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东部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为经济的发展所付出的巨大的环境代价。西部大开发政策无疑是西部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但是面对着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机械的走东部发展的老路显然是行不通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实质上还是一个经济问题,本文在分析环境成本的基础上,提出应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当中,实现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以促进西部生态的保护。【英文摘要】Reformandopeningup30yearsago,ineasternChinaseconomicachievementshavecapturedworldattention,butweshouldalsoseetotheeconomicdevelopmentfortheirenormousenvironmentalcosts.Thewesterndevelopmentpolicyistheeconomicdevelopmentofanewbrightspot.Butfacedwiththefragileecologicalenvironment,taketheeasternpartofthemachineryoftheoldroadofdevelopmentisclearlynotfeasible.Therootcausesofenvironmentalproblemsinessence,oraneconomicissue,thepaperintheanalysisofenvironmentalcostsonthebasisofenvironmentalcostsshouldbeputintotheproductioncostsofenterprises,toachievetheinternalizationofenvironmentalcosts,topromotetheecologicalprotection.【关键词】西部开发;生态保护;环境成本【英文关键词】developmentofthewesternregion;ecologicalprotection;environmentalcosts【写作年份】2008年【正文】一、东部发展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代价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有三十个年头,这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其经济得到了了迅猛发展。特别是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其中以长江三角洲为例,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这一区域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长江三角洲的乡、镇、村以及村以下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统一类型总数的40%,大部分的县一级县级市的乡镇工业产值已超过整个工业的1/2,苏南和上海郊县等地则占2/3。在多数县(市)农村的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已占90%以上。”[1]可见,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在肯定东部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我们看到的是气候的变化、能源的衰竭、饮用水质量的下降等等由于经济发展对于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其原因在于这种以工业发展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及小规模分散发展的模式,与西方发达国家早期曾走过的工业化道路类似,也是以牺牲宝贵的环境资源为代价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靠着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走粗犷型的发展道路,被外国媒体称为:世界工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生活水平提高引起的消费方式转变,生态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在这一地区显得尤为突出。水和大气质量的下降、工业废物、噪音等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并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在今天,长江三角洲的平原地区已经几乎找不到达到饮用水标准的地表径流,长江沿岸的污染更是让人痛心。为了治理环境,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但效果甚微。西部的水力资源、煤矿资源、电力资源、石油资源较东部地区相对丰富,发展西部无疑是对保持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西部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较东部相比而言更加脆弱。在开发西部的过程中,必须借鉴东部经济发展的经验,吸取环境破坏的教训,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生态保护立法,谨慎制定开发政策。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环境要素纳入到发展成本当中,使得西部开发成为科学的开发、可持续的开发、绿色的开发。
一、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环境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环境 贸易措施,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目的。由于发达国家的产品科技含量和公众的环境...
【摘要】本文采用采用实证和比较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的成因和根源,借鉴国际上对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的应用,认为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的治理是一项重大的生态系统工程,需要应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的理念,从法律政策、生态经济、人口控迁、企...
1.如何看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
1.建设项目环评要依据的法律法规内容是什么呢 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内容很多,主要有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有关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区、渔业保护区、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珍稀...
1.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和审批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内容和程序等方面的规定。美国在1969年制定了环境政策法,是全世界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的国家。此后,瑞典、澳大利...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年1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发布 根据2017年7月1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防止建设项目产生新的污染、破坏生...
摘要:本文通过对环境经济法律体制的深入分析,阐述了其在环境立法发展中的必要性和具体体现。面临着中国环境问题的巨大考验,仅仅依靠行政机关的硬性管制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引入环境经济的法律手段,通过其固有的市场竞争机制达到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规定了哪些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规定,应当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 理恢复方案而未编制的,或者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者 开采方式,未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并经原 审批机关批准的,由县级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 (2016年2月2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勘探、开发 第三章 环境保护 第四章 科学技术研究与资源调查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章 法律责...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06年9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75号公布 根据2017年3月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根据2018年3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