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家暴影响家庭和谐,破坏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因素,应当得到禁止。
如果遭遇家庭暴力,建议可以从如下方面得到帮助:
1. 投诉、反映或者求助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2. 公安机关告诫书
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 3. 人民法院的禁止令
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可以代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包括下列措施:
(1)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
(2)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
(3)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
(4)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4. 治安处罚或犯罪制裁
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15日以下拘留。
5. 离婚
遭遇家暴的,还可以向婚姻律师求助,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或者由律师出面与对方协议离婚。离婚,很可能将是您人生一个新的开始。
近日,重庆一女护士实名举报自己的医生丈夫家暴自己、出轨医药代表、财产来源不明等问题。视频中该女子拿着疑似自己的工作证举报,巴南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贺某存在婚内出轨医药代表并进行权色交易的违反违纪行为,同时该女子表示自己的丈夫贺某还...
在拉姆去世之后,拉姆的姐姐就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她在采访中表示说,自己的妹妹曾经多次的遭受家暴,就是因为家暴,她才跟她的前夫离婚。拉姆与自己的前夫两个人因为感情纠葛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而她的丈夫一直都对她不依不饶。 在拉姆跟唐某结了婚之后,...
住的上海的小王和小张是江西人,一起结婚后生了三个孩子,为了维持生活,一家人来到上海,开了一个加工铝合金门窗的小厂。 他们两个人经常因为生活的压力和照顾孩子等方面的问题发生争执,小张会时不时的会对小王实施家...
家庭暴力离婚起诉书(范文) 原告:王XX,女,汉族,XXXX年XX月XX日生,住XXXXXXXXXXXXXX号,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联系电话:XXXXXXXXXXX。 被告:李XX,男,汉族,XXXX年XX月XX日生,住...
来源:潇湘晨报、法制网45岁的广东汕头女子许某琴因长期遭遇家暴,向法院起诉离婚,但法院未能判离,之后她再次遭遇丈夫家暴。2020年6月15日这一天,丈夫郑某松喝酒后闯入许某琴的房间,掐住了许某琴的脖子,并殴打其头部,许某琴父亲赶到后也被殴打...
可以起诉的,带上你的身份证,结婚证去法院申请,首先起诉费50 元,然后买诉状表格2元一张,填写内容[包括离婚原因]。接受受理后,等法院传唤,这样的传唤要经过3,5次,先调解,调解不成,那么就是财产的分割,分割不成的话或一方不肯离,那么法院会...
展开全部 1. 直接法院起诉离婚即可,如果分居3年,也可以让法院判决离婚; 2. 如果男方追究,可以判女方重婚罪,这样女方就有大麻烦了; 3. 即便是男方不追究重婚罪,离婚的话,也是女方负有责任,财产肯定要多判给男方; 4. 即便是女方主动...
还是主要根据发生了老公打老婆一巴掌的原因来看。如果客观角度主要是女方的错,那么可见女方是矫情的。因为老公的一巴掌就想离婚,就是很矫情,再问关于离婚后自己是否过得好,实际还是舍不得,想要男方给个台阶下。但也可以自己先放下心理的障碍。抱歉对女方...
我觉得要慎重考虑一下。 无论你有多喜欢他,只要他对你动手,就赶紧离开他吧!远离暴力的男人,动手打女人的压根不配做男人,不要让自己永远活在被伤害中,你值得拥有更好的,永远不要相信他会改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如果男人在跟你吵...
会受到法律制裁的,会刑事拘留的。 具体会判多久,你可以通过律伴网,问问这方面的专业的律师。他们知道应该比较详细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