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动钢铁市场长达数月的钢材出口退税调整政策终于出台。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从4月15日起,将部分特种钢材及不锈钢板、冷板、涂镀等高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降为5%;普碳钢、热板、型材、盘条等钢材产品则取消出口退税。
业内专家认为,此次政策调整的力度符合市场预期,短期来看会对国内钢材价格产生一定的冲击,但长期而言,难以改变钢材出口增长的态势,而对股市钢铁板块而言可谓“利空出尽”。
第五次下调
这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第五次下调钢材出口退税率。2004年1月1日,国家将钢材产品退税由原来的15%统一下调到13%;2005年5月1日,国家将板材、线棒材出口退税由13%下调到11%;2006年9月15日,国家将板材和线棒材出口退税率由11%下调为8%。
另外,在钢材出口退税率不断下调的同时,我国于2005年4月1日取消了生铁、钢坯等钢材半成品的出口退税,并于2006年11月1日对铁合金、生铁、钢坯等钢铁产品加征10%出口关税。
与以往相比,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不仅涉及面更广、下调幅度更大,而且并没有针对钢厂和钢材贸易商设立缓冲期。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通知表示,具体执行时间,以海关“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但对有对外承包工程资质的出口企业,在4月15日之前已经中标或已经签订价格不能更改的长期对外承包工程合同所涉及的出口钢材,凡在4月21日之前到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登记备案的,仍准予按原退税率执行。
结构性调整可能加速
“三月份出口量太大。”**证券研究员马*明向记者表示,“是该出台政策抑制一下出口了”。联合证券研究员毛*宏也认为,出口退税下调政策出台是必然趋势,此次政策出台时机及调整力度均符合市场预期。
海关总署上午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出口钢材538万吨,环比增长22.8%,为历史第二高度,仅次于去年12月份的555万吨。
分析人士指出,短期来看,此次政策调整可能抬高钢材出口价格,资源回流会对国内钢材价格产生一定的冲击;但长期来看,对国内钢材市场影响有限,难以改变钢材出口增长的态势,而对股市钢铁板块而言可谓“利空出尽”。
问:此次关税调整在保持进出口税收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关税调控手段,继续发挥关税调控杠杆作用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基础尚不稳固,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严...
这位负责人在就明年关税调整情况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基础尚不稳固,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2010年关税调整在完善调控措施手段,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框架下关税的调控杠杆作用,促进对...
出口货物流程 贸易双方就报价达成意向后,买方企业正式订货并就一些相关事项与卖方企业进行协商,双方协商认可后,需要签订《购货合同》。在签订《购货合同》过程中,主要对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包装、产地、装运期、付款条件、结算方式、索赔、...
2010年1季度A股市场继续运行在震荡格局中,无论是**证券2季度A股投资策略报告还是近期基金公布的1季报,均认为2010年2季度的股票市场将延续震荡格局。但在市场大小盘风格转换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分歧。具体来看: 股票市场: **证券20...
商务部、海关总署在6月11日发布2007年第54号公告,自07年6月18日起,对铟及铟制品、钼及钼制品出口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符合铟、钼出口许可证申领标准的企业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发证机构申领出口配额许可证,海关凭出口许可证办理通关手续。...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历经7次大幅调整。 1995年和1996年进行了第一次大幅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由原来的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调整为3%、6%和9%三档。 1998年为促进出口进行了第二次调整,提高了部分出口产品退税率至...
【摘要】环境与经济的博弈由来已久,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处理二者的关系显得更为关键。如何避免环境成为发展经济、抵御经济危机的牺牲品,是当下我们环境法制研究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经济危机对环境保护以及环境法制建设的影响,反思经济危机下...
标题:出口退税逾期申报视同内销免税 导语:出口退税作为我国外贸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企业减轻负担,提高国际竞争力。然而,在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企业也需遵守相关法规,否则可能会受到罚款、滞纳金等经济损失。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出口退税逾期申...
贸易保护主义概况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通过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商品竞争的国际贸易理论或政策。关税、进口配额、外汇管制、烦琐的进出口手续、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等都是国际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 贸易保护主义的新...
一、中报业绩的预喜,虽然紧缩的货币政策给银行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但在宏观经济依然高速增长和税率等因素的作用下,银行类上市公司还是交出了一份可观的半年报,因此做多力量以此为契机展开反弹; 二、央行的货币紧缩政策已初显效果,6月信贷增速开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