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地拆迁听证程序有哪些内容
为了解决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形成过程中存在的不同意见和争议问题,法律上规定了征地补偿安置听证制度。征地拆迁听证程序包括的内容如下:
(1)拟定或者修改区域性征地补偿标准的听证;
(2)拟定拟征地项目的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的听证。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的意见及采纳情况,举行听证会的还应当附具听证笔录。
一些地方在集体土地征收的相关规定中,也列举了与申请召开听证有关的内容,如上海市2011年公布的《上海市征收集体土地房屋补偿暂行规定》第10条就指出,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就征地房屋补偿方案听取相关权利人意见。相关权利人申请听证的,应当在征地房屋补偿方案公告后5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申请;符合条件的,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组织听证。区(县)征地事务机构应当根据征求意见和听证会情况,修改征地房屋补偿方案。
二、征地拆迁过程会出现哪些问题
1、征地拆迁工作实施主体不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当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这一法律条款明确规定征地拆迁工作的实施主体,只能是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该人民政府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在现实的征地拆迁工作中,严格按照这一规定实施的很少,大多数情况是,由政府成立一个临时机构,有的叫开发区,有的叫工业园,也有的叫支持什么建设项目指挥部,人员由各个部门临时抽调。政府将征拆工作全部交由此机构实施,也有的县一级政府直接将某一个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委托乡镇一级人民政府实施,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直接参与组织实施。
2、征用土地公告不规范
征用土地公告是征用土地的必经程序,征用土地公告分为两种,一是征用土地公告,二是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
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征用土地公告办法》第四条规定:“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征用土地方案批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征用土地公告,该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第五条规定:“征用土地公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征地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批准用途;
(二)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和面积;
(三)征地补偿标准和农业人员安置途径;
(四)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的期限、地点。”这两条所规范的是征用土地公告的时间和内容。
第七条规定:“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批准的征用上地才案:在征用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内以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为单位,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
第八条规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本集体经济组织被征用土地的位置、地类、面积、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种类、数量、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数量;
(二)土地补偿费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
(三)安置补助费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
(四)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和支付方式;
(五)农业人员的具体安置途径;
(六)其他有关征地补偿、安置的具体措施。
这两条规范的是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的时间和内容。
在现实的征地拆迁工作中,完全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进行公告的很少。有的小项目未进行公告,有的制作了公告未张贴,有的应公告两次而只公告了一次,有的公告内容不完整,还有的在未收到征用土地方案批准文件时即发出征用土地公告。因此,公告内容缺少批准机关、批准文号和批准时间。征地不依法进行公告,违反了法定程序,剥夺了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并将产生严重的后果。依据《征用土地公告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未依法进行征用土地公告的,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依法要求公告,有权拒绝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未依法进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的,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依法要求公告,有权拒绝办理征地补偿、安置手续。
3、不告知听证权
《征用土地公告办法》第九条规定:“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见的或者要求举行听证会的,应当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第十条规定:“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研究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见。对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举行听证会,确需修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进行修改。”
依照上述规定,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对征用土地补偿、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见,有权要求听证,并有时限要求。因此,征用土地的实施机关应当向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交待听证权。可以在征用土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中告知听证权,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告知听证权。但在现实的征地拆迁工作中,几乎都没有告知听证权,更谈不上举行听证会,实质上剥夺了被征地农民要求举行听证的民主权利。
以上就是网小编对“征地拆迁听证程序有哪些内容”所进行的解答,法律上规定了征地补偿安置听证制度,被征收人对征地有争议的,就可以申请进行听证,相关程序如上。如果大家还想了解其他法律知识,网还提供了专业的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再次进行法律咨询。
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并依法给予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为。征地拆迁是有程序可遵循的,你知道征地拆迁程序吗?下面由拆迁律师为你详细...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日新月异的建设,征地拆迁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但伴随着征地拆迁也不断的发生着这样那样的拆迁纠纷,那么在征地拆迁中可能最容易忽略掉的问题是什么呢?关于征地拆迁的主体等问题又是如何规定的呢? 征地拆迁过程中容易出现的...
开发商有哪些征地流程一、建设用地预审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27号令,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对征地项目进行建设用地预审。审查项目用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国家供地政策,是否符合用地标准和土...
在征地拆迁中,与被拆迁人利益最为密切的是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但是在实践中,很多拆迁项目根本没有征地批文,征地公告也是含糊不清,也没有书面文件。尤其是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仅用一张征地拆迁白纸来代替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在接待过的当事人中,经常...
对于农民来讲,遇到征地拆迁也算好事,拿了补偿可以改善生活,但事实而言,具体的征地拆迁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导致纠纷发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发生,农民一定要熟读以下拆迁征收流程,如果征收方有一点不达标的可以拒绝签字。01、征...
1.征地拆迁相关问题法律法规有哪些 征地拆迁相关问题法律法规 1、对于占用耕地,我国实行什么政策?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31条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负责开垦与所占耕地的数...
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依据有关法律规定,用地申请及报批、征地拆迁安置等事宜应按照如下方式进行: 征地报批前的事项:土地征收审批后的事项: 第五步,公告征地批准事项。经依法批准征收的土地,除涉及国家保密规定等特殊情况外,国土资源部和省级国土资...
关于重庆潼南征地补偿价格的补充通知 潼南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调整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标准的补充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切实保障和维护被征地单位和农民的合法权益,根据《潼南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调整征地补偿安置...
在拆迁维权过程中,由于拆迁户缺乏对征地拆迁方面法律法规的正确了解,不乏有采取种种极端不理性的方法进行维权的情况,其实政府部门面对这样的拆迁户也早有一套熟练的应对技巧,一些错误甚至不理性的维权方式,不仅不能达到维权效果,也极易陷入维权不易的境...
一、征地拆迁中,司法强拆是什么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司法强拆是指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补偿决定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