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011年东某向邹某购买了浦东某小区的一套拆迁安置房,该房系邹某的宅基地上房屋被拆除后所得的安置房。双方签订了买卖合同,东某向邹某支付了购房款22万元,邹某将房屋交给东某居住。双方约定待房屋过户时支付购房尾款5万元。得知政策变动:“三年即可过户”,东某便在2015年要求邹某配合办理房产证,此时邹某提出,要求东某加价补偿损失才同意过户,否则不卖了,购房款全部予以退还。双方多次协商未果,东某被迫诉至法院。
原告诉称:于2011年购下诉争房屋,支付了人民币22万元,约定在办理产证时再支付购房尾款5万元,现政策规定三年可以办证上市,故要求办证。由于被告违背当时约定,要求加价,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被迫诉至法院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赔偿违约金及造成的经济损失。
被告辩称:该房屋系宅基地拆迁的房屋,原告不是农户,因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如果原告执意要买,应当补偿其4年来的房屋涨价而对其造成的损失。
法院审理后,查明该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明确约定购房款为27万元,先支付22万元,尾款5万元于产证下达之日一次性支付。协议还约定双方必须按照该协议约定的价格过户,如有违约,违约方承担中介费7000元。中介公司表示,在可以办理产证时,邹某提出加价,否则不同意过户。邹某在庭审中也自认加价,认为是协商意思的表达,并未产生违约情形。经法院调解后,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邹某协助东某办理系争房屋的过户手续,赔偿东某律师费等经济损失13000元。
律师评案:任何的经济活动应当讲诚信。
由于被告贪利,丧失诚信,导致支付经济赔偿是一个教训。
被告认为系争房屋是拆除宅基地上房屋所得,而原告不是农户,所以合同无效。从法律层面来看,这个说法无根据,因为此时被拆的房屋已经不存在了,而双方交易的房屋是拆迁后国家补偿的商品房,由于房屋的性质已经发生根本变化,所以不存在合同无效的问题。
合同一经签订,应当履行,以违约为目的的协商应属于“恶意磋商”,故不应得到法律的支持。
(以上均系律师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来源: 劳动报 张建伟
一、雇佣代驾责任应该由谁承担 1、无偿代驾:按帮工关系处理无偿代驾通常发生在亲朋好友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代驾者和车主是一种无偿帮工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规定:为他人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在从事帮...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大转型和数字网络经济发展的新时代,疫情的出现,使得这一进程大大加快。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通过,无疑对调整转型期的...
一、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形有哪些《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五百条规定的缔约过失责任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形: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恶意磋商是在缺乏订立合同真实意愿情况下以订立合同为名目与他人磋商。其真实目的可能是破坏对方与第...
1.交通事故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相关法律知识是哪些 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 (一)被扶养人生活费的概念 被抚养人生活费,是指受害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者伤残而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由其进行扶养的、无其他生活来源的人因为生活来源的丧失而遭受不利益,...
一、索要嫖资被杀,保险公司该不该赔嫖客不愿支付嫖资进而采取的故意杀人行为,这符合近因学说中的通常情况,性质上就属于谋杀,此对被保险人而言,仍属意外,保险人仍然必须承担给付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四十三条投保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
2018年1月30日,李某在某银行贷款时,被推荐购买借款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附加借款人疾病身故及全残保险。在银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由李某妻子操作,在李某手机上安装了APP,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产品,约定银行为第一受益人。2018年2月14日,李...
一、被起诉侵权没有能力赔偿会怎么办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侵权人被起诉要求赔偿的,侵权人无力赔偿的,侵权人可以与受害人协商分期赔偿,如果侵权人没有收入来源并且丧失劳动力的,法院会终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执行终结...
>>开发商:签合同时双方均明知没有预售许可证>>购房者:开发商恶意诉讼,目的是因房价上涨不愿卖房>>律师说法:1 判合同无效虽符合法律规定 但让购房人承担了商业风险2 该结果不利于维护市场诚信 更应关注过错责任划分3 重要的是要给购房者弥补...
导读【裁判要旨】被告当事人原系个体工商户,其在一审法院立案受理后,判决作出前被注销,故该案原列明的被告主体(个体工商户)应变更为经营者,一审法院判令由该个体工商户承担的责任应由经营者承担,但考虑到个体工商户本质上是自然人从事工商业经营及商事...
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别 1、保护的利益不同。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在制度设立上最初就是为了保护缔约双方从开始接触、磋商到合同不能成立、合同无效、合同被撤销时双方之间为此而形成一种特殊的信赖关系,并基于这种特殊的信赖关系期望通过合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