强制执行力的一种劳动争议处理方式。 二、仲裁前置的规定 法律所规定的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前置,实指劳动争议这一事实经过仲裁程序,并非要求所有的当事人都经过仲裁程序......

哪些劳动争议无须仲裁前置

一、哪些劳动争议无须仲裁前置 法院受理了劳动争议仲裁前置无需执行的情形,可以不经仲裁直接起诉的情形有: 1、劳动者持有企业工资欠条。 2、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有给付义务的调解协议生效后,企业不履行调解协议确定的给付义务。 3、船员劳务合同纠纷。 劳动者直接就1、2所列事项向法院起诉的,法院会按普通民事诉讼纠纷受理。船员劳务合同纠纷属于海商合同纠纷,当事人应向海事法院起诉,不受仲裁前置程序的限制。 二、什么是劳动争议仲裁前置 劳动争议案件,仲裁是必须的前置程序,未经仲裁裁决......

商事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一裁终局后的救济程序有哪些不同

目前,我国仲裁分为商事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商事仲裁是指在商事活动中,当事双方在合同中或者单独达成了仲裁协议,约定日后发生争议由双方指定的仲裁机构解决。 商事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作出即生效,其救济程序为,仲裁裁决生效后当事人一方不服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而劳动争议仲裁是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一般情况下,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不服裁决的,可在收到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劳动争议仲裁中,同样存在......

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的例外情形有哪些)


相关知识

    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劳动争议仲裁前置法条)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0:35

    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是我国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中的首要程序,凡是劳动争议,必先经过仲裁。而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有调解、仲裁和诉讼三种方法。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

    劳动仲裁前置的规定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09-02 00:13

    劳动仲裁前置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

    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工资,劳动者如何维权?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20 20:47

    《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一、什么是拖欠、克扣工资 无故拖欠工资是指 用人单位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超过规定和约定的付薪时间未支付...

    企业破产对劳动者劳动权益影响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9-26 14:48

    企业被依法宣告破产,其与职工之间的劳动 合同终止,并应当向职工支付经济赔偿。 1.企业破产,劳动合同何时终止?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

    社会保险纠纷(社会保险纠纷必须仲裁前置)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4:35

    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根据中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

    裁定驳回起诉的情形(裁定驳回起诉的情形法律法规)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2-18 19:36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原告提起的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如果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原告的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在审判实践中,裁定驳回起诉与判决驳回诉讼...

    什么情况下签劳务合同?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2-10-09 14:28

    实践过程中常常有公司的行政人事对于到底该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还是劳务合同存有疑问,到底这两者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一、合同性质不同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定劳动关系的用工合同,是以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

    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有哪些本质区别?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7-13 11:27

    雇佣合同又称雇佣契约。当事人一方 (受雇者)向对方(雇主)提供劳动力以从事某种工作、由对方提供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的协议。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那么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有哪些本质区别?接下...

    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不是工伤认定的前置程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2-11 11:28

    【Extend^】AI伪原创操作过于频繁,请十分钟后再试或公众号【68媒】联系客服

    裁定驳回起诉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4:43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原告提起的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如果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原告的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在审判实践中,裁定驳回起诉与判决驳回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