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居住权是指居住权人对他人住宅的全部或者部分及其附属设施享有占有使用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规定: 居住权人有权依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一、居住权是居住权人在他人所有的住宅上设立的物权 第二、居住权是一种用益物权。 第三、居住权是为特定自然人设定的。 第四、居住权是为特定自然人生活居住的需要而设定的权利。 第五、居住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
张三因李四长期冷暴力以及不定期乱发脾气而起诉至法院要求判决离婚。 经法院查明,双方早已分居多年,且共有的一处房产登记在张三名下,李四身患多种慢性疾病,且无固定收入,都是靠打一些零工维持生活。李四提出希望在同意离婚的前提下张三能够给予自己帮助,给自己一个永久安定的居所,不至于颠沛流离。 法院裁判 经调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条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的规定,即张三在离婚时负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李四的......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将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在《民法典》物权篇中,专门增设了居住权,以满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居住权。 1《民法典》关于居住权的规定 第三百六十六条: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三百六十七条: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
新中国第一部法典《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施行,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新增的居住权规定,吸引了众多关注。老百姓常说房子无小事,本文将对居住权的起源、定义、设立及特征等内容作简明扼要的阐述和分析。 ...
李女士早年丧偶,独自一人把2个儿子抚养成人,大儿子成家后对李女士不闻不问,完全没有尽到赡养责任,二儿子非常孝顺李女士,但是二儿子是“妻管严”,对二儿媳是言听计从。 如今李女士已经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民法典物权编第十四章第三百六十六条至第三百七十一条用六条规定了一项新的用益物权居住权。 早在民法典通过以前,实践中就已经存在居住权之争...
居民在个人购房时,应当注意,在不动产权登记机构查询自己有意购买的房屋,是否登记有居住权,以免出现房子归你,但你住不了的情形。一起来看这个案例。 妻子生前曾立下遗嘱,将房子留给弟弟,但丈夫李先生仍可常住。不...
新出台的房地产政策法规是什么第一、住宅70年到期后,自动续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三百五十九条住宅用地70年产权到期后自动续约。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
据长江日报:妻子生前立下遗嘱婚前的房子赠与弟弟但丈夫李先生仍可常住但前段时间李先生发现妻弟把房子挂网上出售这会影响自己居住吗?妻子将房子赠与弟弟许诺丈夫李先生仍可居住2006年,李先生与许女士结婚,婚后未生育子女。2014年1月,患病的许女...
张三今年85岁,名下有一套房产,价值两百万。自十多年前老伴去世后,儿女因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张三,于是给张三找了一个住家保姆七七。 七七心地善良,十几年来把张三照顾的无微不至。张三心里很感激七七,想将房产留...
一、居住权合同纠纷案件的实证透视与困境分析(一)法律对居住权合同规定不具体 就居住权的设立而言,其基础法律关系既可以是居住权合同关系,也可以是基于遗嘱、遗赠而产生的遗产分配关系[1]。《民法典》规定了以居住权合同方式或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
《民法典》作为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法典时代”。 其中,《民法典》物权编受到广泛关注,从安家置业、物业邻里、大小物件归属、各类土...
一、房产遗赠儿女有居住权吗(《物权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居住权是由房屋所有人设立的用益物权,如果遗赠前设立了居住权给女儿的,女儿就有居住权,如果没有设立的,女儿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也享有居住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