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为加倍索赔故意买假酒
消费者张某在饭店购买了17瓶53度**飞天茅台酒,后经鉴定该酒并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为此,张某将饭店诉至法院要求双倍赔偿。日前,法院审结了此案。因张某知假买假,未能获得双倍赔偿。
2011年,张某在某饭店就餐时饮用了一瓶1488元的53度**飞天茅台酒,饭后又购买17瓶酒并送至工商所进行了鉴定,经鉴定张某购买的酒并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工商所对该饭店进行了检查,发现酒店内尚存有假茅台酒。随后,张某将该饭店诉至法院,要求判令该酒店双倍赔偿。
审理中,张某表示,他在饭店已发现该酒系假酒,于是一次性购买17瓶,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打假”。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张某明知该酒系假酒以“打假”为目的购买17瓶酒,不属于为生活需要购买商品,其要求双倍赔偿,不应支持。
最后,法院判决饭店退还张某货款26784元并赔偿张某1488元。
法官说法:
知假买假可退货双倍赔偿不支持
审案法官表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张某自该饭店购买17瓶53度贵州茅台酒,并支付了价款,该饭店应当为其提供合格的商品,该饭店提供给张某的酒并非贵州茅台酒,构成违约,张某要求该饭店退还其支付的价款26784元,应予支持。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的一倍。
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个人属于消费者。张某之前在该饭店购买并饮用1瓶茅台酒,属于为生活需要购买商品,其要求赔偿1倍价款,应予以支持。但之后其知假买假的行为,不属于为生活需要购买商品,因此,其所要的加倍赔偿不应支持。
民事责任重补偿滥用权利不保护
一方面,民商法上的赔偿是以补偿性赔偿为原则,惩罚性赔偿为例外。基于经营者与消费者的不同地位,立法在价值衡量的时候采取了向消费者利益保护倾斜的原则。《消法》第1条即明确了该法的立法目的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经营者如出售虚假商品,构成欺诈,则需要对消费者进行双倍赔偿。
另一方面,公民应当合理的理解法律、合理的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应通过他人的违法行为获利。在明知商品是虚假商品的情况下购买以获取双倍赔偿,不属于合理行使权利,不应得到法律支持。就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而言,消费者可以通过向相关管理部门举报等方式,使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受到处罚。
相关法律知识: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有偿获得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以及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依法享有的权益。消费者权益,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下适应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赋给商品最终使用者享有的权利。
案情张某于2016年12月2日购买北京飞天嘉业商贸公司23瓶某品牌进口红酒;又于同年12月12日在同一地点购买同种红酒30瓶,前后两次合计消费两万元。两次购买红酒时,张某都要求该公司不要在红酒瓶上贴中文标签,并要求详细开具购买单据。现张某以...
本案例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23号,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2014年1月26日发布。小编认为,本文案例的争议焦点为知假买假人是否具有消费者身份的问题,看完这篇案例,相信读者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本文转载自:执行百科(lawtea...
消法的适用范围是指该法效力所及的时间、空间和主体的范围。我国《消法》在生效期间内对我国主权所及的全部领域都是适用的,这是一般的法理。同时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消法》还从主体及其行为角度规定了该法的具体适用范围,即消费者为了生活消费需要购买...
1、维权为名敲诈钱财 职业打假人天津被逮2、知假买假 维权还是唯利? 3、最高法:不再支持职业打假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 法办函【2017】181号 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990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办公厅: ...
1、维权为名敲诈钱财 职业打假人天津被逮 2、知假买假 维权还是唯利?3、最高法:不再支持职业打假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 法办函【2017】181号 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990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办公厅...
职业打假 1维权为名敲诈钱财 职业打假人天津被逮 今年3月2日,犯罪嫌疑人孙某某伙同他人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上海道某某进口商品超市内买走价值2000多元的没有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和化妆品后,威胁店主如果不给商品价格十倍的赔偿就向市场与质量监...
【裁判要点】【相关法条】 【裁判结果】【裁判理由一】【裁判理由二】 【裁判理由三】【法律链接】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
买了假电脑,老板不肯退货怎么办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买到假电脑老板不肯退货的,是属于消费纠纷,消费者可以先通过协商方式处理,协商不成的向消委会、网购平台投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
一、欺诈方主观上具有欺诈的故意。 欺诈的故意,是指欺诈一方明知自己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且会使被欺诈人陷入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欺诈人主观上有欺诈的恶意。多数情况下,欺诈人主观上的欺诈故意十分明显,也易于认定,但在少数情况下...
导读:欺诈消费者行为是一种带有欺骗性质获取利益的行为,是一种道德缺陷。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下面小编为您提供欺诈消费者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发布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 针对一些商业促销广告中严重存在的对产品(服务)质量的虚假宣传,欺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