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笔者最近代理了一些申请执行的案件,其中涉及到被申请人为公司的,在申请人申请强制执行后,若公司财产不足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通常会牵涉到公司股东与法定代表人,本篇文章将结合现有规定及司法实践情况,梳理公司被强制执行时会对法定代表人产生的影响。
1、会被列入限制高消费名单
根据2015年7月22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的规定:“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四)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五)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
(六)旅游、度假;
(七)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八)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
(九)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因私消费以个人财产实施前款规定行为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执行法院审查属实的,应予准许。”
根据此条款的规定,被执行人为单位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及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及实际控制人也不得实施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及被限制高消费,相比修改前的条款,有几点变化:一是单位的实际控制人也会被列入限制高消费,即公司的控股股东也有可能被限制高消费;二是给与了单位上述人员的救济权,因单位财产并不能等同于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的个人财产,之所以将其限制高消费,主要考虑督促履行义务及实践中财产混同的情况较多,故上述人员被限制高消费后,如因私消费实施被限制行为,可向法院申请,但是会承担较大的举证责任。
2、限制出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七条规定:“被执行人为单位的,可以对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限制出境。被执行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可以对其法定代理人限制出境。”
根据此条规定,单位为被执行人时,法院可以对其法定代表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
3、配合接受调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五条的规定:“为查明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可以传唤被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实际控制人、直接责任人员到人民法院接受调查询问。对必须接受调查询问的被执行人、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实际控制人,经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人民法院可以拘传其到场;上述人员下落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相关规定通知有关单位协助查找。”
根据此条规定以及实践情况,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后,一般会通知双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法院谈话,单位为被执行人时,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实际控制人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被传唤的范围,如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经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人民法院可以拘传其到场,但鉴于目前法院工作繁重,拘传这一措施应用不多,不乏有申请执行人半强制将被执行人带到法院的情况。
4、罚款、拘留及刑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条的规定:“被执行人拒绝报告、虚假报告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报告财产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此条规定,在被执行人拒绝报告、虚假报告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报告财产情况的,可以对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还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里的刑事责任是指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5、配合执行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的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查封、扣押财产时,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属到场;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执行。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其工作单位或者财产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应当派人参加。”
关于公司法定代表人的配合义务,主要是基于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原因,代表公司进行上述配合执行事项,理论上是由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进行配合的,但具体实践中多是本人到场。
六、总结
以上是公司被强制执行时,可能会对法定代表人所产生的影响,总体来看,在公司申请强制执行后,公司法定代表人应当履行基本的配合执行义务,包括协助调查、接受谈话及公司财产申报等,同时鉴于目前执行的现状,公司法定代表人还要面临被列入限制高消费名单、限制出境、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不过公司与法定代表人毕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法律不能推定两者的财产存在混同,对法定代表人采取相应措施主要目的是为了督促公司履行义务,如果公司确无财产可供执行且公司法定代表人积极履行配合义务,法定代表人完全可以摆脱被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从近年来的法规修订来看,正在逐步完善对个人财产的保护,给与了个人财产受侵害时的救济途径。
对方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限期偿还债务,如果在期限内没有偿还,将会被强制执行,公司银行的资金将会被冻结,或者拍卖公司资产偿还债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5〕5号)第四百八十八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
存在一定影响,但对于公司本身而言影响不是特别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
存在一定影响,但对于公司本身而言影响不是特别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
您好,首先逾期的话会根据时间长短对您的征信有影响严重逾期(超过90天)征信就是黑户,在逾期还清前是无法再申请任何贷款业务的,其次逾期会产生违约金,逾期利息等额外费用,长期逾期最后利息大于本金的事情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还请谨慎对待。贷款的的钱不...
根据《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第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登记机关不予核准登记:(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二)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三)正在被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
存在一定影响,但对于公司本身而言影响不是特别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
根据《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第四条的规定,个人负债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的,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因此,征信不好是否可以担任法定代表人应当从三个方面分析:第一,如果个人征信仅有部分瑕疵,比如信用卡逾期记录、贷款逾期记录等,则不影响其担...
看具体单位,可能有影响,听说有些单位入职需要提供信用报告。个人信用卡逾期未还会影响当初的申报单位吗一般不会,除了申请与信用卡有关职位,或公司财务一类的工作外,都不会查征信的。满意请采纳回答!去交通银行面试信用卡专员,但刚毕业找工作时有过信用...
公司即法人,法人是民事责任承担的主体,法人所欠债务当由法人承担偿还责任,如果通过了诉讼程序法院在执行时必须执行法人资产。你所说的法人可能是法人代表,法人代表与法人是不同的概念,如果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非合伙人或股东(有限责任公...
存在一定影响,但对于公司本身而言影响不是特别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