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逃出资诉讼时效的起算

2023-06-06 21:05发布

抽逃出资诉讼时效的起算

一、抽逃出资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股东存在抽逃出资行为时,债权人起诉股东是没有时效限制的,股东不能以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法院是不支持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第十九条公司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返还出资,被告股东以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的债权未过诉讼时效期间,其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的股东承担赔偿责任,被告股东以出资义务或者返还出资义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抽逃出资的民事责任

1、对公司其他股东的民事责任

根据《公司法》第35条,第43条等规定,除股东之间或者公司章程另有约定外,股东应当按照其出资比例享有分红权、优先认购权及表决权等权利。可见,股东平等是《公司法》的重要原则。如果股东抽逃出资,将会损害其他股东及公司的利益。因此,在此情况下,可以参照《公司法》第28条第2款和第84条第2款之规定,已经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或者发起人可以根据公司章程之规定,要求抽逃出资的股东或者发起人承担违约责任;也可以根据《公司法》第152条之规定,在公司怠于行使其追偿权时,代表公司提起间接诉讼,要求将抽逃的资金退还公司。

2、对公司的民事责任

根据《公司法》第2条之规定,公司具有财产、名义和责任独立的特征。同时根据《公司法》第36条和92条之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发起人、认股人不得抽逃出资,即不得抽回股本。股东财产与公司财产严格分离是公司法人人格独立的前提和显著特征。股东在出资后又抽逃出资的,构成对公司法人独立财产权的一种侵权行为,抽逃出资的股东应当对公司承担侵权责任。因此,公司可以起诉抽逃出资的股东,要求其归还所抽逃的出资及赔偿由此给公司所造成的损失。

3、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

根据《公司法》第3条之规定,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而股东以其出资或者认购的股份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可见,公司的资产是实现公司债权人权益的重要保障,股东抽逃出资的行为一定程度上严重侵害了债权人利益的实现。同时,抽逃出资的行为是一种民事欺诈行为,理应获得赔偿。

三、抽逃出资的认定

(1)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A、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

B、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

C、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

D、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

E、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2)股东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公司债权人请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抽逃出资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4)第三人代垫资金协助发起人设立公司,双方明确约定在公司验资后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将该发起人的出资抽回以偿还该第三人,发起人依照前述约定抽回出资偿还第三人后又不能补足出资,相关权利人请求第三人连带承担发起人因抽回出资而产生的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5)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根据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对其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股东权利作出相应的合理限制,该股东请求认定该限制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6)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该股东请求确认该解除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上述知识就是小编对“抽逃出资诉讼时效计算”问题进行的解答,股东存在抽逃出资行为时,债权人起诉股东是没有时效限制的,股东不能以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法院是不支持的。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律聊网进行法律咨询。


相关知识

    股东抽逃出资的认定及风险提示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1-03 11:50

    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 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 (2)通过虚构债权债...

    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执行中如何审查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4-20 12:45

    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执行中如何审查股东出资是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必经程序。股东出资的结果,构成公司的注册资本,它是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和对外承担责任的基础。实践中,股东为了规避法律,逃避法律责任,往往会在公司成立时及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

    抽逃出资罪(抽逃出资罪)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4:52

    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超过法定出资期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

    股东抽逃出资后将股权转让、公司注销,就不必再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了吗?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4-20 17:29

    裁判要旨:股东抽逃出资侵害了公司的财产权,损害了债权人的债权;即使公司注销,抽逃出资股东也应对债权人在应缴的注册资本的本息范围内补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受让抽逃出资股东股权的受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该股权存在出资瑕疵的,与原股东承担连带责任。案情...

    抽逃出资的认定及其责任承担是什么?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11-01 17:32

    抽逃出资也叫瑕疵出资。一般表现为股东在完成出资义务后,又短时间内无合理原因的将资金移转出来。抽逃出资既可以是抽逃全部资金,也可以是抽逃部分资金。 针对抽逃出资行为的认定,法律有如下规定: 《公司法司法解...

    企业收购中,投资人受让瑕疵股权的致命法律风险!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9-06 01:27

    一、原股东抽逃出资后转让股权,新股东是如何被坑的?1、 原股东抽逃出资后将股权转让给新股东的,在诉讼程序中,新股东可能承担连带责任,也可能不承担连带责任。(1)抽逃出资不属于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形,不符合《公司法司法解释三》...

    公司股东抽逃出资的两个责任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7-13 15:10

    公司法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因为公司成立并注资后已经丧失了对资金的所有权,对资金的所有权已经转化成了公司股权。 今天我们简要了解一下股东抽逃出资的两个责任,分别是股东抽逃出资的举证责任和法律...

    抽逃出资的认定(抽逃出资的认定及其责任承担)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1-11 06:46

    一 抽逃出资的认定:   (1)必须是股东侵占了被投资企业的财产;   (2)股东侵占的是投资企业成立后的资产,侵占行为有隐蔽性,   (3)股东侵占企业财产的目的是逃避对企业出资责任; 二 抽逃出资的处罚 《刑法》第159 条:未交付货币...

    股东出资借出是否是抽逃出资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5 22:07

    2013年修订的《公司法》取消了除特殊公司外最低注册资本和实缴期限及验资证明的要求,缴付时间由公司章程规定。 2014年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为了适应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及《公司法》的修订,对...

    抽逃出资罪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09-25 16:43

    1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第四条[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案(《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 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