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司法解释)

2023-06-06 00:13发布

<a style='color:#2f2f2f;cursor:pointer;' href='http://www.hongjibp.com/laws-4443.html'>信用卡诈骗罪</a>

(2)银行信用卡业务人员利用管理、操作信用卡的便利条件,骗取持卡人已填好的取款单,自行兑现,骗取数额较大的现金,或者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然后利用其负责结算的工作便利拖延结算,或者在银行计算机内存流水账中,非法删除自己的取款记录,侵吞银行资金。其行为既符合信用卡诈骗罪的特征,又符合贪污罪职务侵占罪的特征,属于法条竞合。如果行为人系国家工作人员,则同时构成贪污罪和信用卡诈骗罪,因贪污罪的法定刑重于信用卡诈骗罪,应适用贪污罪。如果行为人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则其行为同时构成职务侵占罪和信用卡诈骗罪,因信用卡诈骗罪的法定刑重于职务侵占罪,故应适用信用卡诈骗罪。 (3)银行信用卡业务人员与持卡人互相勾结,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为持卡人骗取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或者向持卡人越权超限额授权,或者向不法分子提供有效卡的资料、有关电脑程序资料、密码编译资料等,从而骗取银行资金,共同分赃的,其行为构成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同时也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与前一种情况相同,也属于法条竞合。处理方法同前述。 (4)特约商户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便利,在顾客用信用卡消费结算时,私下重复刷卡,非法占有信用卡资金。此种行为,因为犯罪对象是持卡人的合法财产,而非特约商户的财产,故不能认定为职务侵占罪。行为人的行为实质上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故应定为信用卡诈骗罪。 2.骗取信用卡诈骗银行资金如何定性 骗领信用卡,是指行为人在办理信用卡申领手续时,采取虚构申领人姓名、资信、担保等资料,骗取银行信任,取得信用卡后非法占有银行资金的行为。对于这种行为应当如何定性,理论界存在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应当定诈骗罪。理由是,这种行为不符合信用卡诈骗罪中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特征,因为冒用“他人信用卡”必须是他人合法申领的信用卡。同时,也不符合恶意透支的行为特征,因为恶意透支的主体是合法持卡人(当然,其行为更不符合信用卡诈骗罪中“使用伪造、作废的信用卡”的行为特征)。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财物,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11];另一种观点认为,骗领信用卡后进行大量透支的,也是恶意透支的一种形式。因为采取假证明、假身份证等方法办理信用卡,然后进行大量透支的,其行为本身就足以证明是进行恶意透支。 我们认为,对骗领信用卡的行为,可分别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处理: (1)骗领信用卡后尚未使用或者虽已使用但尚未透支就被抓获的,其骗领行为本身就足以说明行为人有非法占有的故意,符合诈骗罪的行为特征,结合其他情节达到犯罪程度的,应以诈骗罪(未遂)处理。 (2)骗领多个信用卡后在规定限额内透支使用,如果还没有超过透支期限就被抓获,其透支数额之和达到诈骗罪的起点标准的,构成诈骗罪(既遂)。 (3)骗领信用卡后超过规定限额或者期限透支,在银行发出催收通知后被抓获,在3个月的催收期限内归还了透支款的,或者抓获后经银行催收在3个月期限内归还了透支款的,因不符合恶意透支“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要件,不能以信用卡诈骗罪处理,但行为人骗领信用卡的行为本身就说明了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故虽然归还了透支款,也只能视为退赃,对行为人应以诈骗罪处罚。 (4)骗领信用卡后超过规定限额或期限透支,经过银行催收没有归还,或者超过3个月以后才归还的,属于恶意透支行为,应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认为对骗领信用卡透支行为应以诈骗罪处理的学者认为,骗领信用卡的人不是信用卡的合法持有者,不符合恶意透支的主体条件,故不能构成恶意透支。但是,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并没有规定恶意透支的主体必须是信用卡的“合法持有者”,而只是规定信用卡的“持卡人”。我们完全可以认为,骗领信用卡的人也是该信用卡的“持卡人”,因为其骗领的信用卡毕竟不是别人的,而是由其本人支配的,只不过其申领的手段不合法而已。从罪刑相适应的角度看,对这种行为以诈骗罪处罚也明显不当。

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罪数额(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司法解释的解读)

按高检追诉标准,恶意透支5千以上就可以立刑事案...

信用卡诈骗罪金额恶意透支(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司法解释的解读)

按高检追诉标准,恶意透支5千以上就可以立刑事案...

2018信用卡逾期诈骗罪(2018年信用卡诈骗司法解释)

信用卡诈骗量刑标准   数额较大的(诈骗5000元以上):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下20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诈骗5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诈骗20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的适用

特殊情形下,不符合特别法条的行为可适用普通法条。  当案件事实符合所谓特别法条的行为类型,但并未达到司法解释所确定的定罪数额标准,却达到普通法条的定罪数额标准时,能否适用普通法条?例如,第266条要求诈骗数额较大;第192条第194条、第196条至第198条关于金融诈骗罪的规定,也要求数额较大。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6年12月24日《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而该解释同时规定,贷款诈骗、保险诈骗,以1万元为数额较大......

信用卡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司法解释)


相关知识

    信用卡恶意透支罪司法考题(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司法解释的解读)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29 14:09

    信用卡恶意透支罪司法考题

    信用卡逾期刑法中的最新司法解释-信用卡逾期刑法中的最新司法解释是什么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10-04 17:11

    信用卡逾期刑法中的最新司法解释 信用卡作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金融服务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信用卡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不按时还款或者恶意逾期等行为会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那么,信用卡逾期刑法中的最新司...

    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罪入刑(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罪入刑)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6:3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自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 根据司法实践情况,现决定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29 20:2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自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 根据司法实践情况,现决定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

    信用卡多少钱够诈骗立案(信用卡诈骗罪多少钱立案)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8:19

    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 2、恶意透支,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本条规定的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

    电信诈骗帮信怎么判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2-17 01:01

    最高法院2011年4月7日对外通报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解释,电信诈骗行为将受到从严惩处。这一司法解释将于2011年4月8日起施行。 解释明确了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结合我国经...

    电信诈骗从犯要判吗

    来源:经济纠纷 时间:2022-04-20 21:27

    电信诈骗从犯要判吗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信用卡逾期刑法196条司法解释-信用卡逾期刑法196条司法解释最新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9-26 15:48

    信用卡逾期刑法196条司法解释 - 信用卡逾期刑法196条司法解释最新 一、序号:1 二、信用卡逾期概述 信用卡是一种具有信用额度、消费方式和管理功能的一种支付工具。在我国,信用卡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信用卡作为消费支付...

    诉讼代理人可以构成保险诈骗罪吗(保险诈骗罪的司法解释)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2-30 04:24

    确已发生保险事故造成损失的,故意夸大损失的程度以便骗取额外的保险金。涉嫌保险诈骗,律师帮助当事人骗保的,构成共同违法或犯罪,应当按其在共同违法或犯罪行为中的作用,明确各自责任,依法进行处罚。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保险金之目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