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非法集资
一、判断是不是非法集资,则要看是否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二)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三)携带集资款逃匿的;(四)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五)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
(六)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
(七)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
(八)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二、法律依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所列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二)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三)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四)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五)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
(六)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
(七)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
(八)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应当区分情形进行具体认定。行为人部分非法集资行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对该部分非法集资行为所涉集资款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非法集资共同犯罪中部分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其他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集资款的共同故意和行为的,对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行为人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2)《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集资的实质是筹集资金并进行非法占有的行为。这种行为遭到法律的严格反对。一旦被发现,进行非法集资项目的相关责任人也会受到法律的审判。如果您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在进行法律咨询。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一般比较容易理解和识别。如某房地产公司因资金紧张,以宣称将给与高额利息或其他回报的方式直接向公众借款,就属于比较典型的非法吸收存款行为。而对于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由于其形式多样,并且经常花样翻新...
山西银监会非法集资条例是如何规定的第一条?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保护社会公众合法权益,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非法集资,是指未经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不特定对象或者超过规定人数的特定对象筹集资金,...
01案情简介2008年以来,王A伙同周B,利用其成立的CC股权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8亿元,其关联企业有30多家、DD投资有限公司(号称投资能源、房地产、酒店等行业投资,年收益上亿元)、GG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亿元,业务是金...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关于非法集资受害者被骗的钱,一般是要不回来的。根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
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参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四十九条,集资诈骗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
一、非法集资可能构成什么罪?从事非法集资达到一定标准将触犯刑法,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非法经营罪等犯罪,相关人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二、非法集资的人数要求是怎样的?我国法律规范并没有对参与非法...
?我国中小企业提供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占全国企业的75%,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全国GDP的60%左右,上交税收占全国企业的50%左右。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0%左右由中小企业实现,我国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多户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
如果是许以高利息作为回报,并以借还借,并没有实际投资活动的!才可以!为什么大部分网贷都判为非法集资并没有听说大部分网贷被判定为非法集资这一说,据我所知被爆出非法集资的大多都是线下理财,实体门店,而非互联网金融可以起诉非法集资的直接责任人吗不...
非法集资的途径 ,一般的非法集资有五条途径,假借私募基金进行非法集资,利用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假借网络借贷进行非法集资,采用虚假手段宣传,虚构借款人,假借消费,购买商品进行非法集资,假借公司上市增值,进行非法集资。 一、假借私募基金之名进行...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第119次常务会议通过 2021年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7号公布 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保护社会公众合法权益,防范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