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时效和民法时效有什么区别

2023-06-06 08:13发布

票据时效和民法时效有什么区别

票据时效(Agingnotes),是指持票人可以有效地进行票据权利的行使的期间。这里“票据权利的行使”作广义解释,既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的行使,也包括请求承兑、请求作出拒绝证明书等。广义票据时效相应地也应包括行使票据权利的时效和保全票据权利的时效。经过一定的期间不行使票据权利或不保全票据权利,票据权利人对特定票据债务人不能有效地行使相应的请求权,票据义务人当然得拒绝其请求。

法律咨询:

票据时效和民法时效有什么区别?

律师解答:

票据权利时效主要指权利消灭时效,不可以中止中断。

1、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就是说2年内不行使权利则权利消失。

2、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

3、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在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

4、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3个月

民法上的时效主要是指诉讼时效,有1年、2年、3年和4年之分,各有具体情形,还可以中止中断。

相关法律知识: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时效期间的起算点一律从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算。在民事生活中,老百姓对时效的概念不十分清晰,这样规定其起算点基本可以满足民事生活的需要。但是在票据交易中,票据权利必须是确定的,因此,其权利时效起算点也必须是确定的,如《日内瓦汇票和本票统一公约》第70条规定:汇票上对承兑人主张权利的一切诉讼,自到期日起算。《日内瓦统一支票公约》第52条则规定:持票人对支票债务人的追索权自规定的提示期限届满日起算。

我国《票据法》也有从出票日起和从到期日起这些确定的起算点的规定。但追索权的起算点难以完全确定,这是因为持票人行使付款请求权的时间是一个不能完全确定的日期,确切地说,在某一时间段内,持票人均可行使票据权利。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票据法》第17条第1款第3项的规定是:持票人对其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

综观各国立法,票据权利的时效期间较普通债权的时效期间要短得多,因而,持票人较普通债权人更容易因时效届满而丧失权利。再者,票据法对票据行为都规定了各种严格的手续,稍有疏忽,持票人就有丧失票据权利而受到损失的可能。相反,在上述情况下,票据的出票人或承兑人则可能轻易受益,这种情形既不能按民法上的侵权行为处理(因为得到利益者主观并无过错),也不能按民法上的不当得利来补救(因为得到利益者并非无法律上的根据)。放任这种情形发展,将导致票据持票人的权利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而事实上票据法又不可能以简单地延长时效期间来保护票据权利,因为这有悖于票据流通中本身具有的时间风险原则。如同运用抗辩制度来保护债务人一样,票据法对因时效届满或因手续不全而丧失权利的持票人亦规定了一种特殊的保护制度,以维持票据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平衡,这种制度即是利益偿还请求权制度。

所谓利益偿还请求权,是指票据权利因时效届满或手续欠缺而致消灭,不能达到请求付款目的时,持票人对出票人或承兑人,在后者所受利益的限制内,请求偿还其利益的权利。利益偿还请求权不是票据权利,而是票据法上的权利。尽管各国票据法都规定了相对较短的时效,但对于利益偿还请求权,规定则不尽一致。统一票据法对此未作规定,任由缔约国国内法自行规定。我国《票据法》的第18条虽然受到学界的批判,但从时效角度看,作出这样的规定是无可厚非的。


相关知识

    票据时效有哪些特点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4:21

    1.票据时效均为短期时效。各国票据法对时效的规定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归入两类,均一主义和差等主义(注:本文仅以德国法系和法国法系为视角,英美法系对票据时效没有特别规定,票据时效只是适用民法上的一般规定。)。均一主义不分债务人的种类,无论是主债...

    借钱没有还起诉期限(借钱不还起诉有时间限制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4-06 01:04

    借钱不还的诉讼时效依据的是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137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自侵权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票据抗辩的方法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1:00

    票据抗辩的方法有哪些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票据抗辩是指票据债务人根据本法规定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以票据不符和法定的形式要件的抗辩、票据权利无法行使的抗辩等。《票据法司法解释全文》第十五条?票据债务人依照票据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的...

    起诉借钱不还得多久(起诉借钱不还要多久)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4-06 04:06

    借钱不还的诉讼时效依据的是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137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自侵权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期间和除斥期间区别)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1-11 06:07

    普通诉讼时效是指由民法通则规定的,适用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期间。依民法通则的规定,可分为以下三类: 1.一般诉讼时效期间。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即民法通则或其他民...

    欠钱起诉时间是什么(欠钱起诉是什么立案)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4-03 03:29

    (一)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届满后丧失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的权利。(二)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约定期限届满后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并出具无还款日的债务票据的,视为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从收到债务票据的第二日起重新计算...

    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的区别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0:52

    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

    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09-05 00:07

    1、适用对象不同。 (1)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 (2)除斥期间一般适用于形成权,如追认权、解除权、撤销权等。 2、可以援用的主体不同。 (1)诉讼时效须由当事人主张后,人民法院才能审查。人民法院不能主动援用。 (2)除斥期间无论当事人是否...

    借条和欠条的区别是什么(欠条的诉讼时效)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3-20 09:30

    ?一、借条和欠条的区别是什么欠条和借条的区别在于,借条和欠条属于不同的法律关系。借条对应的法律关系是借贷关系,就是一方借钱给另一方;欠条对应的法律关系比较多,可以是欠货款、分红、投资款等各种情况,总的来说是一方拖欠另一方债务。两者完全不同性...

    上市公司票据逾期的后果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12-27 16:42

    票据权利时效是指持票人或追索权人对所持票据在一段法定的时间内取得对该物的所有权.在规定的时间里如果持续没有行使该权利,则丧失该权利. 票据权利时效主要指权利消灭时效。具体规定如下:1、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