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疗鉴定不服的解决办法有哪些

2023-06-06 09:49发布

对医疗鉴定不服的解决办法有哪些

对医疗鉴定不服的解决办法有哪些

不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当事人不能通过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途径告医学会,也不能告鉴定人。构成医疗事故,是医疗机构担责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即使经过鉴定不构成医疗事故,如果患方认为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存在过错,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获得司法救济。在诉讼中,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仅是证据材料的一种,只有经过当庭质证才能被采信为有效证据。如果经过庭审质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没有真实反映事情真相,没有科学地论证诊疗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人民法院会把鉴定结论排除在合法证据之外而不予采信,或者重新委托司法鉴定,或者因医院的举证不能而判决其败诉。

所以说不构成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只会给权利当事人即死者家属索赔带来障碍,但并不能完全阻却索赔,家属仍可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司法救济。经过审理,如果认定医院的错误诊疗行为符合民事侵权的构成要件,人民法院应当判决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医疗事故分几个等级

医疗事故等级共分为四级。但没有对具体等级划分标准进行明确规定,其中,根据医疗事故中常见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后果,将医疗事故等级划分为一级甲等到三级戊等,并且明确了一级乙等至三级戊等对应伤残等级一至十级。它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对是否构成医疗事故进行判定以及事故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时的主要依据。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对医疗鉴定不服的解决办法的解决办法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进行再次鉴定。更多这方面的知识,你可以上我们律聊网进行相关了解。


相关知识

    医疗事故鉴定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1-08-30 01:42

    医疗事故鉴定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医疗事故鉴定含义医疗事故鉴定,是指由医学会组织有关临床医学专家和法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运用医学、法医学等科学知识和技术,对涉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有关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医疗事故鉴...

    可以作为申请医疗损害鉴定的事项有哪些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7-13 05:16

    可以作为申请医疗损害鉴定的事项有哪些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可以作为申请医疗损害鉴定的事项包括实施诊疗行为有无过错、诊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原因力大小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2019医疗事故解决办法有哪些,哪种最好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1-09-18 23:19

    医疗事故解决办法有哪些,哪种最好医疗事故发生后患者可以选择以下几种途径解决:一是协商。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二是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

    规范医疗行为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

    来源:医疗纠纷 时间:2021-08-29 08:45

    1.有哪些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001 法规: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省级以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8.11.10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

    医疗事故鉴定由什么机构负责?鉴定机构有哪些?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5-03 11:23

    生活中常出现很多医疗事故的纠纷,这就牵涉到了医疗事故的鉴定问题。医疗事故鉴定由什么机构负责?鉴定的机构有哪些?想必这是很多发生医疗事故的人想知道的问题,这里小编将为大家整理出资料,希望大家仔细阅读解决你的困惑。一、医疗事故鉴定由什么机构负责...

    办理医疗事故鉴定注意事项有哪些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1-09-18 23:15

    办理医疗事故鉴定注意事项有哪些第一、注意提起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性《条例》规定,患方应自知道和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否则,将丧失权利。第二、及时提交有关鉴定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材料根据《医...

    卫生法律法规汇编京东(卫生法律法规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30 02:41

    1.卫生法律法规有哪些 卫生法律法规主要包括:1.有关医护人员的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等。2.有关医疗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如药品管理法、中医药条例等。3.有关精神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如精神卫生法等。4.有关医疗和疾病控制的法律法规...

    2018年医疗纠纷处理程序是什么?如何调解解决医疗纠纷?

    来源:医疗纠纷 时间:2022-04-20 10:58

      导读: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本是应该和睦相处的,因为医生的职责就是为病人看病,而患者的职责就是应该听取医生建议,让自己的身体恢复健康。而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导致了医患关系逐渐紧张,此类纠纷往往会因为当事人的法律知识不足而导致事故得不到...

    医患事故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1-08-31 02:42

    处理医疗纠纷有三大途径:协商、行政处理、诉讼。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解决纠纷,医患双方都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准备相应的证据。患方要及时要求复印甚至封存病历资料,封存引起争议的药品等实物,保留有关就诊的单据等以防个别医疗机构篡改病历、推卸责任;医疗机构...

    法院协商以后逾期(逾期半年以上被上诉还可以协商)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6-04 11:13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时效时两年。法律依据如下: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