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应当先向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存在伤残的再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按鉴定等级主张工伤保险待遇。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超过工伤认定期限可以向法院起诉认定吗《工伤保险条例》赋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伤认定权的目的是使劳动者在受到工伤损害后能及时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并以用人单位已为工伤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而用人单位或劳动者的工伤认定申请又在法定期限内为常规情形,但其并不排除当事人双方对工伤性质的认可,更不排除司法活动对工伤性质的审查。......
在进行工伤保险赔偿的时候,赔偿的流程很重要,如果办理不好流程,那么很有可能就不能及时获得赔偿。首先是工伤保险报告,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了工伤保险的才有这个程序。单位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第二是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该在一个月内向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不申请的话工伤者一定要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请。第三是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上述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上述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
工伤,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一、需在什么期限内提出申请 1.用人单位一方的申请时限 根据...
2020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有了新变化,现结合司法实践,对工伤待遇中的一些问题做了分析总结,供参考!一、需在什么期限内提出申请(...
工伤私了之后是否可以反悔,取决于协议是否有效。 劳动法兼有公法和私法的双重属性,公法直接涉及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排斥意思自治,其法律规范对当事人具有强行性,在允许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以合同形式确立劳动关系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同时,又作出许多强制...
工伤,需要向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不予认定工伤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人社局是被告,单位是第三人。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
不可以!工伤认定的职权,法律规定由人社局行使,其他机关无权认定。工伤认定超过时效,是不能按工伤主张权利的。如果人身损害没有超过诉讼时效,可以按人身损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权利。《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
案例简介原告韩某的丈夫李某系山东某生物公司的职工,2012年1月25日15时55分许,李某骑电动自行车在上班途中与同向行驶的小轿车相撞,当场死亡。2月9日某交警支队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以李某醉酒驾驶电动自行车及未按规定车道行驶为...
没有法定时限中止情形的,只能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职工遭受工伤事故伤害,已过两年未报,已经过期认定工伤的期限,也已经超过按人身损害提起民事诉讼救济的时效,工伤职工已经无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只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用人单位愿意...
这个以医生的建议为准。一般鉴定机构会要求待伤势恢复后再进行鉴定,建议听从鉴定机构意见,而且取钢板后鉴定与不取钢板后鉴定对伤残等级鉴定没有坏处。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
单位应当在发生工伤之日起30天内申请工伤认定,有正当理由逾期的,工伤认定行政部门可以延期。没有如期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相关待遇由单位负责。用人单位未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职工或者家属可以在一年内申请。注意这里是可以而不是应当,所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