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回顾
曾某某2015年1月12日开始到一家互联网电商公司工作,2018年双方续签了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从2018年4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止。
2019年6月26日,曾某某填写了公司制作的《离职申请表》,2019年6月27日,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审批栏签署同意。《离职申请表》载明:“姓名:曾某某,部门:库存,职务:员工,入职时间:2015年1月12日,填表时间:2019年6月26日,离职日期:2019年7月25日,离职类型:辞职,离职原因:家中有事(需要回去照顾老人)。
2019年7月2日及7月10日,曾某某要求撤销离职单。2019年7月10日,曾某某又找到公司人事部门要求撤销离职单。公司向曾某某短信回复称“你于7.10反馈的情况,我们已经进行了情况调查和部门沟通。由于你已签发离职单且离职流程已经总部审批,现离职无法更改。
2019年7月17日,曾某某申请仲裁要求撤销该离职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仲裁委驳回曾某某的仲裁请求。曾某某不服裁决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
此案争议的焦点是辞职能否撤销?
一审判决:劳动者提出辞职,30日期限到达前可以撤销解除的意思表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审法院认为,曾某某在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后,已于2019年7月2日通过其父亲向公司作出了撤销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之后曾某某又以多种方式反复向公司强调其撤销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公司再依据已被撤销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强行解除劳动合同,无事实依据,也违背了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精神。
因此,曾某某最初作出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并不能发生曾某某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公司与曾某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违法。
二审判决:劳动者辞职属于形成权,解除的意思一经到达对方即发生法律效力
二审法院认为,从曾某某填写的离职申请表看,2019年6月26日提出辞职申请并明确7月25日离职,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劳动者提前三十日或三日单方预告解除的方式,无需用人单位作出是否同意的意思表示,劳动者的这种解除权属于形成权,解除的意思一经到达对方即发生法律效力。
从离职申请表载明的时间看,曾某某2019年6月26日单方作出预告解除的意思后,解除意思已于6月27日到达公司,2019年7月2日曾某某最早发出撤回或撤销离职申请的意思,已经超过撤回解除意思表示的时间,不发生撤回的后果,也不得对单方意思表示进行撤销。
一审判决将劳动者单方解除权和协商解除中的要约承诺混淆,属于适用法律错误。公司的上诉理由成立,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综上,二审撤销一审判决,驳回曾某某的诉讼请求。
曾某某不服,向高院申请再审。
高院裁定:同二审观点
高院经审查认为,案涉离职申请表载明2019年6月26日提出辞职申请并明确7月25日离职,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劳动者提前三十日或三日单方预告解除的方式,无需用人单位作出是否同意的意思表示,属于形成权,解除的意思一经到达对方即发生法律效力。
2019年7月2日曾某某最早发出撤回或撤销离职申请的意思,已经超过撤回解除意思表示的时间,不发生撤回的后果,也不得对单方意思表示进行撤销,二审认定本案不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无不当。因公司没有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不符合支付赔偿金的法定条件。劳动合同解除后,因曾某某未提供劳动,其主张工资、加班费、差旅费等报酬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二审不予支持相关诉讼请求并无不当。曾某某申请再审称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经济赔偿金、工资、医疗费、误工费、差旅费等费用的理由,不能成立。所提二审剥夺曾某某辩论权利,将伪证认定为定案证据,对关键证据未调查收集的理由,与查明事实不符,不能成立。
综上,高院裁定如下:驳回其再审申请。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解除分协商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三种。要评价劳动合同解除违法与否,首先需要确定劳动合同解除的类型。
协商解除,是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一方提出要约,经对方同意要约的内容后作出承诺,即达到解除劳动合同的目的,要约可以在达到对方之前或之时撤回,也可以在对方作出承诺之前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该条法律规定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人为劳动者,劳动者只要履行了程序上的预先告知义务,并至少给予用人单位三十天的准备时间(为保持劳动过程的连续性,避免因解除劳动合同影响用人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所设置的时间限制),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从该规定看,劳动者解除合同的通知到达对方并不立即产生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而是要在三十日后劳动者才能依据该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即在三十日的期限到达前没有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在此期限内撤销解除劳动的意思表示,不再要求继续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依法处分自己权利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法律赋予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的权利,并非义务,在法律关系发生变动之前,劳动者可以放弃自己的权利)。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或三日单方预告解除,属于形成权,无需用人单位作出是否同意的意思表示,解除的意思一经到达对方即发生法律效力。形成权撤销的意思表示应在达到对方之前或之时撤回,如超过这个时间,不发生撤回的后果。
来源:中国普法
张三因其要求公司加薪被拒绝,于上月底向公司提出口头离职申请,后公司表示同意,遂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公司愿意额外给其10000元补偿。 但回家考虑再三,张三觉得其在公司工作了11年,已经适应了公司的工作状态,所...
张三于2021年4月24日入职李四公司,双方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 2020年9月25日,张三递交《辞职申请书》。《辞职申请书》载明的辞职事由为个人原因、预定离职日期为预计11月31日离职正常交接、人事部意...
王者荣以电子邮件形式向其直线经理赵小璐发送了离职报告邮件,内容载明:尊敬的公司领导:您好!我因个人原因,经过深刻冷静的思考后,郑重的向公司提出辞职申请……根据《员工手册》规定:员工在合同期内提出辞职(不包括试用期),须提前一个月向直接上级主...
员工欠网贷还不上,关键看这个结果是否影响到员工正常的工作状态,以及是否影响和干扰到了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 如果员工本人因为网贷还不上的原因,不能正常工作,完不成工作任务且达到了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条件之一的,如连续旷工或一个...
杨(女)于2018年7月1日应聘A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 2020年9月10日,杨(女)向A公司递交了一份《辞职书》,称本人因身患消化道疾病,需要调养,特此提出辞职,请A公司于202...
2018年1月,刘某参与了太仓某公司组织的面试,后面试通过,刘某签署了公司出具的《聘用确认信》,《聘用确认信》明确生效条件之一为通过公司安排的入职体检,同时,还约定了试用期为6个月,基本工资与住房津贴为税前每月6900元等其他事项。经体检,...
有几个关键点: 1 你与公司实际上达成了两个合同,一个是劳动合同,一个借款合同。 2 你的借款合同中对于违约的约定,是否是指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是指你单方面提出辞职。 如果是这样,也不用太过担心,按民法通则的相关司法解释,违约金应该...
许多公司为了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为公司创造收益,在业绩考核方面采用了各种五花八门的规则制度,比如业绩不达标就罚款、做深蹲、扫厕所等惩罚,甚至还有公司要求每天走一万步的奇葩考核制度。 来自广州的刘某也有同样...
许多公司为了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为公司创造收益,在业绩考核方面采用了各种五花八门的规则制度,比如业绩不达标就罚款、做深蹲、扫厕所等惩罚,甚至还有公司要求每天走一万步的奇葩考核制度。 来自广州的刘某也有同样...
口头辞职是有效的,但是需要用人单位进行证明,员工已经通过口头方式辞职。同时,辞职须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 1、《劳动法》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2、《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