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行为有哪些,如何处罚怎么规定
国家保护的文物,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主要包括: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以及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由于文物较为稀有且年代久远,有的本身又很脆弱,容易被毁损,所以应当更加珍惜和爱护。名胜古迹,是指可供人们参观游览的著名的风景区以及虽然没有被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但也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古建筑、雕刻、石刻等历史陈迹。 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行为,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刻划,就是在文物、名胜古迹上面用各种硬物(包括笔、尖石块、各种金属等)刻写、凿划的行为。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在游览观光文物遗址或者名胜古迹时,常留下“某某到此一游”的涂鸦或者刻画,使本来庄严古朴的文物或者古建筑被刻划得伤痕累累。二是涂污,就是在文物、名作古迹上进行涂抹的行为。如在古建筑上张贴广告、宣传品或者往古建筑上泼洒污物、乱涂乱画等行为。三是以其他方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行为。如在古建筑上钉钉子用以悬挂物品、未经许可私自拓印古迹碑文等。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不是故意,而是出于过失,如不小心将污物、油漆等溅洒到文物或者古建筑上的,不属于故意损坏行为,不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这一规定予以处罚。 对于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了两档处罚。其中“情节较重的”,是指刻划、涂污等行为,给文物、名胜古迹造成较严重的损害的,或者屡次进行刻划、涂污,经教育拒不改正的。如果故意针对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进行刻划、涂污等行为,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的,或者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相信大家看完以上律聊网小编整理的,有关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行为有哪些,如何处罚怎么规定的相关内容,对这一问题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到律聊网进行法律咨询,祝您生活愉快!
概念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刑法第324条第2款),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明知是国家...
概念 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刑法第328条第2款),是指盗掘国家保护的...
概念 过失损毁文物罪(刑法第324条第3款),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过失损毁国家保...
一、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辩护词1、首部。首行要写明标题。2、正文。在具体制作法庭辩护词时,分两段。(1)第一,向法庭说明出庭行使辩护权的根据。第二,向法庭讲明辩护发言的根据。第三,简要但明确地概述辩护人对案件的基本看法。(2)第一,从控诉方对...
是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违反了社会治安处罚法。 根据《社会治安处罚法》规定: 第六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
概念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刑法第325条),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
概念 倒卖文物罪(刑法第326条),是指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
概念 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刑法第328条第1款),是指盗掘具有历史、艺术、文...
1.关于坟墓保护的法律法律条文 法律条文:1、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二条: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概念 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刑法第327条),是指国有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