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遗产继承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公证的方式继承,另一种是通过诉讼的方式继承遗产。然而,公证处在办理继承公证时严格要求继承人出示各种证明文件,有些证明文件继承难以提供,从而无法通过公证的方式办理继承,只有通过诉讼的方式办理继承,然而,诉讼的方式办理继承,必须由明确的其他继承人作为被告,而独生子女在父母双亡的情况下,无人可告,导致无法办理遗产继承。...
继承,关系着自然人死亡后财产的传承,事关千家万户。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后,从1985年起施行的继承法将被替代。从妥善管理遗产,到减少遗产纠纷,民法典在继承编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定。录像、打印等遗嘱形式被认可 【案例】张某父母育有三名子女,2013年父亲去世,未立遗嘱,2015年母亲去世前,在两位好友的见证下,以录像方式立下遗嘱,表示在自己生病期间张某一直尽心照料,决定把一套房产留给张某,存款12万元则留给张某的两个姐姐。 张某的两个姐姐认为录像形式的遗嘱并非有效遗嘱,父母遗产......
展开全部 不需要。 今年7月5日,司法部出台了一份关于废止《司法部、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的通知,这意味着伴随房屋遗产继承事项多年的公证环节已不再成为必需。 因继承、受遗赠取得不动产申请登记的,由申请人选择是否需要公证。 需要公证的手续如下 所需材料:办理房产继承公证,公证机关应要求当事人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交下列证明、材料: 一、法定继承应提交: 1、申请人的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及其复印件; 2、代理人代为申请的,委托代理人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和身份证及其复印件;其他代理人需提......
你好,这是一个比较新的问题,不过其实实践中也有,我的解答如下: 第一,有配偶和子女的前提下,(本人)财产(不是遗产)可以给陌生人,这一点是肯定的。 第二,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公民有权处分个人合法财产。你想给谁是你个有权利,别人无...
遗嘱更改,在法律上称作遗嘱变更,是指遗嘱人依法改变原先所立的遗嘱的部分内容。 遗嘱可以变更,但变更遗嘱有一定的要求: 1、变更遗嘱,只能由遗嘱人本人亲自进行,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既无权对遗嘱人设立的遗嘱加以变更,也不能代理遗嘱人进行...
一、案件的基本情 梁某生前在公证处立了一份遗嘱,遗嘱中她将自己的一套房子遗赠给她的侄女谢某,梁某遗赠的该房屋因为是危房,为改善住房条件,梁某生前改建了部分房体结构,并在原有房屋基础上加建了一层,因梁某的改扩建行为导致谢某到公证处办理接...
遗嘱的形式对遗嘱法律效力的影响 一、没有注明年、月、日的遗嘱的效力 依《继承法》第17条规定,自书遗嘱、代书遗嘱要注明立遗嘱的时间,即年、月、日。有的自书遗嘱或代书遗嘱中并未注明立遗嘱的年、月、日。此种遗嘱可否有效呢?对此,实务中有不同的...
民法典正式施行后,公证遗嘱的效力是否还具有优先性,遗嘱形式有何新变化,无人继承的财产如何归属,外甥是否享有法定继承权对于这一系列热点问题,该篇为你逐一解读。 1.公证遗嘱与其他遗嘱相比是否仍具有优先效力?...
很多人由于不熟悉继承法律制度,更是缺少实务经验,导致其所设立的遗嘱因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或因存在歧义等导致引发纠纷,尤其是在《民法典》已颁布实施且对设立遗嘱的形式要件要求更为严格的情况下。 遗嘱设立主...
口头遗嘱见证人可以是亲属吗? 遗嘱见证人不可以是亲属,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对于遗嘱见证人必须是与继承人没有利益关系的人员,而亲属显然是不符合条件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
明年1月1日起,《民法典》就开始正式实施,在此次《民法典》继承篇的规定中,有许多与之前继承法律规定不同之处进行了梳理,供大家参考。 一、拓宽遗产范围,虚拟财产也可继承 民法典第1122条规定了遗产的定义:...
遗产继承程序为: (一)手续要到被继承人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注销户籍,办理死亡证明; (二)到区或市公证处(原外销商品房到市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房产继承分两种:一是遗嘱继承,二是法定继承。需要提交的材料有: 1、被继承人死亡证明; 2、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