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被泄露怎么办(网贷逾期了会怎样)

2023-06-06 16:21发布

网贷逾期被泄露怎么办

如题 任何问题都不是绝对的,重要的不是简单告诉你,可以或不可以,而是分析其可能性,以及如何采取措施降低这种可能性。 问题的由来 不少朋友委托中介办信用卡或办贷款,由于种种原因,例如拖欠中介费的话,中介会威胁拉黑征信。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恶意拉黑征信的问题。 毕竟,委托中介办贷款或信用卡,个人资料提前交给中介了,确实害怕中介拿个人资料胡作非为。中介也是吃透了客户这个心理,才会这样威胁。 征信被恶意拉黑的可能性 实话实说,一个人的征信报告被恶意拉黑是可能的,但别人是否真的会这么做,不一定,因为有成本,不容易做到,而且冒风险。 恶意拉黑征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冒名贷款。他人使用你的资料申请贷款或信用卡,套取资金后逾期不还,让你背黑锅,征信当然就黑了。 冒名贷款,可以说难度很大。能上征信的贷款机构一般都是非常正规的,对贷款有着严格的风险防控机制。 对于银行等传统放贷机构来说,由于是线下操作,贷款实行严格的贷前调查和面签制度,一般还会要求保留签约时的影像资料,他人无法代办,冒名贷款的可能性非常低。除非有银行内部人配合,但这是拿自己饭碗开玩笑。 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来说,由于手机实名制、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别人要想冒名贷款,难度也非常大。最基本的短信验证环节就过不了,网上申请贷款必须有本人实名认证手机号接收验证码,只要手机本人掌握,这个门槛别人就过不了。即使没有短信验证、没有人脸识别,还会有电话回访等其他验证方式。 有种特殊的情况,手机分期贷款风控漏洞较多,申贷人资料初审是手机店工作人员做的,如果他人掌握你的个人资料(身份证正反面照片、生活照、手机号码、银行卡照片),与手机店工作人员串通,可能会冒名申请到一笔手机分期贷款,这种冒名贷款比较常见,风险比较大。 第二种,恶意申请。他人使用你的资料频繁申请贷款或信用卡,虽然申请不成功,但造成你征信报告留下大量的查询记录,把你征信搞花掉。这方面可以参阅本公众号之前的文章《征信“灰名单”,你听说过吗?》、《你知道吗?征信查询记录也可能有负面影响》。 查询记录过多,也是会影响一个人的征信。虽然征信报告查询记录多,不一定就是黑户,但肯定影响以后贷款,以后贷款或申请信用卡基本也没戏。 对于贷款中介来说,一般都有查询个人征信的渠道,有的是通过自己公司的渠道,有的是外面的其他渠道。中介恶意查询客户信用报告,留下大量查询记录,是可能的,也是比较好操作的。个人信用报告无故出现大量查询记录,严重影响个人信用。 但是,对于有征信查询权限的机构来说,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必须有身份证复印件以及本人授权书。而且,每查询一次个人信用报告都是有成本的,少则几十,多则上百。所以,他人也轻易不会采取这种方法。 如何应对? 一定记住,别人恶意拉黑你的征信,肯定都是违法,至少是违规的。 首先,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资料。身份证原件、实名认证的手机号,一定要随身携带,不能轻易将收到的手机验证码交给他人。 其次,定期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发现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对于冒名贷款。取证比较难,建议先搞清楚谁最可能这样做,想一想这笔贷款之前,个人资料给过谁。有一定根据之后,再去找放款的银行或公司,可以到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投诉,提出异议申请,或者报案,或者到法院起诉。 对于恶意查询。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必须本人授权,如果你发现有银行或其他机构未经你本人允许就查询你个人信用报告。可以到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投诉,提出异议申请,要求相关银行或机构,删除查询记录。也可以直接起诉相关银行或机构,反正有人据此起诉过银行,获得8万赔偿。 综上所述,恶意拉黑一个人的征信是可能的,但有成本、比较难操作、有风险,除非有深仇大恨,否则别人(中介)一般不会真正这么做,实际上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威胁手段。从个人角度讲,也要加强防范,一是保护好个人资料,尽量不要委托他人代办贷款或信用卡,身份证原件、手机不要交给他人;二是定期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发现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网贷逾期换号码了会怎样(网贷逾期换号码了会怎样)

1. 互联网的时代,个人隐私很容易通过社交媒体、购物网站等平台泄露出去. 2. 不要有侥幸心理,网贷逾期应该想办法还清,而不是躲避。 3. 网贷逾期长时间不还并且躲避,会影响自己的征信,也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网贷逾期被爆身份证号码(身份证被泄露了会不会产生网贷)

1. 互联网的时代,个人隐私很容易通过社交媒体、购物网站等平台泄露出去. 2. 不要有侥幸心理,网贷逾期应该想办法还清,而不是躲避。 3. 网贷逾期长时间不还并且躲避,会影响自己的征信,也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网贷逾期爆手持身份证(手持身份证泄露了会被网贷吗)

贷款的的钱不还会有什么后果: 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应当与贷款机构进行协商,宽展还款期间或者分期归还; 如果贷款机构起诉到法院胜诉之后,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贷款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贷款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基本上不会有影响,以后按时还款即可。...

网贷逾期被泄露怎么办(网贷逾期了会怎样)


相关知识

    来分期逾期久了会怎样(来分期逾期后就不能用了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6-06 18:13

    建议尽快偿还欠款,造成严重逾期将面临:一、承担高额逾期费用。对于逾期费用,不同网贷平台的名称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不管是叫逾期罚息、逾期管理还是其它五花八门的名字,收费标准都非常高。因此,有能力按时还款的,千万不要逾期。二、承受平台花式催收...

    信用卡网贷逾期换联系方式会怎样-网贷逾期更换电话号码的结果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10-07 00:40

    随着金融消费的日益普及,信用卡网贷已经成为了很多人解决短期资金需求的途径。然而,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信用卡网贷逾期未还,那么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后果。而当需要更换联系方式时,会怎样呢?本文将为您揭秘信用卡网贷逾期更换电话号码的结果。 信用卡...

    网贷逾期透露了我的信息怎样维权-网贷透露信息怎么办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9-29 03:21

    题目:网贷逾期透露了我的信息怎样维权 - 网贷透露信息怎么办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贷平台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人们的生活。然而,网贷逾期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我们的信息安全问题。一旦网贷平台透露出我们的个人信息,我们应该如何维权呢?本文将...

    网贷逾期被起诉了会怎样(网贷逾期被起诉法院会怎么判)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22:42

    若对方的诉讼请求被支持(即对方胜诉),法院会出判决,若你仍不履行,法院会强制执行你的财产。

    网贷逾期被起诉了会怎样(网贷逾期被起诉了会怎样)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5-26 02:05

    一般情况下,网贷没还属于民事纠纷,不会承担刑事责任,也就是不会坐牢。 法院对于网贷不还被起诉的,一般是判决还款,判决后仍不还款的,可以由法院判决强制执行。但如果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则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

    欠网贷分期逾期三天了会怎样(网贷还款逾期了3 天会怎样)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5-04 03:17

    网贷逾期两三天不会上征信,网贷逾期平台会有一定的还款宽限期,一般是三天左右。   一、网贷逾期上征信了,除了不能贷款还有什么影响 影响个人信用。  有个同学网贷太多,征信坏了,现在父母住院需要借钱治疗,找中介取公积金,费用高达7%,不仅所有...

    网贷逾期被起诉了会怎么处理(网贷逾期被起诉了会怎样)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5-28 23:55

    根本就不会起诉你,不存在会判刑这一说,都是催收的吓唬你,首先网贷的利息违约金就不受法律保护,凭什么起诉你,最多去你家找你。 你需要还钱的话找我。私信我网贷逾期为还法院起诉吗,会有什么后果起诉你就协商还款就可以,这个没什么大不了的。想想乐视...

    网贷逾期后怎样才能不骚扰通讯录-网贷逾期后怎样才能不骚扰通讯录呢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9-08 06:44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贷平台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网贷逾期后,一些平台会采取一些手段来催收逾期贷款,给借款人带来很大的困扰。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避免被骚扰通讯录呢?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网贷逾期太久了会怎样(网贷一直逾期会怎么样)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29 06:59

    贷款的的钱不还会有什么后果: 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应当与贷款机构进行协商,宽展还款期间或者分期归还; 如果贷款机构起诉到法院胜诉之后,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贷款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

    网贷逾期委托处理可行吗(网贷如果逾期了会怎么样)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29 06:59

    不合法,网贷平台将借款人信息委托给第三方催收是不合法的。 1、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的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在业务活动中收集的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