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有无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
与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的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
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条、第二十七条规定,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附:《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因交通事故而导致的工伤,在通过保险赔偿后受害方是否还能享有工伤保险的待遇?享有待遇的计算方法是不是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所进行的?下面,瑞律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交通事故中的工伤保险赔偿一、交通事故造成的工伤赔偿概述因交通事故造成的工伤保险赔偿,是...
一、出现劳动工伤赔偿纠纷问题该怎么做 1、进行工伤治疗; 2、委托律师全程代理; 3、申请工伤认定; 4、申请工伤鉴定(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鉴定); 5、确定赔偿项目及赔偿数额; 6、进行工伤保险理赔; 7、提起人身损害赔偿诉讼; 二、如何...
车祸死亡工伤赔偿 车祸死亡工伤赔偿有关的法律一直缺失,具体的还需要参考各地的相关条例,不同的司法解释也许会有一些差异。举个例子,如果某地车祸有关工伤赔偿,对方不进行工伤认定,则自己亲属可以起诉。对方如果不认可,则自己亲属可以对对方...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都属于工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
来源:山东商报方大强(化名)因在煤矿井下工作时受伤,入院治疗。住院十多天后,方大强发现身体不适,检查结果却是因输血感染丙肝。近日,济南市钢城区法院颜庄法庭审结一起跨度长达12年之久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件。方大强系某集团下属煤矿职工...
1、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应认定工伤。 所以若肇事者全责的话,应认定为工伤。 2、对于交通事故赔偿和工伤赔偿是否可同时享受,各地规定不一。 例如内蒙古自治区,是交通事故先赔,工伤补足差额;而河北是交通事故与...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都属于工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
工伤后遗症致死如何处理 工伤后遗留的后遗症也算工伤,法律中已作了明确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相关知识: 工伤赔偿 工伤鉴定以后,就可以依据鉴定的标准...
1、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应认定工伤。 所以若肇事者全责的话,应认定为工伤。 2、对于交通事故赔偿和工伤赔偿是否可同时享受,各地规定不一。 例如内蒙古自治区,是交通事故先赔,工伤补足差额;而河北是交通事故与...
工伤赔偿纠纷是企业用工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用工矛盾,《工伤保险条例》虽然规定了多种工伤的情形,但是对于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引起工伤的认定仍争议最多。同时,对于因第三人侵权引起的工伤案件的赔偿较之去年也发生了变化,故有必要将此问题进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