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

2023-06-06 04:54发布

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

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

1、根据《刑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仅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而且要对其他成员实施的犯罪负刑事责任。刑法第97条规定:“本法所称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2、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刑法第26条第4款规定:“对于第3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由于一般主犯虽然在共同犯罪中对其所参与的犯罪起主要作用,但其毕竟还不能像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一样,组织、策划、指挥甚至参与犯罪集团的全部活动,因此,对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以外的其他共同犯罪的主犯,在追究刑事责任时其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也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同。他们只对自己亲自参与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而不像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那样要对集团所有的犯罪活动承担刑事责任。

3、对于教唆犯,根据我国刑法第29条的规定,确定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应当注意以下三点:①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因此,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②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刑法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青少年,防止犯罪分子唆使和利用青少年进行犯罪活动,因为不满18周岁的人,思想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听信犯罪分子的挑唆而走上歧途。因此,对于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予以从重处罚,是完全必要的。③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教唆未遂。因为被教唆的人没有犯所教唆的罪,教唆犯所预期的教唆结果没有发生。这在主观上表现为教唆没有得逞,在客观上表现为教唆犯的犯罪构成要件还不完全齐备。而且,教唆犯之所以没有得逞,是由于教唆犯意志以外的原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唆犯完全符合我国刑法中犯罪未遂的特征,应视为教唆未遂。

4、对于从犯,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即根据从犯参与犯罪的性质、情节及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等具体情况,或者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因为在共同犯罪中,从犯所起的作用和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比主犯小,因此,从犯承担的刑事责任应当比主犯轻,而这也是和罪刑法定的原则相适应的。

5、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由于胁从犯是被胁迫而参加的,从主观上不是完全出于自愿或者自觉,从客观上说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也比较小,是共同犯罪中社会危害性最小的共同犯罪人。因此,刑法第28条明确规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为了对胁从犯正确地适用刑罚,首先要科学地理解胁从犯的犯罪情节。一般来说,胁从犯的犯罪情节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被胁迫的程度。因为被胁迫的程度与其意志自由程度是成反比例的,当然也与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成反比例。被胁迫的程度轻,说明他参加犯罪的自觉自愿程度大一些。相应地来说,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也要严重一些,反之亦然。二是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胁从犯是被胁迫而参加犯罪的,一般来说,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小,这也是在对胁从犯处罚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因此,在查明胁从犯的上述两个犯罪情节的基础上,对胁从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以上就是律聊网小编为您总结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的相关知识。如有其它问题,欢迎来律聊网进行在线法律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服务。


相关知识

    投案自首的一般规定是什么(自首的处罚)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2-27 18:48

    一、自首的一般规定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但部分犯人自首后依然有判处死刑的可能。如果对自首后的犯罪嫌疑...

    共同犯罪中的帮助犯怎么判刑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9-02 07:28

    一、共同犯罪中的帮助犯怎么判刑 对于帮助犯,应按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就以从犯论处;如果被胁迫实施帮助行为,并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则应以胁从犯论处。 1、从犯的一般刑事责任原则 按照刑法第27条第2...

    刑事致人死亡逃逸判多少年(当场死亡逃逸判多少年)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0:00

    七年以上,酌情减刑 1、首先主动投案自首行为属于法律上从轻处罚的一个情形,法院在最后的量刑时也会考虑到这一因素。 2、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

    开车致人死亡逃逸判多少年(交通事故造成死亡逃逸的驾驶员判多少年?)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2-15 09:30

    七年以上,酌情减刑 1、首先主动投案自首行为属于法律上从轻处罚的一个情形,法院在最后的量刑时也会考虑到这一因素。 2、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

    未成年犯任何罪都不会死刑吗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21:34

    未成年犯任何罪都不会死刑吗是的,18岁以上都不能判死刑。我国《刑法》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

    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什么原则,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什么原则以教育为主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6-16 12:50

    治安管理规定办理案件应当坚持什么原则 治安管理规定办理案件应当坚持什么原则.具体请看一下《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一)案发后,双方当事人对调解达成协议,当事人离开现场或者尚未离开现场,双方当事人自愿就医疗费用自愿互相承担...

    数罪并罚的原则是什么?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9 16:24

    数罪并罚是一个我们常有听说但多数人并不了解的名词,根据司法解释,数罪并罚指的是对犯两个以上罪行的犯人,就所犯各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一定原则判决宣告执行的刑罚。 数罪并罚是一个我们常有听说但多数人并不了解的...

    什么是累犯(量刑原则)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2-25 09:49

    缓刑就是暂缓执行刑罚,累犯不适用缓刑,那么什么是累犯?对于累犯应该怎样量刑?瑞律小编在下文中对累犯的认定作了详细介绍,详情请看下文。一、什么是累犯?所谓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被判处一定的刑罚...

    行政处罚如何影响刑事责任

    来源:刑事辩护 时间:2022-04-20 03:15

    一、行政处罚如何影响刑事责任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行政处罚不影响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不能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

    己移交行政的案件还需要刑事处理吗(行政部门移交刑事案件)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3:51

    行政处罚只能适用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但尚未构成犯罪的一般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而刑事处罚权是一种强制性的惩罚规范,是国家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对于司法机关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