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案情简介
原被告曾与若干年前签订《合同书》:双方成立甲公司,在风景区架建并经营缆车,且不得再建第二条缆车线路。同年,双方再次签订《补充合同书》约定:若再建第二条缆车路线,原告有优先建设权。同年,甲公司依法成立。一年后,被告与其他六家签订《协议书》,约定:合作成立乙公司,共同建设风景区内第二条缆车路线。同年,第二条缆车路线投建,由于影响甲公司利益,且《协议书》与《合同书》内容相冲突,从而引发纠纷。
本案中,原告的诉讼请求为:①请求确认原告与被告《合同书》与《协议合同书》合法有效,要求被告继续履行;②请求确认被告与其他六家公司签订的《协议书》无效。乙公司申请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认为:①请求确认原被告签订的《合同书》与《协议合同书》因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不具有法律效力;②第一条所指的合同已经随着甲公司的成立,其已经被甲公司的章程所替代,设立协议效力已经终结。被告均确认本案中签订协议的客观真实性,但其与原告签订的建设优先权条款效力待定,需要法院进一步确认。
02争议焦点
除涉案合同中关于建设优先权的条款是否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之外,更重要的是公司设立协议的法律效力应当如何正确理解。
03争议解读
公司设立协议,又称发起人协议,是指公司在设立过程中,由发起人订立的关于公司设立事项之协议。
本案法院认为,原被告双方签订的协议,并不因为甲公司的成立而终止,尤其是未被甲公司设立后订立的章程所确认的事项,依旧对原被告双方有约束力。这一方面确认了公司成立协议的有效期可以延续至目标公司设立后,另一方面又确认了公司章程未吸收确认的设立协议条款依旧对协议签署人有约束力,或者说这种条款对协议签署双方更应当被优先遵循,无论该条款是否被章程所吸收。
04风险提示
1. 衔接好设立协议与公司章程之间的条款内容
有学者认为:公司设立协议的订立目的是为了让公司设立,公司设立后其效力自然终止,公司成立以后,股东之前的权利义务关系自然由公司章程调整,但是这种观点所造成的困境有:一是若设立协议与章程之间规定不一致,民事法律关系应当由哪份文件调整;二是若章程中没有规定,但设立协议中有规定,民事法律关系应当由哪份文件调整。因此,结合上述法院的观点,实践中一般认为,就设立协议的产生过程而言,其真实地表达了发起人之间的真实意思,应当合法有效,而公司章程是为了公司设立后运作而产生的的文件,是法定文件,亦是合法有效的,而且两个文件的目的如此高度一定,势必会有许多重复之处,或者说公司成立后,设立协议会被章程全部吸收,但是实践操作中,未免会两者条款不一致的情况。此时设立协议并不当然失效,尤其当设立协议中有规定,公司章程未规定的情况下,还是应以设立协议为判断原则,将设立协议作为公司章程的补充约定,除非章程中明确规定设立协议虽公司设立而失效。
另外,设立协议的效力并非对所有人都生效,在设立协议与公司章程所冲突时,一般认为应当以公司章程为准进行判断,但是由于设立协议有特别约定的,可以以设立协议为准进行判断,但是设立协议为各协议人之间订立的内部合同,仅对协议人具有拘束力,对后续加入的股东、高管并无约束力。
综上所述,为使公司后续经营中保持一致意志,减少纠纷困扰,建议在今后与其他方合作设立合资公司时,公司设立之初的设立协议后期应当与章程做好过程衔接工作,保证设立协议上条款体现的意志被章程所一一采纳吸收,保持两个文件意思表达上的一致性,避免在日后的经营过程中产生纠纷,延误合作进程。
2.厘清设立协议与公司章程之间的法律关系性质
在公司设立前,一般由设立协议调整,此时公司发起人之间属于合同关系,属于私法范围,可以根据《合同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协议的方式自由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但是公司设立后,股东之间的关系转化为法定关系,属于公法范围,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均不能由股东之间自由约定而决定,而是应当服从《公司法》等强制性规定。
综上所述,公司在订立设立合同以及制定公司章程时,厘清两者之间的法律关系性质,区分公法范畴与私法范畴下双方当事人约定权利义务的不同权限,有利于提升此类协议的有效性,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
进行不良资产收购,首先要审查一般贷款类资产、以物抵货类资产和涉诉贷款的资料,接着对债务人进行资信调查,然后分析资料,审查担保合同,最后债权转让等等。 一、资料审查 所审查的资料,是指证明债权债务关系或资产所有权的有关法律文书,包括:...
原告甲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判决被告乙公司依照委托协议给付原告货款278032.5元。事实和理由:2015年12月8日,原告与被告乙公司及案外人丙公司签订委托收款协议,对丙公司享有对丁公司到期债权278032.5元委托给被告收款,约定被告对该...
引言一份建立在意思自治基础上有效成立的仲裁协议对当事人具有严格的约束力为仲裁协议效力的应有之义。由此决定,仲裁协议对第三人没有拘束力亦应是当然的结果。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70年代以来,因应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多样性的需求,国外相继...
很多债权人都很头疼讨债这事,因为钱拿不回来,自己受到了损失,心里不爽,但是又不想撕破脸皮对簿公堂,那么,讨债除了打官司,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接下来看下文,小编给你介绍其他讨债的好办法! 一、充分应用《人民调解法》、《若干意见》两个文件...
股权转让从表面上看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实际上,风险存在于整个交易过程中,包括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本文从股权转让协议签署前、签署中、签署后三个节点,揭示了股权转让过程中会出现的13个高风险以及如何防范和避免陷阱。 1.签署股权转让...
企业进行不良资产的收购时,应注意把握政策性规定和有关指导原则,严格界定不良资产的接收范围、接收条件,以期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那么,不良资产收购中的法律要点有哪些呢? 一、资料审查 所审查的资料,是指证明债权债务关系或资产所有权的有关...
实务分析:①在不动产登记中心成立之前,房产和土地的登记机关是分离的。且很长一段时间两套系统信息并不共通,这一现状常常出现土地和房产分别设立抵押并完成登记的情形,房地分离的客观现状经常出现。如果出现房产抵押人和土地抵押人非同一主体的情形,如...
实务分析:①在不动产登记中心成立之前,房产和土地的登记机关是分离的。且很长一段时间两套系统信息并不共通,这一现状常常出现土地和房产分别设立抵押并完成登记的情形,房地分离的客观现状经常出现。如果出现房产抵押人和土地抵押人非同一主体的情形,如何...
一、隐名股东股权转让协议 转让方: (以下简称甲方) 受让方: (以下简称乙方) 鉴于甲方作为 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隐名股东,拥有%股权,甲方有意将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权转让给乙方。现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本着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