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的种类有哪些,非法证据怎么进行排除
证据的种类有哪些
证据的法定种类—行政诉讼证据种类:
1、?书证
书证即以文字、符号、图案等所记载的内容表达的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人的思维或者行为的书面材料。如行政机关的文件、文书、函件、处理决定等。作为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在诉讼中必须提交的书证。
2、?物证
物证即以物品、痕迹等客观物质实体的外形、性状、质地、规格等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肇事交通工具、现场留下的物品和痕迹等。
3、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即以录音、录像、扫描等技术手段,将声音、图像及数据等转化为各种记录载体上的物理信号,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音像磁带、计算机数据信息等。
4、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即直接或者间接了解案件情况的证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陈述。一般情况下,证人应当出庭陈述证言,但如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精神病人、未成年人作证应与其心理健康程度、心智成熟程度相适应。
5、当事人陈述
当事人陈述即本案当事人在诉讼中就案件事实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和承认。
6、鉴定结论
鉴定结论即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鉴定人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就与案件有关的专门问题所作的技术性结论。根据鉴定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医学鉴定、文书鉴定、技术鉴定、会计鉴定、化学鉴定、物理鉴定等。
7、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勘验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对与行政案件有关的现场或者物品进行勘察、检验、测量、绘图、拍照等所作的记录。
现场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对与行政案件有关的现场情况及其处理所做的书面记录。
证据的法定种类—刑事诉讼证据种类:
1、?物证,书证
物证:
(1)?概念: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和痕迹。
(2)?特点:具有教强的客观性和稳定性。
(3)?审查物证采取的方法:a、辨认;b、鉴定;c、侦查实验;d、将物证与其他证据联系起来对照分析。
书证:
(1)?概念:以文字、符号、图画等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材料和其他物品。
(2)特点:a、具有直接证明性;b、具有稳定性;c、具有物理性;d、具有思想性。
2、?证人证言
(1)?概念;证人就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做的陈述。
(2)?特点:?a、是证人对案件有关情况的客观陈述;?b、作陈述的人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c、容易受到证人的主观能力和案件客观条件的影响。
(3)证人资格?a、了解案情;?b、能够正确表达意志;?c、能够认识作证的法律后果并有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能力;?d、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3、?被害人陈述
被害人陈述:是指犯罪行为的直接受害者就其了解的案件有关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就其被指控的犯罪事实以及其他案件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5、?鉴定结论
(1)?概念:公安司法机关为了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问题,指派或聘请具有这方面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进行鉴定后作出的书面结论。
(2)?特点:?a、具有特定的书面形式;b、仅限于解决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c、是一种专家意见客观性强。
(3)?作用:?a、?是揭示物品、痕迹证明价值的主要手段;?b、?是解决专门问题的主要方法;?c、?是审查和鉴别其他证据的重要方法。
6、?勘验、检查笔录
勘验笔录:是指办案人员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尸体进行的勘查、检验后所作的记录。就其内容可分为现场勘验笔录、物体检验笔录、尸体检验笔录等。?检查笔录是指办案人员为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和生理状态,对他们的人身进行检验和观察后所作的客观记载。
7、?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象、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高科技设备储存的信息证明案件情况的资料。
证据的法定种类—民事诉讼证据种类:
1、?书证
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画等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材料和其他物品。
2、物证
物证是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和痕迹。
3、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象、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高科技设备储存的信息证明案件情况的资料。
4、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就是指证人将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做的陈述。
5、当事人的陈述
当事人的陈述即本案当事人在诉讼中就案件事实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和承认。
6、鉴定结论
鉴定结论即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鉴定人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就与案件有关的专门问题所作的技术性结论。根据鉴定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医学鉴定、文书鉴定、技术鉴定、会计鉴定、化学鉴定、物理鉴定等。
7、勘验笔录
勘验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对与行政案件有关的现场或者物品进行勘察、检验、测量、绘图、拍照等所作的记录。
非法证据怎么进行排除
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1、程序启动。在法庭调查过程中,被告人有权提出其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意见,并提供相关线索或者证据。
2、法庭初步审查。程序启动后,法庭应当进行审查。合议庭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取得的合法性没有疑问的,可以直接对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调查;对供述取得的合法性有疑问的,则由公诉人对取证的合法性举证。
3、控方证明。公诉人应当向法庭提供讯问笔录、原始的讯问过程录音录像或者其他证据,提请法庭通知讯问时其他在场人员或者其他证人出庭作证,仍不能排除刑讯逼供嫌疑的,提请法庭通知讯问人员出庭作证,对该供述取得的合法性予以证明。
4、双方质证。公诉人举证后,控辩双方可以就被告人审判前供述的取得是否合法的问题进行质证、辩论。
5、法庭处理。法庭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的合法性问题作出裁定:如公诉人的证明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能够排除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属非法取得的,法庭确认该供述的合法性,准许当庭宣读、质证;否则,法庭对该供述予以排除,不作为定案的根据。
以上就是律聊网小编总结的相关内容,如果对本文章还有什么不能够理解的,可以通过律聊网找律师进行咨询指导,他们能够直接的告诉你的答案。
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是证据不足还是什么刑事责任,是依据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包括两类问题:一是犯罪;二是刑罚。具体表现为犯罪分子有义务接受司法机关的审讯和刑罚处罚。中国刑法规定:故意...
可以参见《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第五十四条 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
一、法官对起诉人的证据是否可以不采纳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法官会对起诉人的证据进行查实,如果不符合证据有关规定的,法院可以不采纳起诉人提供的证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十五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
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通过侦查手段查明有关案件事实,是公安机关正常行使侦查权的行为,获得的证据将作为指控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已经应付何种行使责任的基础。 但是,由于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
检察院在刑事诉讼的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阶段,可以依法对公安机关和本院侦查部门在侦查活动中的各项证据进行审查。 在此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和辩护律师有可能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的申请。根据申请的各种情况,检察院会有不同...
人民检察院是刑事诉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机构,在目前捕诉合一的体制下,承担着非常多的诉讼职能,在履行这些职能的各个阶段中,有一些言辞性证据需要被排除在外。 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应该排除的言辞证据主要有以下3种:...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非法证据和我们举证质证时,针对证据“三性”,即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中的合法性之间有什么联系? 如果说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要单独把非法证据但列出来,在《刑事...
刑事诉讼证据规则有哪些(一)关联性规则,是指只有与案件事实有关的材料,才能作为证据使用。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非法法定程序,以非法方法获取的证据,原则上不具有证据能力,不能为法庭采纳。既包括非法言词证据的排除,也包括非法实物证据的排...
人民检察院是刑事诉讼中承上启下的机构,在目前捕诉合一的体制下,承担着非常多的诉讼职能。 在履行这些职能的各个阶段中,检察院对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
来源:人民司法(应用)刑事证据规则司法适用解读文丨喻海松 最高人民法院证据是刑事诉讼的基石,对于准确定罪量刑,实现司法公正,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具有关键作用。根据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