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救济途径有哪些
一、劳动法救济
劳动者在合同订立、合同履行与合同终止后,违反企业保护商业秘密的规章制度。劳动合同中的保密条款、保密合同或者竞业禁止合同约定,给企业造成损失的,企业可以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违反上述约定的劳动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法定期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行政法救济
行政法的救济主要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管机关,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处理。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当企业认为其商业秘密受到侵害,可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查处侵权行为,如侵权人侵权行为成立,其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企业因损害赔偿问题也可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出调解请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进行调解。企业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损害赔偿。
三、民法救济
民法上的救济请求权就是基于合同或者侵权行为,要求违约人或侵权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根据合同的约定,当事人如果违反了合同中相关的保密条款,即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企业可以根据保密合同的约定,或要求商事仲裁或进行诉讼,要求对方赔偿相应的损失,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如果有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并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害后果的,企业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被告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和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四、刑法救济
根据刑法第219条的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的行为比较严重,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企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刑事自诉或向公安机关控告,要求立案侦查。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并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赔偿相应的损失。
导读:2016年,一家以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为核心技术的企业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同方威视)发现掌握该公司核心技术、销售渠道的部分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先后以不同理由辞职后成立新公司,并生产、销售同方威视的主打产品。同方威视认为遭员工携秘...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产权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企业建立和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必须考虑、实施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本公司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从而使企业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办理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一、注意由案件管辖所可能产生的地方保护。在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的民事诉讼案件中,全国大多数地区均确定了由中级法院受理一审案件。而法律和司法解释却没有对涉及知识产权的刑事案件的管辖作出规定。这就导致了一桩涉...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追诉标准是怎样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三条,[侵犯商业秘密案(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侵犯商业秘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
1、技术措施 技术是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关键。网络作品的权利保护源于技术,发展于技术,也受制于技术。数据技术所产生的利润空间和驱动力使得网络作品的非法复制与盗用有了经济学的合理性。充分发挥技术措施的保护功能,首要的是加快技术创新并予以发展性应用...
我厂是一家从事铝制品生产的小企业,在铝制品生产工艺流程上,有自己独到之处,可保障产品质量达标率在95%以上,为保密起见,厂长采取了一系列的保密措施,包括制订保密制度、向接触生产流程的工人声明不准将流程图外泄并在车间张贴标语等。去年,保管流程...
1.关于物权保护的法律救济途径问题的规定是什么 关于物权保护的法律救济途径问题的规定。物权受到 侵害,物权人有权选择和解、调解、仲裁、诉讼途径救济。和解 是当事人之间私了。调解是通过第三人调停解决纠纷。仲裁是当 事人协议选择仲裁机构,由仲裁...
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有哪些1.民事责任。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首先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因此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我国民法通则没有专门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责任。一般认为,根据民法通则的基本原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
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类型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和《刑法》第219条都有规定,体现在不当获取、不当披露和不当使用,主要有以下一些方式。第一,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即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不正当手段应以公认的...
案件要旨公司员工与原雇主公司签订了保密协议及竞业限制条款,离职后即到新雇主公司就职并提供相同的技术服务,其行为侵犯了原雇主公司的商业秘密;新雇主公司在明知该员工掌握相关技术秘密,仍要求其为自己生产存在竞争关系的设备和产品,存在明显的恶意,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