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人犯罪中止构成共同犯罪吗
共犯中止是指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动中止犯罪的行为。对共犯中止,一般地在司法实务中采共同犯罪既遂的标准予以认定,也就是适用“一部既遂,全部既遂”原则,除了中止者自己有中止行为,还应当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继续实施犯罪,不能使共同犯罪出现既遂结果。
共犯中止理论中存在不能作为中止处理,但存在酌定从轻情节的情况。比如部分犯罪人自动中止了自己的犯罪行为,但无法或者并未对其他犯罪人进行阻止,从而使得犯罪结果发生这一情况。虽然不能按照中止犯来处理,但是对于这一酌定从轻情节,仍然需要从理论上进行解释。于是共犯脱离的理论出现了。
共犯脱离同样基于构成要件中的因果关系理论,针对共犯中的部分犯罪人自动中止自己的犯罪行为,并消除自己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对于犯罪结果的促进作用,使得自己的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不具备因果关系的这一情况进行解释。认定这一情况属于共同犯罪中的脱离,行为人不承担既遂责任,但也无法成立中止,因而成立未遂或者预备。应当注意的是,单单中止或者放弃自己的犯罪行为,但已实施的犯罪行为仍然对犯罪结果有促进作用,行为人也并未对这一作用进行消除的情况,不属于共犯脱离,若共犯既遂,行为人仍然需要承担既遂责任。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 犯罪的中止和未遂是两个概念,它们均属于故意犯罪的形态类型,极易混淆。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作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并不具备刑法所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 两者异同点: 1、发生的时间不同。 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 犯罪的中止和未遂是两个概念,它们均属于故意犯罪的形态类型,极易混淆。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作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并不具备刑法所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 两者异同点: 1、发生的时间不同。 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 犯罪的中止和未遂是两个概念,它们均属于故意犯罪的形态类型,极易混淆。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作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并不具备刑法所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 两者异同点: 1、发生的时间不同。 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 犯罪的中止和未遂是两个概念,它们均属于故意犯罪的形态类型,极易混淆。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作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并不具备刑法所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 两者异同点: 1、发生的时间不同。 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
挪用”,是由“挪”与“用”两种行为结合而成,挪用公款罪,是典型的职务犯罪,挪用公款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
一、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概述 共同犯罪是相对于单独犯罪的一种特殊犯罪形态。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一定义揭示了共同犯罪必须具备的要件:(1)二人以上;(2)共同的犯罪故意;(3)共同的犯罪行为。从形式上...
共同犯罪强奸罪从犯中止怎么认定认定能否成立共犯中止,同样应当从犯罪中止的构成特征,即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有效性四个方面来认定。共犯中止与单独犯的中止构成条件在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特征的认定上并无太大出入,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性特征的理解上...
【摘要】 关于自动放弃重复侵害的行为性质,个别行为说(未遂犯说)与犯行计划说(折中说)存在明显的缺陷;整体行为说(中止犯说)原则上具有妥当性,但需要修正。放弃重复侵害中的行为不仅包括一切手段行为,而且包括变更手段的行为。放弃重复侵害的行为是...
犯罪中止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不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而以上说的是其自动放弃犯罪. 量刑: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
一、新刑法纵火罪要判多少年1、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1)放火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