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通常指国家、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以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对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法院起诉,通过法院依法审理,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回复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制度。根据诉讼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上的公益诉讼。广义上的公益诉讼包括所有维护公共利益的诉讼,狭义的公益诉讼仅指国家机关代表国家以国家的名义提起的诉讼。诉讼主体问题是公益诉讼制度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涉及公益诉讼的规定仅一条,对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一、我国公益诉讼原告......
北京7月2日电(记者高-鑫)最高人民检察院今日对外发布《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改革试点方案》)。依据该方案,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免缴诉讼费。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中,被告没有反诉权。 公益诉讼是指对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由法律规定的国家机关或组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它包括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 依据《改革试点方案》,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污染环境、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适格主体或者适格主体不......
公益诉讼针对的行为损害的是社会公共 利益,而没有直接损害原告的利益,因而与起诉人自己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诉讼。所谓没有直接损害一语,在这里要作狭义的解释,只是指没有直接损害。当 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最终是要损害个人的利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有天然的联系。 实际情况中,会出现一些损害公共利益,但是并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受害人的案例,因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受害人,所以很难提出诉讼要求,这个时候,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或者说代表公共的群体,对造成这一损害的被告提出诉讼,以便及时中止损害,维护公共利益...
公益诉讼针对的行为损害的是社会公共 利益,而没有直接损害原告的利益,因而与起诉人自己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诉讼。所谓没有直接损害一语,在这里要作狭义的解释,只是指没有直接损害。当 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最终是要损害个人的利益,公共利益与个人...
公益诉讼的法律规定: 1、市(分、州)人民检察院提起的第一审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基层人民检察院提起的第一审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由被诉行政机关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检察院提起的...
规定如下: 1、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提起公益诉讼,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一)有明确的被告; (二)有具...
检查机关无权提起公益诉讼,公益诉讼属于民事纠纷领域,检察机关是国家公诉机关,它的职权由法律明确规定,法律没规定的它就无权行使。
1、主体不同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对侵害环境的民事主体提起诉讼,而环境行政诉讼是在环境保护方面疏于职守的行政机关提起的诉讼。 2、具体规定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法律上没有规定,环境行政诉讼是有具体规定的。由于诉讼主体的不同,导致的诉讼方式、救济方...
一、国家机关原告资格的认定 民事诉讼法将具有原告资格的国家机关限定为法律规定的机关,而环境保护法对此则未予规定。 1.关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是否具备原告资格问题。 民事诉讼法已明确规定只有在法律授权的情况下国家机关才有权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而环...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
一、国家机关原告资格的认定 民事诉讼法将具有原告资格的国家机关限定为法律规定的机关,而环境保护法对此则未予规定。 1.关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是否具备原告资格问题。 民事诉讼法已明确规定只有在法律授权的情况下国家机关才有权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而环...
大多数观点认为能够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包括一般民众、社会团体和检察机关。 值得探讨的是具备什么条件的个人和团体才是正当当事人,或者才是当事人适格。从公益诉讼的目的和性质看,似乎不应该施加过严格的限制,但是出于对滥讼的担 心,要求对当事人以...
案情:9月6日下午,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集中宣判苏州首批食品类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5名被告人因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审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至七个月不等、并处罚金的刑罚。同时,法院判令被告按销售金额十倍支付6千至2.4万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