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安全相关法律知识

2023-06-06 19:39发布

移动支付安全相关法律知识

移动支付正改变着我们的购物方式、社交方式、生活方式,移动支付在给我们不断带来便利的同时,安全隐患和风险也存在着。在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增强金融安全意识,提高自身移动支付风险防范能力。

一、确保手机安全,积极防范木马病毒、确保手机安全,积极防范木马病毒
妥善保管手机,为手机设置开机、屏幕解锁等密码,从正规渠道下载、安装手机应用程序(包括手机银行及第三方支付APP),为手机安装专业的病毒查杀软件,并及时更新。
不随意点击短信、邮件、聊天工具中的不明软件安装链接或扫描二维码,积极防范手机木马病毒。

二、重视密码安全,妥善保护敏感信息
在设置手机银行客户端登录密码、电子银行密码及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账户支付密码时,避免使用电话号码、车牌号、身份证号、出生日期等容易被别人猜到和窃取的信息,避免规律组合,尽量使用包含数字、大小写字母、符号组成的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避免“一码走天下”,尽量在不同的网站设置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在同一网站设置不同的登录密码及支付密码,多重密码安全验证,多重资金安全保障。
开通手机银行以及开立银行账户时在银行预留手机号接收的动态验证码,是移动支付身份验证的关键要素,十分重要,切勿向任何人透露。
警惕任何以“手机银行失效”、“手机银行客户端升级”、“账户验证”、“积分兑换”、 “购物退款”等为借口利用伪基站技术冒充95526或者电商客服发送的短信、退款链接,防范网络钓鱼套取密码及个人信息。
妥善保管银行卡号、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不要将银行卡、身份证、手机放在同一个地方,谨防他人利用上述信息使用第三方支付网站的密码找回功能更改密码。


三、养成良好习惯,提高欺诈防范意识

根据交易习惯,为手机银行账户设定合理的转账、支付限额。使用单独的账户开通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机构快捷支付服务,避免与工资卡都存有大额资金的账户共用一个账户,以最大程度隔离大额资金损失风险。
在银行开立账户时务必预留本人手机号,并使用本人手机号开通手机银行服务,切勿轻信任何以“办理大额信用卡”、“低息贷款”等借口为由,使用他人手机号开卡或开通手机银行服务,防止不法分子非法盗用账户资金。如预留的手机号码丢失、更换,请及时取消或变更预留手机号码。
不在公共场合或者通过免费WiFi登录手机银行、操作转账支付业务;不轻信所谓“银行客服”、“电商客服”、“机票订购网站客服”等假冒官方号码的来电或者短信,如无法判断真伪,请直接拨打官方号码或者登陆官方网站进行核实确认,不要直接回拨来电号码或者点击短信链接。
一旦手机突然没有信号,在排除运营商通讯问题和手机故障后,要及时致电运营商确认SIM卡是否被他人补办,积极降低因SIM卡被非法补办而带来的资金风险。

手机一旦丢失,请及时响应处理:
a. 第一时间致电运营商挂失SIM卡。
b. 通过网银或者柜面渠道注销手机银行,待更换手机卡号后重新办理开通手续。
c. 通过官方渠道办理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账户的冻结、挂失业务。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