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欺诈消费者怎么赔付

2023-06-06 23:23发布

经营者欺诈消费者怎么赔付

2015年12月,林某在安庆某百货公司购买了某一品牌的服饰,回家后发现穿着不舒服,便拿去检测。该商品商标牌上明示的成份为“特种动物纤维100%”,但根据《羊绒针织品》标准进行检测后,发现检测值为:动物纤维27.2%、兔毛17%、锦纶25%、粘胶纤维11.5%、羊毛19.3%。林某认为,百货公司用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进行销售,已构成欺诈。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林某将该公司诉至法院,要求以退一赔三进行赔偿。

经法院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本案中,百货公司提供的商品经检验被认定为不合格,且商品合格证上所载明的成份与检验结果严重不符,故存在以假充真、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销售行为。根据法律规定认定为欺诈行为,因此,林某的退还商品货款并增加三倍赔偿的诉讼请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如何认定消费欺诈行为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采用的手段

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有下列规定行为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骗取消费者价款或者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以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采用虚构交易、虚标成交量、虚假评论或者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者服务;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体验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谎称正品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夸大或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性能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以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误导消费者。

2.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

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应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如果该行为不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个别消费者应证明自己确实发生误解以主张欺诈行为的成立。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一般都会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但认定消费欺诈行为并不要求消费者有实际的损失或者损害发生,只要经营者的行为足以误导消费者就可以被认定为欺诈。

3.经营者是否具有实施欺诈行为的主观方面

虽然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必须具有主观故意,但从文义上理解,欺诈就是掩盖事实真相误导消费者,“欺诈”二字本身已经揭示经营者具有主观故意。所以,在下列6种情形下,经营者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故意,就属于欺诈: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或厂址、篡改生产日期的商品,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销售伪造或者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

如何取得消费欺诈行为的证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据是消费者维权的前提,也是消费者维权的有力武器。

结合消费纠纷的特点,笔者认为消费者应收集3个方面的证据:反映当事人法律关系的形成、发展的证据,如商品的购货发票、服务发票、货物销售单、保修凭证、收款收据、质量承诺书、合同文件等;反映欺诈及损害事实存在的证据,如产品宣传单、促销活动单、问题产品的样品、标的物检验鉴定结论等;能够证明经济损失情况的证据,如损失清单、单据、现场勘查记录等。

在消费实际中,消费者往往忽视线上证据的保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明确规定,视听资料包括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适用电子数据的规定。由此可见,网上聊天记录、微博、手机短信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都可以视为民事案件中的证据。

经营者欺诈消费者是必须对消费者进行赔偿,消费者必须要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和证据,证明经营者是存在欺诈的行为,一旦确定就要对经营者进行处罚。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请上律聊网进行专业的咨询。


相关知识

    交房逾期法院判赔付(起诉逾期交房赔偿胜算大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5-30 04:09

    逾期交房的,也就是违反了合同约定,应当依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还可以要求对方赔偿损失。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

    有关网购维权的法律法规(网络购物维权的法律保障)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1-08-29 02:14

    1.网络购物维权的法律保障 一、遇消费欺诈可获三倍赔偿新《消法》 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

    网络假冒商品维权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1-09-04 15:05

    网络假冒商品如何维权 自我保护 保存证据 汇寄款是网上购物采用的主要支付方式,消费者手中除了汇款单,没有其他购物凭证。由于汇款单只注明了寄款事项,无法具体标明商品的功能、型号等内容,一旦出现纠纷,很难有足够证据来证明卖方应负的责任。加上许...

    产品执行标准印错算标签瑕疵吗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6:18

    产品执行标准印错算标签瑕疵吗产品执行标准印错算标签瑕疵.1、产品执行标准印刷错误,出售此类商品,对消费者构成欺诈。2、如果是食品,消费者有权要求十倍赔偿,其它商品或者服务,可以要求三倍赔偿。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

    产品责任险的特点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9-05 15:20

    产品责任险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长尾巴责任: 通常,采用事故发生为基础的产品责任险保单,属于长尾巴的责任。30年前签发的保单,包括许多由于石棉或其他有害物质造成潜在伤害的长尾巴索赔至今还在发生。长尾巴责任困扰保险人的是无法精确预测最终的...

    网络购物涉及的法律法规(网络购物是否触犯什么法律)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5 20:38

    1.网络购物是否触犯什么法律 实体店会关门吗?你觉得为什么实体店的零售价会比网店里的贵呢?主要还是国家税收的问题,在实体店里出售的商品零售价里税收占到差不多一半!在网店里能便宜就是占了没有税收的便宜。但你想一想比中国先进的欧美都没有出现实体...

    一则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分析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2:15

    一、该产品存在什么问题? 该产品存在产品名称与实际性能不符的问题,即名为多功能食品加工机,但实际上只有一种功能,产品的实际质量状况完全不符合产品名称表明的质量状况。该产品的出卖系经营者隐瞒产品真实信息作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甲误解并购买的欺诈...

    电商模式下购买劣质产品,消费者如何维权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2-04-20 11:20

    电商平台购物成为不少人的首选,电商平台上假货、仿冒品、残次品鱼目混珠。随之而来的就是消费者维权问题。 案情:原告在被告处购买一瓶化妆品,使用后面部出现红肿、痛痒等症状,经医院诊断系涂搽该化妆品所致,花费医...

    论发展我国出口产品责任险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7:06

    [关键词]产品责任险,承保风险,核保队伍,理赔服务 一、出口产品责任险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产品责任险承保的是被保险人制造或出售的有缺陷产品,在消费或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对消费者或使用者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区分经济交易与合同诈骗需把握四要件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2-04-20 11:25

    近日,一则杨乐乐被骗788万消息被大量转载,受到网友广泛热议,讨论内容各有不同。一时间,合同诈骗也成为热词,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合同诈骗相关法律问题更值得关注。经济交易与合同诈骗的界限到底如何划分?股权纠纷和合同诈骗两个法律程序如何进行?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