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事业单位有效的管理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不少企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对薄弱,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本文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如何构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以探讨。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对策有效
一、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有关的组织对经济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管理时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手段。它作为一种先进的内部管理方法已经被企业广泛采用,它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现代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内部控制好坏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成效的重要标志,加强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可以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保证提供的会计信息和其他信息的真实可靠,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的实现,提高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同事也有利于实现国家对企业的宏观控制。
二、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在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与运用虽然起步较晚,但内部控制已成为当今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与国外优秀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还十分薄弱,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内部控制系统薄弱且不受重视,内部控制环境关注不够
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就是指管好钱物;有的企业认为提高经济效益与完善内部控制是对立的;有的企业落实内控制度时却大打折扣,有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容不尽合理。产生的原因在于企业的管理阶层还没有意识到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没有真正转变观念,被动的进行内部控制,或者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整体系统,缺乏有效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
2、企业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相对较低
许多管理人员普遍未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缺乏必要知识,不能正确地对费用的开支进行审批,管理人员特别是财务人员学历层次较低,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平时只重视货币资金管理、而忽略各类财产物资管理,造成财产物资内控管理严重不到位,也有一些会计人员虽有一定核算业务水平,但忽视对新业务和新的会计法规的学习,影响决策。
3、内部控制的执行与监督、检查、考核体制不健全
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不仅要求制度化,同时应配有相应的检查与考核制度。但有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与检查流于形式,没有建立一整套的评价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此外,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体制也不健全,各职能部门、各个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与监督,导致各种信息不能得到快速传递与交流。
4、成本与效益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发挥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各种内部控制制度的关系,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较高成本的投入,内部控制的效果就会越好,根据管理的成本效益原则,当控制成本大于所产生的效益时,可能会放弃相应的控制措施,不能有效地控制一些不合理甚至是舞弊。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措施
企业经营管理主要内容是对产、供、销、人、财、物的管理,根据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应构建以宏观的总体控制和微观的具体控制相结合的内部监督体系,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从宏观调控体系与微观的内部调控管理制度两个方面进行,缺一不可。
1、完善内部控制宏观体系
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站在国家宏观层面上,要逐步建立财税监督、国家审计监督和社会审监督三者并立的经济监督体系;同时要重视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以促使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降低产品成本;鼓励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及时各种经济信号传递出去。
2、完善内部控制微观制度
1)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强化内部控制制度
要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人的素质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因此,企业应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任人唯贤的良好人力资源政策,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内部培训提高”等多种途径提高各类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管理层的职业素养,从而保证高素质的队伍来贯彻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内部控制制度良好作用。
2)完善企业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
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反映一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开展情况,而风险的发生则能够发现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中存在问题与薄弱。因此,企业要建立风险预警、分析、防范机制,提前预测各类风险,采取措施降低和分散各种风险,使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3)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
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过程中,离不开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牵制,同时更离不开各部门人员之间的相互协作,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途径和方式,及时了解整个企业运营状况和从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相关情况,为各部门人员提供履行职责所需的各种信息,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沟通,避免或减少经营、财务差错,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4)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与评价机制
经济越发展,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要求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个完善的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监督体系,达到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同时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和评价体系时,既要合法有效,又要全面,根据企业经济活动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确立内部控制制度内容;此外,还要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以期能更好地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要点一:盈利状况能够持续盈利是企业发行上市的一项基本要求,从财务会计信息来看,盈利能力主要体现在收入的结构组成及增减变动、毛利率的构成及各期增减、利润来源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等三个方面。从公司自身经营来看,决定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内部因素——核心...
来源:小兵研究 李永鹤目前拟IPO的企业,很多存在集团化业务发展的情况,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旗下存在与发行人业务相同或相似的企业。而IPO对同业竞争、关联交易、业务完整及独立性等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在企业IPO的前期规划与准备中,进行准确...
? 导语 ?目前拟IPO的企业,很多存在集团化业务发展的情况,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旗下存在与发行人业务相同或相似的企业。而IPO对同业竞争、关联交易、业务完整及独立性等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在企业IPO的前期规划与准备中,进行准确、合理地业...
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先后在上市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执行,并逐步推行到国有企业的财务工作中。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本文立足...
可以计入财务费用拟上市企业如何进行财务规划?IPO财务规划具体可分为八个部分内容: 1、 选用会计政策的规划 选用会计政策是为CPA审计所关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SEC审核所关注的合法性和稳健性。中小企业在选用会计政策中的常见问题主要体现...
一、申报明细表与年度财务报表既关联又有区别 申报明细表与年度财务报表相关联,是指企业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最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的相关数据包含在已审计的年度财务报表中,两者适用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是一致的...
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市场退出机制不断健全,单个企业分别破产模式已逐渐无法满足司法实践需求,要充分实现破产制度的公平价值,实现债权人利益最大化,就有必要探讨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
高新技术认定审计涉及的问题有哪些一、申报明细表与年度财务报表既关联又有区别申报明细表与年度财务报表相关联,是指企业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最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的相关数据包含在已审计的年度财务报表中,两者适用...
1.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 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目 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发行上市条件第一节 主体资格第二节 规范运作第三节 公司治理第四节 成长与创新第五节 募集资金使用第六节 上市条件第三章 发行程序第四章 创业板发行审核委...
内部审计是一种积极的管理审计,具有独立性、广泛性、综合性、积极性的特点,内部审计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不论是在法律法规的建设上,还是在机构设置、人员素质上都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