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
公证程序错误遗嘱公证无效
2000年12月,张女士的叔叔许某在病榻上委托律师范某立下遗嘱:因张多年来一直照顾自己,在自己过世后将其名下一套房产赠与张,任何人不得争议。同日,该遗赠书经碑林区公证处公证。2003年1月,许某去世,其子女们对遗嘱提出异议,后经两级司法部门认定,公证办理程序违反相关规定,遂将该公证书撤销。
张女士认为,遗嘱是叔叔的真实意思,因公证员工作失职,致使公证书被撤销,给她造成经济损失。今年3月,张女士将碑林区公证处告上法庭,请求被告赔偿给她造成的损失5560元。
碑林区法院一审审理认为,许某经公证的遗赠书为代书遗嘱,但该遗嘱只有一个代书人的签名,无其他见证人签名,违反了《继承法》的规定,属无效遗嘱。碑林区法院作出判决,驳回原告张女士的诉讼请求。9月26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原告
遗嘱定性错误失误理当负责
虽然已是终审判决,但原告张女士的代理人认为,根据我国《继承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只要经公证办理的遗嘱就属于公证遗嘱;张女士的叔叔许某所立的遗嘱是经公证机关办理,按照严格公证程序要求制作的,许某亲自与公证员办理、经公证处审查其身份,其在公证员面前书立遗嘱内容,公证机关对遗嘱内容经过审查并制作公证书,且支付了相关费用,这些足以证明该遗嘱属于公证遗嘱,并非判决所认定的代书遗嘱。法院根据代书遗嘱的法律规定,认定其无效,致使原告丧失继承权,这样的判决对于原告来说是不公平的。
原告张女士也表示,公证遗嘱产生的问题应当由办理公证的机关负责。被告碑林区公证处因公证员过错,给她在精神和物质上带来的伤害是客观存在的,公证机关应当对此负责。近日,张女士准备继续申诉,以讨回自己的合法权利。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正在快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部开创我国立法法典编纂先河,关乎社会百科的法律,从2020年5月28日通过并公布后,就在社会上掀起了学习热潮,并延续至今。 《民法典...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 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法律解析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为【打印遗嘱】条款。 现如今,打印各种文...
明年1月1日起,《民法典》就开始正式实施,在此次《民法典》继承篇的规定中,有许多与之前继承法律规定不同之处进行了梳理,供大家参考。 一、拓宽遗产范围,虚拟财产也可继承 民法典第1122条规定了遗产的定义:...
生老病死是每个自然人的人生规律,自然人死亡必然会面临财产继承问题。 由于财产继承问题涉及到兄弟姐妹、父母子女等亲人之间的感情,处理不好,可能就会导致亲人之间反目成仇,同时,继承的顺位及份额的分配也直接影响...
继承问题涉及家庭财产的传承,事关千家万户,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案情简介 82岁的陈某有一儿一女,名下有一房一车。陈某老伴去世得早,儿子没工作,游手好闲,陈某担心自己去世后,孙子没有地方住,...
二手房市场火爆的情况下,售房者王先生想要将自己的房子卖掉,该房子不仅地段好而且还属于教育地产。不久前,王先生与购房者来看公证处申请办理二手房买卖合同公证,双方自称是第一次买卖房子,互相不认识,想请公证员把关合同,这样踏实点。 公证员查看双方...
对遗嘱继承与夫妻财产较为熟悉的人自然也不会对“公证”一词感到陌生,而所谓的公证,它指的是公证机构根据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相关法律行为及文书予以证明的活动。 对遗嘱继承与夫妻财产较为...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遗嘱观念在发生改变,“80 、90、00后”也逐渐加入立遗嘱大军,立遗嘱人群年龄年轻化。同时我们的个人财产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以及证券基金也逐渐成为&ldqu...
一、什么是遗嘱公证 遗嘱公证是指公证处根据立遗嘱人的申请,依法证明遗嘱人设立遗嘱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二、办理遗嘱公证有什么作用 我国《民法典》规定,公证遗嘱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自书、代...
信托作为一种在世界上存续了数百年的法律工具,从其诞生之初至今经历了长年累月的磨炼,可谓凝聚了人类的高度智慧,而遗嘱信托基于人们对代际传承的多元化需求最能体现“信托”最初的本质。 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