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2004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413号公布 根据2011年7月29日《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修改〈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根据2019年3月2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国家对军人的抚恤优待,激励军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献身精神,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
烈士褒扬条例(2011年7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01号公布 根据2019年3月2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根据2019年8月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烈士褒扬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订)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弘扬烈士精神,抚恤优待烈士遗属,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公民在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牺牲被评定为烈士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予以褒扬。烈士的遗属,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抚恤优待。第三条 国家对烈士遗属给予的抚恤优待应当随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保障烈士遗属的生活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8号现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烈士褒扬条例〉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 理 李克强 2019年8月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烈士褒扬条例》的决定国务院决定对《烈士褒扬条例》作如下修改:一、将第三十八条改为第十条,修改为:军队评定的烈士,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工作部送国务院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备案。二、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一条:按照本条例规定评定为烈士的,由国务院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将烈士名单呈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三、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二条:烈士证书以党......
对于残疾军人的抚恤金(不属于家庭收入和个人收入)的处置,要依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50条规定才行,法院要有法律规定的条件才可以的。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50条规定: 抚恤优待对象被判处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或者被通缉期间,中止其抚恤优待...
1997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伤残抚恤管理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其中第七条规定:(一)军人在服役期间因战因公因病致残,发给《革命伤残军人证》。 2004年8月1日,《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2004年) 第二十六条 残疾军人的抚恤金标准应当参照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确定。残疾抚恤金的标准以及一级至十级残疾军人享受残疾抚恤金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依靠残疾抚...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我国颁布的国防法规有哪些?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国防法规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用于调整国防体制、武装力量建设、国防科技建设、战争动员体制、国防生产、全民防御和国防教育等方面社会...
2020年烈士抚恤金发放标准是什么现役军人死亡,根据其死亡性质和死亡时的月工资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标准是: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40个月的工资;病故的,为上一年度...
伤残军人主要享有以下待遇: 1.在服现役期间,参战或因公致残,积劳成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办理退休手续,由原征集地或直系亲属的居住地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接收安置。 2.退出现役后没有参加工作的伤残军人,由民政部门发给伤残...
各个地方水平不一样 你可以参考《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第十一条 对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分别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证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病故证明书》。 ...
1.与抚恤金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我国抚恤金主要有两种:一为伤残抚恤金,发放对象为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职工等;工人、职员因工负伤被确定为残废时,完全丧失劳动力不能工作退职后,饮食起居需人扶助者,发给因工残废抚恤费,至死亡时止。完全丧失劳...
国家公务员工伤赔偿国家公务员工伤赔偿自2004年1月1日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2003-04-27)》正式施行。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工伤保险与赔付已从原企业职工的劳动保护与福利待遇的政策处理正式进行了国家法律调整的轨道,这是我国广大...
对于残疾军人的抚恤金(不属于家庭收入和个人收入)的处置,要依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50条规定才行,法院要有法律规定的条件才可以的。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50条规定: 抚恤优待对象被判处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或者被通缉期间,中止其抚恤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