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壳上市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为了更好的比较不同的会计方法在处理借-壳上市中的结果,我们现以同一案例为例,在改变一些基本的前提后,采用权益结合法、购买法、反向购买法、权益交易法四种不同处理方法,从而直观的比较结果。
案例:假设A公司为上市公司,B为借-壳公司。合并当日A的净资产为15000万,股本为10000万股;B公司净资产为45000万,股本为40000万股,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20000万,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异主要为固定资产、存货引起;C公司100%控股B公司。A公司与B公司拟先进行资产置换,其差额105000万,A公司以每股12元增发8750万股普通股获取B公司100%股权。
(一)权益结合法
如果A的控股股东为C,则A、B公司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买壳上市,既C先在资本市场控股A,然后对A注入优质资产B。站在C的角度,企业合并前后能控制的净资产价值量并没有发生变化。合并报表是以A、B的帐面数为基础的,即不确认商誉也不影响未来利润。
(二)购买法
此时A、B公司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的合并。在提出反向收购概念前,原则上采用购买法,其特点为A公司不仅是法律上的购买主体,也是会计报告的主体。A的合并成本是105000万(8750万*12=105000万),等于B公司置换出资产后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不确认商誉。但合并报表是以A的帐面价值与B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编制,B公司帐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异65625万(75000*105000/120000)主要为固定资产、存货引起,未来需要待摊到生产成本中,从而巨额吞噬当期的净利润。
(三)反向购买法
这种方法是将法律上的被购买主体作为会计上的购买主体。B公司需模拟发行股票,其公允价值作为B公司的并购成本。B公司模拟发行股票数量的原则为:A公司原股东在A增发股票后所占比率53.33%(10000/18750),等于在B公司模拟发行股票后所占比率。B公司用于置换资产的股本为5000(40000*15000/120000)万股,置换资产后股本为35000万股,模拟发行39995(35000/46.67%*53.33%)万股。每股公允价值为3元(105000/35000),所以模拟发行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19985万(39995*3),即合并成本为119985万。A公司净资产的可辨认公允价值是15000万,商誉确认为104985万。目前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合并下产生的商誉不予摊销,而是在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该种方法使企业合并后产生了巨额商誉。
(四)权益交易法
我国在财会便(2009)17号文中第一次提到权益交易法这种会计处理方法,但该规定并没有对什么是“权益交易法”以及具体原则进行进一步的阐述。但从“不得确认商誉或确认计入当期损益”的结果来看,与FA**的“资本互换(capital?transaction)”具有同样的内涵,是一个反向资本结构调整。B公司是会计上的购买方法,其合并报表反映了被并购公司B公司的延续,法律上的母公司报表是A公司的延续。
该案例中,A、B公司先进行了资产置换,A便成为一个净壳,根据财会便(2009)17号文的规定,企业购买上市公司,被购买的上市公司不构成业务的,购买企业应该按照权益性原则进行处理。可见,针对该案例,符合规定的方法是权益交易法,但为了更好的比较四种方法,我们进行了逐一测试。比较以上四种方法:权益结合法下,合并报表以上市公司与借-壳公司帐面价值为编制基础,即不确认商誉,也不影响未来损益;购买法下,借-壳公司以公允价值为编制基础,其与帐面价值的巨大差额会吞噬未来的净利润;反向购买法下,借-壳上市公司模拟发行股票,会产生巨额的商誉,尽管不用再以后年限摊销,但存在减值风险,为以后财务买下隐患;权益交易法下,合并报表实际为借-壳公司报表的延续,反映了借-壳后实际控股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
二、如何判断债务重组收益
随着新破产法于2007年6月1日施行,ST类上市公司通过破产重整确认债务重组收益的情况逐渐增多。
根据新破产法,凡经审查认为重整申请符合破产法规定的,法院应当裁定债务人重整。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自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之日起六个月内,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整计划草案。由于重整计划涉及债务重组,因此,不少ST类上市公司在法院批准重整计划后即确认债务重组收益。
但是,监管中发现,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公司对重整计划的履约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例如,一家因破产重整的上市公司在2008年三季报确认了约20亿债务重组收益,但仅仅过了不到四个月,就发布不能按重整计划如期执行债务清偿的公告。
尽管如此,公司在2008年报编制过程中仍然坚持要确认债务重组收益。在此情况下,证监会要求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谨慎性原则恰当地做出专业判断。
综合上述,小编整理有关借-壳上市的相关内容。由此可见,证监会强调,对于包括破产重整债务重组收益确认在内的重大专业判断事项,上市公司必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谨慎性原则做出审慎判断,不得随意判断甚至不做判断。更多问题,网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服务。
一、创业板是否可以借壳上市 创业板不能借壳上市,具体原因如下: (一)因为证监会对创业板的股票有严格的要求,创业板的股票的风险通常比A股的风险大很多。而借壳上市一般都涉及大宗的关联交易,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些关联...
如果要给借壳下一个简单的定义,那就是在控制权变更的情况下,置入资产超过上市公司前一年资产规模(100%)的换股并购。避免控制权变更现两大手法再融资+收购两步走绕开重组 与前述在换股并购框架下的规避不同,另一种手法则是绕开审核发行股份购买资...
财政部日前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等准则使一些公司通过债务重组增加利润收益的如意算盘落了空。针对一些公司对准则是否影响2000年度公司会计报表的疑问,近日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准则组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准则在第16条中特别规定了该准则...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活动日趋活跃,比如借壳上市、业务整合、战略转型等等,并购重组也成了二级市场的热门话题,并购重组的出现和活跃不仅发挥了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并促进了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的发展和企业价值评估技术的进步。一...
引言:国内A股上市公司的收购历来就是一个活跃及引人注目的市场,2018年,在金融去杠杆的形势之下,A股持续低迷,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交易愈发活跃。上市公司因其特具的融资能力、支付能力、广告效应、价值发现功能,本身即为稀缺资源,也即所谓的...
(一)母借子壳整体上市的会计处理原则母借子壳整体上市,较多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可以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二)重大资产出售暨吸收合并的处理原则重大资产出售暨...
一、或有事项的涵义、特征及分类 一是或有事项的涵义。或有事项又称不确定事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或有事项的定义描述为:或有事项是指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二是或有事项的特征。结合或有...
一、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某项债务新准则将债务人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直接影响损益,而不再计人资本公积。同时根据国税2003年6号令规定,债务重组的收益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所得税,因此该处理税法和会计处理上达成一致,不会...
一、什么是反向保理 二、反向保理特征三、反向保理的优势四、反向保理注意事项 五、反向保理案例分析六、结语 反向保理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保理业务拓展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量远远大于一般的保理业务,因为债务人对资金的需求要大于债权人,但在国...
资产并购总体上没有股权并购的应用范围广,但对于目标公司具有优质资产但管理混乱且负债较多的情况,往往可以选择资产并购。资产并购具体也包括两种形式。一、以物抵债式并购以物抵债是指目标公司以其持有的资产,冲抵欠付并购方的债务,从而使作为债权人的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