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一下:是工伤保险条例(不是工伤管理条例)
导 读《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为工伤。如何正确理解该规定,司法实践中有不同的观点,且有扩大化解释的倾向,造成了条例的执行偏差。人社部曾就这个问题先后作出过几个意见,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的最新裁定与人社部观点已经一致,小编将判例与意见汇集如下,供实务中参考——最高人民法院最新判例?裁判文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行 政 裁 定 书(2020)最高法行申12409号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周治春,......
导读职工在家加班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是否可以视为工伤?【解答】职工在家加班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抢救无效死亡的,应当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视为工伤。【理由】《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将工作带回家,在家加班工作,应当属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第一,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一条规定,制定和实施该条例的目的在于对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实务中在适用该条款时,有些裁判机关往往做出扩大解释,随意扩大视同工伤的范围。最高法院在(2018)最高法行申7403号裁定书中认为,视同工伤属于通常意义上因工伤亡之外的扩大保护,故对视同工伤的判定,应当严格掌握,不宜对视同条件随意扩大解释,不合理扩大视同工伤的保护范围。以下是最高法院裁定书全文,供实务中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行 政 裁 定 书(2018)最高法行申7......
最高法院裁判观点:1、上班途中突发疾病死亡,而非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故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2、视同工伤的三种情形,是对第十四条应当认定工伤情形的补充规定,视同工伤不要求必须...
最高人民法院近期裁定书认定员工回家加班突发疾病死亡视为工伤,现将部分裁判要点归纳如下: 审理经过二审法院认为 本院认为 本院经审查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参考性案例】山东金宇建筑集团诉山东省东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行政确认案(行政审判指导案例第61号)裁判要旨: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
张翼得生前是北京铁路局石家庄工务段职工,2014年4月27日,因在单位值班时身体不适,于18点30分左右请假回家后吃了止疼药感觉好些,就上床休息,张翼得之妻孙小妹做好晚饭后因张翼得已经睡着就没有叫醒他吃饭和去医院检查。 次日早晨6点左...
姜铁山系湖南搂花炮公司员工。2014年6月8日晚,姜铁山在加班过程中感到头部不适,晚9时许结束加班回到宿舍休息。次日凌晨1时许,姜铁山因头痛被送至临湘市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系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公司向岳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裁判要旨 在临近抢救48小时之前,病人亲属主动要求医院放弃对石某的抢救,医院也多次提醒石某家属放弃抢救对其生命的不利后果,石某家属仍然坚持放弃对石某的抢救,致使石某在临近48小时之时因主动放弃抢救而死亡。该事实表明石某的死亡系家属放弃抢救...
在工作时间和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48小时内抢救无效的,视为工伤。由于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司法实践中对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这一规定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导致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工伤案件。如果不了解法律条文的具体内容,甚至对法律条文的规定产生误...
【推荐案例】职工在家利用休息时间完成工作任务时突发疾病死亡的应认定为工伤——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诉胡密行政确认纠纷上诉案案例要旨:职工在家利用休息时间完成工作任务时突发疾病死亡的,能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
一审判决:不能苛求一个普通人在发病后对疾病可能导致的后果能严重到事关自己的生死提前作出判定,应当视同工伤一审法院认为,在认定事实方面,各当事人的主要分歧在对于突发疾病时间起算点的确认上,家属和单位认为应当是上班期间,即孙云龙感到身体不适的2...
编者按工伤认定关系着劳动者及其家人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现实生活中,由于个案具体情形不同,确有一定的复杂性。无论是社会保险行政机构还是人民法院在具体案情的认定处理,尤其是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保障工伤保险资金安全之间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