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

2023-06-06 02:34发布

审计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

(一)审计准备过程的质量控制

审计准备过程属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在审计业务开展前,全面、细致的审计准备,一方面可以使审计工作从开始实施,就为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还可以大大节约具体审计过程的时间,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审计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配备与审计项目内容、专业相关的审计组成员。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应事先掌握该审计项目的对象、性质、审计业务的难易程度和被审计单位规模状况、根据可供调配人员的各自素质及专业特长,确定能胜任此项工作的人选。需要指出的是,在确定审计组人员时,内审机构的领导还要根据审计工作独立性、客观性的要求,尽量避免选派那些与审计项目之间可能存在利害关系、感情冲突或个人偏见的人员参与该项目的审计,以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审计所反映的问题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审计组长综合素质的高低是控制该项目能否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的关键。所以,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在确定好审计组组成人员之后,必须确定其中综合素质强、专业水平高、具有驾驭审计项目实施、协调各方面关系、组织团结审计组全体成员协作共事的人担任审计组长。

二是做好细致的审前调查。每一个具体的审计项目,就审计内容和审计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来讲,都必须是“有的放矢”的。而审前调查,就是完成预期效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于一些重点审计项目,更要舍得花费较多的时间去进行审前调查,围绕通过审计需要发现和解决的问题、此项审计需要达到的目的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初次审计该单位时,应先对该被审计单位的基本状况、生产工艺流程、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等作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再调阅该单位的财务报表(纸质类或电子类),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关系到生产、经营等环节的数据进行逐项分析,掌握基本情况,形成初步印象。如果是再次审计的单位,还应掌握被审计单位对前次审计时所指出问题的落实、整改情况,了解在前次审计之后,被审计单位在管理方式、生产经营状况、效益等方面的变化及变化程度,必要时可选取部分相关数据进行比对,以确定此次审计的重点。对个别在前次审计后又新增设了下属单位,则应重点掌握主管单位所拨付资金的数量、性质,防止被审计单位抽逃资金;检查下属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与主管部门“并表”,以全面掌握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全貌。审前调查结束后,审计组应对所获取数据进行全面细致地梳理、分析,进行审计风险的评估,确定未来工作的关键控制点,必要时,还可预先设计几种假想情况并做好应对预案,“磨刀不误砍柴工”,避免打无准备之战或遇到特殊情况时仓促应战,散失工作的主动权和弱化控制力。

三是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工作方案是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审计工作达到预期目标的蓝图,也是对审计实施进度、内容、质量进行跟踪控制的“定位仪”。审计方案关系到审计的深度、效率和效果,也关系到明确审计责任和防范审计风险。一个详实的、针对性强的审计方案,可以使该项审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每个审计项目都要在明确审计目标,防范审计风险上下功夫。审计方案也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所有的审计项目,既有他们的共性,也有他们的不同点,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审计项目,选择各自的侧重点。但有一些基本的原则是万变不离其宗的:编制审计方案,一定要切合实际,重点突出,内容具体,表述准确,各司其职,责权明确。

(二)审计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

审计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好,整个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就成了无根之木。所以,加强对审计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明确思路,责任到人。每个审计人员都要根据审计方案中划分的职责,分管的范围,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自己在这个审计项目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必须心中有数。防止在审计过程中出现重审或漏审,避免因“吃大锅饭”造成窝工、返工,严禁在审计过程中责任不明,相互推诿。

二是作风严谨,慎独、勤思。每一位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都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雷厉风行,忠于职守;必须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踏实肯干,一丝不苟;必须具有高度的自我约束能力,清廉谨慎,不徇私情;必须具有勤于思考的作风,善于推敲,洞察秋毫。

三是规范审计底稿的编制。审计底稿既可以全面反映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的工作轨迹,也可以制约审计人员强化工作责任心,有利于把好审计质量关。审计人员既要做好审计过程记录,反映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检查的范围和方法,又要记录审计的主要成果以及审计查出的问题,它是审计报告中所要反映问题的原始记录。审计底稿字迹要清晰,摘要应明了。实施工作结束后,审计底稿应交给被审计单位签字确认。

四是严格复核程序。内部审计应建立审计组长和审计部门负责人两级复核制度。各自都要明确复核的内容以及要相应承担的责任。要层层把关,相互负责,按级负责,确保每一项审计内容都必须符合规范的要求。审计组长的复核是审计报告形成前质量控制的基础环节,审计部门负责人的复核是对报告内容的全面复核以及对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重点事项的抽查复核,是审计部门发出报告前的重要的控制环节。

五是严格审计报告的签发手续。审计报告经审计组长撰写、审计部门负责人审核后,在正式的审计报告签发前,还必须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审计部门应客观地、虚心地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加强沟通,换位思考,达成共识后,对审计报告进行必要的修改,既要保持审计报告的原则性,严肃性,又要尽可能地尊重事实的客观性,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最佳体现,以保证出具的审计报告单位领导满意,被审计单位满意。具体地讲,审计报告应把握好以下原则:叙述问题,分析原因和做出结论,都必须以事实作依据,不偏不倚,以提高其可信性;反映的数字必须是来源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资料并经核实无误,任何道听途说的、主观推理的、事实不清的数字不得在报告中反映,以保证其真实性;处理意见引用的法律、法规必须准确无误,处理意见不得无限上纲,以维护其严肃性;文字表述一定要准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言简意赅,以体现其艺术性。

(三)审计终结后的质量控制

做好审计终结后的质量控制,对于适时总结工作经验、保存审计档案资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审计总结是内部审计部门的宝贵财富,对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有利于今后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通过审计总结,可以考核审计人员是否真正履行了职责及其工作业绩,明确工作责任,为奖优罚劣提供依据。通过审计总结,将审计资料整理归档,装订成册,形成正式的档案资料并移交给档案管理部门,是审计质量全程控制的最后终结。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对此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网进行律师在线咨询。


相关知识

    审计证据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9-18 23:24

    一、审计证据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证据不够充分 《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第6号令)中规定审计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针对审计证据的数量而言的,要求审计人员形成的...

    当前公共工程实施招投标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来源:工程建筑 时间:2021-09-02 18:11

    一、当前公共工程实施招投标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程序不规范,参与招投标的各类人员责任意识缺失。出于各自的利益的不同,参与招投标的各个单位或部门往往采取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在招投标过程中常常避开规范的运作规程,进行各种暗箱操作。 ...

    企业内部审计外包应当把握好哪些环节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30 11:00

    企业内部审计外包应当把握好哪些环节一、评估风险企业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当负责了解与内部审计外包相关的风险,并确保有效的风险管理程序能充分到位。作为董事会职责的一部分,董事会应当就内部审计外包对企业战略目标和计划的支持情况、与外包商的关系管理...

    审计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方法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7:40

    一、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法律环境不断变化。 法律在赋予审计职业专门的鉴证权力的同时,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因发生违约、失察等行为而提供了虚假的审计信息,并因此损害了国家、委托人、受托人或其他第三者...

    中介审计怎么提高复核质量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2:38

    笔者发现,当前基层中介审计在复核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无复核意识。由于时间紧迫和保证审计质量间的矛盾,多数基层中介审计在审计实施中省略了复核这一环节,更别提实行三级复核制度的意识,这样就存在较高审计风险。 (二)复核流于形式。有一部分中...

    合同风险的审计识别方法及对策研究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2-07-13 05:45

    一、合同风险的识别方法合同风险识别要求列出所有与合同相关的关键控制点、风险来源、产生条件。风险识别的方法一般包括: 1.问询法。包括调查问卷法、面谈法、专题讨论法、德尔菲法等。实际工作中多采取调查问卷法,在审计实践中,合同审计调查问卷可以从...

    非现场审计应用中存在着哪些问题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9-25 09:3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业务数据化、电子化、程序化程度越来越高,现场审计方式已难以适应审计工作高效率、高质量的发展要求。于是,非现场审计应运而生,它就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审计监督。非现场审计和现场审计主要是根...

    固定资产内部审计的探讨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9-01 05:12

    一、充满活力的阳光事业——内部审计 今天,内部审计在全面开放的国际市场中,已成为最激动人心的最具挑战性和活力的职业之一。 随着内部审计方法、技术在国际间的交流,中国在向世界介绍中国审计成就的同时,也将吸收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国际惯例接轨...

    企业控制内部审计的一些问题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9-01 08:50

    一、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有哪些共同点? 答: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之间存在多方面的共同点,例如: (一)两者的终极目的一致。虽然各有侧重,但终极目的都是提高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二)两者都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

    审计的过错推定原则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3:32

    一、审计的过错推定原则 一般的过错责任原则要求谁主张,谁举证,即受害人必须证明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有故意或者过失的存在才能够胜诉。由于会计师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以专家的特殊身份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因此,会计师的审计法律责任属于专家责任的范畴。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