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规范审计行为的概述

2023-06-06 13:35发布

非规范审计行为的概述

一、非规范审计行为的表现

一是审计的独立性无保障。外部诸如财务上、人员上对于审计监督施加和可能施加的影响姑且不论,单从审计机关内部来看,审计组的组成和人员的遴选,往往是根据审计机关人员多少和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甚至是审计计划拟定人员来确定,缺乏成熟的、可操作的选任办法。对独立性与否把关不严,一些属于应回避的人员成了审计组长或审计组成员,有的是大家公认与被审计单位负责人或财务人员关系密切的人员被派去承担审计事项,造成类似内部人监督的不正常现象。

二是审计项目质量缺乏评价体系。虽然审计署制定了项审计规范,但更细化的操作标准却无章可循;复核审理往往只是程序的审查,即形式的审查,实质性审查几近空白,使审计项目质量的优劣无从查考。有人戏称:给我一份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和年度工作总结,不用去被审计单位就可以写出审计报告。由于缺乏判断审计项目合格与否的评价体系,一些有问题的审计报告“顺理成章”地成为审计机关作出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的依据。长此以往,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三是对审计人员的监督不力。针对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的行为,审计机关虽然审前有公示和警示,审后有回访,但审计人员执行审计规范和审计纪律的真实状况,审计机关难以一一知晓,全凭个人自觉,如有舞弊,其本人自然不会主动去说,要求被审计单位进行逆向监督也难有实效。一些隐性的舞弊行为有时还有被审计单位的配合,有其很强的隐蔽性。实践证明,靠自律解决不了腐败问题。

四是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可调控的余地过大。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时,与派出的机关处于相对隔绝状态。查哪些,不查哪些,查的深度如何,大都由审计人员自由掌握。对问题的定性、处理、处罚可调控的余地也很大。这就为审计人员不负责任、徇私舞弊提供了机会与可能,而审计机关内部规范和制约机制的不完善,审计权力寻租就在所难免。无监督的权力必然会产生腐败。无制约的审计行为,也同样会产生审计腐败。

五是片面追求收缴违纪款项。处理处罚违纪违法行为,收缴违纪款项,无疑是考核审计质量的一项综合指标,它能够反映一个审计事项的深度和力度,但绝不能成为主要目标。诚然,当前的审计经费供给与审计业务经费需求之间确实存在较大矛盾,靠收缴来解决审计机关的业务经费和人员待遇问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选择。但有些地方政府给审计机关下达收缴指标,审计机关给业务人员分解收缴任务。审计人员在审计处理、处罚过程中,与被审计单位讨价还价,不依法处理查出的违法违纪问题,以取得款项的收缴,或者以办案经费名义收取经费,更会损害依法审计、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其危害甚大。

六是问责制度的缺失。审计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责任,而作为审计主体的审计人员,目前要承担的责任并不大。我们没有对审计责任事故、错案进行明确的界定,没有建立一整套细致、可操作的责任追究制度。使得国家审计机关的工作人员的职业成为几乎无风险的职业。权力、利益与责任、风险的不均等,会使不法者“无所畏惧”,加剧了道德风险。机制如果出现问题,好人也可能变成坏人。产生审计腐败应是不足为奇的结果。

二、防范非规范审计行为的途径

审计机关的业务特点就是具有善于发现弊端、长于分析原因、提出控制方案的能力和优势。在弊端尚未突出、问题尚未严重之前,主动自我约束、自我规范,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高度重视既有和或有的非规范风险,把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防止审计腐败的产生,作为构建审计事业大厦的基石。在目前审计管理体制的框架内,针对非规范审计行为和审计工作的特点,提出若干预防审计腐败的思路。

1、建立审计系统独立的监督组织体系,专事审计人员和审计业务的内部控制。

2、是注重对于审计内部控制机制设计理论的研究,注意研究人的价值取向的特性和层出不穷的不同挑战,不断调整和优选监督制约手段,升级制度版本,完善内控体系。

3、消除内生性的独立性缺乏症。建立实时的审计人员回避档案,把影响和可能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明晰化,达到回避机制的迅速启动和有效屏蔽,消除内部人监督现象的产生。

4、是制定细分的审计业务标准,对不同行业应查必查项目细化到具体事项,甚至可以表格化。从复核审理入手,对审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查证行为、调查行为、汇总报告行为由形式上的审查转变为实质上的审查,以制约舞弊行为,限制调控行为。

5、全面落实《审计法》第十一条,由独立机构测算出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成本,确保审计机关各项经费支出的需要。建立审计人员廉政基金,引入预期收益机制。同时,改善审计人员的即期待遇,使审计人员能够依靠努力工作和廉洁从审而确保其家庭衣食无忧。通过立法,改变经费供给渠道,由中央财政列入预算,彻底解决审计机关自身财务上的不独立问题。同时,要杜绝审计机关经费与审计处理、处罚挂钩的现象。

6、制定严格的审计人员行为准则和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对责任事故、错案规定详细的法律责任。使审计人员的所有非规范审计行为都有制裁、惩处的依据,并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使审计职业成为高风险的职业。要建立有效的举报制度,引入“口碑”机制,形成对审计行为的外部监督。

7、改革现行审计业务承办体制,可采取审前调查与实施审计分离,查证业务与处理、处罚分离,承办业务与撰写报告分离等阻隔性屏障。当然,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审计资源的最优配置之上。

结论,制约非规范审计行为,抑制审计腐败的发生,需要有理性的思考和正视问题的勇气,作为关乎审计事业成败的严肃课题来对待,精心谋划、精心设计,以达到预期效果。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网进行律师在线咨询。


相关知识

    新审计法实施条例:盯紧审计资金,规范审计行为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9 01:38

    国务院法制办、审计署负责人介绍说,《条例》增加规定了对财政资金运用实行跟踪审计的范围,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为此,《条例》规定,审计机...

    中国信托法律法规汇编(目前中国关于信托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6 20:51

    1.目前中国关于信托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原来是人民银行,后来是银监会,下面是具体内容。第五十一条 信托投资公司应当按规定制订本公司的信托业务及其他业务规则,建立、健全本公司的各项业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并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信托投资公司...

    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内在途径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7:46

    (一)审计质量不高的原因 具体表现为: 1、审前准备工作不充分。一是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了解太少,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尤其是对其经营状况、内控制度等未作审前调查。二是忽略制定审计方案的前期工作,未对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性复核,对重要性...

    刑案中审计报告的质证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08 10:59

    刑事诉讼活动中,越来越多侦查、公诉机关会提供“审计报告”作为证据,用以证明财务专门性问题。 面对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种类之外”的“审计报告...

    上市公司逾期公布年报是否停盘-上市公司逾期公布年报是否停盘公告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3-08-03 10:29

    上市公司逾期公布年报是否停盘-上市公司逾期公布年报是否停盘公告 (一)序号:1 尊敬的投资者: 根据我国《公司法》及《证券法》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公布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现将我司截至...

    财经法律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7:47

    1.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 一、联系(一)两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单位利益和国家利益服务。(二)两者在作用上相互补充会计行为不可能都由会计法律制度进行规范,不需要或不宜由会计法律制度规范的行为,可以通过会计职业道德来实现。(三)...

    上海市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管理暂行办法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6:02

    沪国资委统[2009]155号 关于印发《上海市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出资企业、委托监管单位、市属国有企业,各委、办、局,各区县国资监管部门: 为进一步规范本市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工作,确保改制财务审计工作健康、有序...

    审计专业的法律法规(审计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5 20:02

    1.审计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1994年8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根据2006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决定》...

    审计监察法律法规(审计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8 10:17

    1.审计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1994年8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根据2006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决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1-09-04 02:34

    发布部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文号:证监发行字[2007]303号各上市公司、各保荐机构:为规范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信息披露行为,我会制定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5号--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和发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