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关于如何收集电子证据以及举证的方式、程序等,较之过去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人对具体的操作流程有诸多疑问。 例如,如何正确地将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在提交微信聊天记录证据时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如果聊天记录不慎删除了怎么办? 一、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的法律依据 电子数据,是民事诉讼中八大证据之一,而微信聊天记录属于电子数据的一种,因此法律依据可以参考《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可以录音。 《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有当事人的陈述、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录音资料则属于视听资料证据的一种。按照法律规定,证据的取得必须合法,而且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因此,即使是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除非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否则,该录音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扩展资料 第一百......
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极高,可以说是寸步不能离。微信是大多数人首选的社交软件,家人间、朋友间、工作中都离不开微信。 在微信聊天中,若双方因为民间借贷产生纠纷,怎样收集微信中的证据,想必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微信记录属于电子证据。 微信记录中的信息以文......
2019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新修正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依据该司法解释,2020年5月1日起,明确微信、微博、短信等聊天记录作为电子证据的合法性。 一、司法实践 实...
展开全部 手机短信、录音、摄像等可以作为诉讼证据,单独使用证明力不大,仍有一些限制。 一、手机短信、录音、摄像等要尽量保留原始载体: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 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22条规定:调查人员调查收...
可以的, 随着偷录的录音作为合法证据被人民法院认可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秘密录音方式拿到有力证据以获得官司的胜诉。因此录音证据以及其他电子证据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那么在进行录音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录音时...
录音是法定的证据种类之一,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是一般的录音容易剪辑或者删除,所以其证明力不强,最好辅助其他证据一起证明事实。 大部分当事人提供的录音是一方在另外一方不知情的情况下秘密录的,对于这种证据的限制主要有: 二、一是不得侵犯他人合法...
来源:问律、法律时刻导读:民间借贷是很普遍的情形,一旦到了还钱的时候各种催各种拖,在没有借条、欠条、转账凭证的时候怎么要回自己的血汗钱呢?01可以找证人案例原告张某称,被告王某跟他借款1500元。考虑是熟人,张某碍于情面没有让王某立借款字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明确表示,新闻记者进行录音、录像等,需征得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许可,其他旁听人员是不可以进行此类活动的。 不过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原被告是否可以进行录音录像,在一般的司法实践中说来,也是不允许的,除...
录音是法定的证据种类之一,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是一般的录音容易剪辑或者删除,所以其证明力不强,最好辅助其他证据一起证明事实。 大部分当事人提供的录音是一方在另外一方不知情的情况下秘密录的,对于这种证据的限制主要有: 二、一是不得侵犯他人合法...
导语:民间借贷往往都发生在彼此熟悉的亲戚、朋友之间,因为熟悉、了解,很多人都会碍于情面而不打借条,即便是欠条也没有,而且有些金额不大的借款都是通过现金给付,也没有银行转账记录。正是因为这样,一旦借贷双方撕破脸皮发生纠纷,债权人就无法提供有力...
法庭开庭可以带手机,但是不能拨打和接听电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十七条规定全体人员在庭审活动中应当服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指挥,尊重司法礼仪,遵守法庭纪律,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1、鼓掌,喧哗。 2、吸烟,进食。 3、拨...
借条丢失防止借款人赖账的方法技巧如果证明借贷关系的证据如借条等不慎丢失了,律师教您可以采取以下补救措施:一、找证人证明借贷关系存在司法实践中,借条和证人证言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其效力主要看是否能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司法实践中,如果有证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