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适用于哪些人

2023-06-06 03:41发布

回避适用于哪些人

回避适用于哪些人

(1)侦查人员根据中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侦查权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军队保卫机关和监狱狱侦部门行使。因此,上述机关承担侦查工作的人员都属于回避的适用人员范围。此外,在侦查阶段,有权参与对案件进行讨论和作出处理决定的侦查机关或部门负责人以及有关成员,也属于适用回避的人员之列。

(2)检察人员检察人员包括负责案件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和出庭支持公诉的检察人员以及有权参加案件讨论和作出处理决定的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成员。中国人民检察院实行承办人员阅卷、调查、集体讨论,检察长决定,重大问题提交检察委员会决定的办案制度。如果仅对承办人员回避,将检察长、检察委员会成员排除在适用回避范围之外,显然与回避制度的立法宗旨相悖,也会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此外,参加过本案侦查的侦查人员,如果调至检察院工作,不得担任本案的检察人员。

(3)审判人员这里所指的审判人员,既包括直接承办案件的审判员、助理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也包括有权参与案件讨论和作出处理决定的法院院长、庭长以及审判委员会成员。因为,刑事案件的审判,除由合议庭开庭审理、评论、作出判决裁定外,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难以作出决定时,由合议庭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必须执行。如果院长、庭长以及审判委员会成员具有法定回避理由而不回避,势必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因此,他们应当是适用回避的对象。

如一审法院对二审法院发回重审的案件,法院按审判监督程序重审的案件,一审或二审合议庭成员应当回避;原承担某一案件一审审理工作的法官,因工作原因调至上级法院,他不能成为该案二审合议庭组成人员。同理,曾参加过本案侦查、起诉的侦查、检察人员,如果调至法院工作,不得担任本案的审判人员。因为他们在前一诉讼阶段所形成的对案件的认识,可能带入后一诉讼阶段,造成先入为主,主观片面,妨碍后一阶段诉讼工作的公正进行。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的规定,二审法院发回重审的案件,一审法院重新作出判决,当事人再次上诉,原二审合议庭成员不必回避。


相关知识

    审判民事案件常用法律法规(我国民事法律有哪些条规)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9 03:18

    1.我国民事法律有哪些条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7号公布 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刑法中既要被追责又要回避的禁止行为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4:37

    回避制度,是为了维护司法的公正性而对某一类群体不得参与相关司法程序的规定。回避制度的规定,不仅针对特定的关系人,对于公安机关负责人和侦查人员来说,还有被禁止的几种行为。 这些被禁止的行为一旦发生,产生的后...

    回避制度是否适用人民陪审员

    来源:刑事辩护 时间:2022-04-20 01:06

    一、回避制度是否适用人民陪审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陪审员是属于审判人员之一,所以人民陪审员是适用回避制度的,有回避情形的,陪审员应该自行申请回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一审审判组织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

    回避是否适用工伤认定人员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09-05 22:25

    一、回避是否适用工伤认定人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民事诉讼中回避制度适用的对象是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等,工伤认定人员属于鉴定人,所以适用回避制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回避理由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回避种类与适用情形

    来源:刑事辩护 时间:2022-04-20 13:58

    一、回避的种类《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了两种回避的方式,即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此外,还包括指令回避。1、自行回避,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在诉讼过程中遇有法定回避情形时,主动要求退出刑事诉讼活动。刑事诉讼法第28条确立了自行回避...

    在民事诉讼中如何申请回避

    来源:刑事辩护 时间:2022-04-20 11:54

    在民事诉讼中如何申请回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回避作出规定: 第四十四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合同纠纷二审案件多久能上诉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0-29 05:45

    民事二审上诉期限: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审民事案件诉讼知识: 一、当事人...

    二审上诉要多久(二审上诉到判决最快要多久)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2-13 05:19

    民事二审上诉期限: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审民事案件诉讼知识: 一、当事人...

    二审不服上诉期是多久(一审不服上诉二审的时间)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2-13 05:33

    民事二审上诉期限: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审民事案件诉讼知识: 一、当事人...

    行政许可行为具有哪些特点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2-07-13 08:53

    法律咨询: 行政许可行为具有哪三个特点? 律师回答: 一、在行为的类别上,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管理性外部行政行为;二、在行为的性质上,行政许可是准予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三、在行为的功能上,行政许可是对特定活动的事前控制。 相关法律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