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支付误操作后如何解决法律纠纷?
1、支付宝、微信误转账:姓名太相似惹出的麻烦
业务员小杨与聂某一直有业务往来,曾通过手机支付宝向聂某汇款,交易很愉快,小杨的手机支付宝转账联系人中自动保存了聂某的支付宝账号。今年3月,小杨因业务需要又要通过支付宝向聂某转账汇款。小杨的手机支付宝转账通讯录中有个叫“聂某某”的联系人,与聂某的姓名极其相似。粗心的小杨未加甄别,手指轻轻一点就将本该汇给聂某的15000元汇至聂某某的账户。小杨发现转账错误后,随即与聂某某联系要求返还,但聂某某对小杨置之不理。无奈之下小杨只好将聂某某告上法庭,请求判令被告聂某某返还自己15000元及利息。
无独有偶,从事电子商务的小张开了一家网店,在与客户交易过程中,小张不仅使用支付宝即时到账功能付款,也喜欢使用微信转账功能与熟悉的客户交易。今年2月,在微信转账时,小张没留神将客户姓名中的“喻”看成了“瑜”,将一笔10000元的金额错转到另一人的微信上,那人立即点了收款。小张随后跟收款人联系,收款人表示愿意返还,但是当再联系时电话显示已停机。无奈之下小张只好报警,通过警方联系上收款人,在警察调解不成后,小张将收款人告上法庭,请求判令收款人返还自己10000元及利息。
2、网络支付误操作:究竟是转错账还是不认账?
所谓网络支付,包括了网络银行、支付宝、微信转账、银联快捷支付、手机银行等方式。上述两起网络支付误操作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现实中类似的案例屡见不鲜。争议的焦点往往在于:究竟是不是转错了账?是交易反悔找借口还是对方不认账?司法实践中,绝大多数是属于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不认账的情况。上述两个案例中,法院经过调查查明,确属原告方网络支付误操作,属于民法上的“不当得利”法律纠纷,不属于其他类型的经济纠纷。
所谓“不当得利”是指:一方没有合法根据获得利益而致使他方利益受到损失的事实,此时获得利益方应负返还的义务。典型的“不当得利”的情形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判断“不当得利”成立的要件有四个:一是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二是另一方受有损失;三是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四是没有法律上的根据。所谓“没有法律上的根据”,是指行为当时没有合法依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在不当得利案例中,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
我国《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31条规定:“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正当利益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在小杨一案中,根据原告小杨提供的转款凭证及相关证人证言,可以认定原告发现转错款后即拔打被告电话并找到被告要求返还等自救措施。被告聂某某未能提供任何其可获得该款的证据,因此,被告聂某某的行为符合民法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依法应当返还不当得利。在小张一案中,根据原告小张提供的微信转账记录、报警记录及相关证人证言,可以认定原告小张在发现误操作之后立即行动,积极主张自己和被告人之间没有经济往来。被告人除自身口述与小张存在借贷关系外,未能提供证明其和小张之间存在借贷关系的证据。因此,被告人的收款行为构成不当得利。法院最终判定,上述两案被告返还不当得利。除返还原来所取得的利益外,由此利益所产生的孳息也应一并返还。
3、发生网络支付误操作:如何最大程度维权?
当发生网络支付误操作后,首先是不要慌张,应当第一时间联系对方,礼貌沟通,对自己的失误给对方带来的不便表示真诚歉意,换取对方的谅解。在此过程中,可做好电话录音,进行证据保全。其次,如果沟通没有达到目的,对方没有按沟通预定及时返回款项或者找借口拖延还款,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阐明事实,请公安机关出面调解,并保管好报警记录,以备不时之需。值得一提的是,银行或网络交易平台只对其提供的服务负责,不对客户提交信息的真实准确性负责,亦无权擅自返回交易,因此找银行或网络交易平台于事无补。即便是银行,在此类事件中,基于对储户隐私的保护,也不会透露收款账号户主的信息,只有在警方介入等情况下才能协助查询。第三,如果公安机关调解不成,可以在公安机关的协调下,取得对方身份证信息,合并转账凭证、报警记录等书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对方返还不当得利并要求支付孳息。在司法实践中,由于不涉及犯罪,公安机关对公民因个人失误转账出错一般不予立案侦查。但公安机关可以出具证明,以便于查询银行信息和依当事人申请进行调解。
在维权过程中,沟通尤为关键。在沟通过程中,对陌生人要“软硬皆施”,既表明歉意,又告知利害,并以电话录音为威慑,让对方心存忌惮,不敢心生妄念。如果数额较大,对方态度较为强硬,并借机索要财物的,要先好言好语稳住对方,防止对方突然失去联系。同时立即与公安机关联系,请公安机关介入,约见对方并进行法治教育施压,促使对方积极归还。如果对方提出的索要财物要求并不过分,只是想“弄点小钱”,如冠以“误工费”、“电话费”、“交通费”等等作为条件让事主接受时,可考虑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在合适的时间地点约见对方,并请朋友一同前往,既是为了人身安全,也可以从证人证言角度进行加强。在确认对方还款后,可给予对方一定报酬,避免时间成本、诉讼成本和其他不必要的麻烦。
4、网络支付:其实可以更安全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发展,在利用支付宝、网银、微信转账等网络支付时,甚至去银行柜台、柜员机转账汇款时,当事人都要保持必要的重视和警惕,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防范风险,避免出现误操作的情况。首先是务必要仔细核对各类凭单,看清账号和姓名再进行操作,多看一眼,再多看一样,尤其是数字。如果不放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请家人或者朋友帮忙核对,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其次,对于经常要进行网络支付的商户,要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及时修改客户的备注信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添加用户头像,形象直观,避免因同名同姓或者姓名相近带来的混淆。在正式汇款前,最好通过网络知会对方一声,对方确认回复后再汇款,确保万无一失。其次,在不慎出现汇错款项等情况时,要妥善保留好相应证据,第一时间主动与对方沟通,并保留好通讯记录,必要时可请警方介入。第三,如果确实协商不通的情况下,可咨询法律人士,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避免因为时间延误带来证据的灭失。在能力范围内,对被告方的行踪给予关注,防止对方离开居住地给追偿带来不便。
网络支付误操作后产生了法律纠纷而要进行解决的时候,可以找律聊网专业律师提供支持。
京东白条逾期第二天说发律师函:关于网络贷款逾期问题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通过网络贷款来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然而,在享受便捷的同时,网络贷款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逾期问题。近日,京东白条逾期第二天...
尊敬的法官: 我们代表原告(您的姓名),就其与被告(支付宝公司)之间的支付宝转错账纠纷,向贵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此过程中,为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现向贵法院提供如下资料: 一、事实概述 原告与被告之间存在支付宝转错账纠纷。具体事...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便捷的在线支付方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现金巴士是一种受到广泛欢迎的在线支付工具。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逾期不还会不会导致冻结微信零钱呢?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微信进行转账操作。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手误或者网络原因,将钱转给别人而不是自己。如果发现对方并没有退还误转的款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可以尝试与对方沟通。通过微信或者...
仲裁全程电子化 网上仲裁的全过程可以通过电子技术及网络进行。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储存的文件均可作为证据。《网上仲裁规则》明确规定,电子签名、手写签名与盖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案件的处理均通过网络进行,无论是投诉人的投诉...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公司购买的域名已经被他人备过案了,该如何解决?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1、公司购买的域名已经被他人备过案了,该如何解决?如果你注册或购买的域名已经被别人备过案了,而你准备启用这个域名,那么你需要先注销现有备...
何为医疗过失纠是指由于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过失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包括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包括医务人员因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规程等失...
1.本网站内容受美国法律保护 是指该网站是受美国保法律护的网站,在美国领域内是合法的,但在中国则不一定。在我国该网站是否合法有效,还得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来分析。一般而言,就算该网站是违法的,你也只是浏览而已,只是一个过客,你的行为并不会构成...
现代社会大家都是通过移动支付来进行交易,然而在便利的同时也很容易造成失误。转账失误之后,对方拒不还款,该如何应对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案情回顾 小张是一个生意人,前段时间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由于生意上...
标题:支付宝即将逾期可以打电话协商吗?专家为您解答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支付宝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然而,在使用支付宝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即将逾期的情况。那么,支付宝即将逾期可以打电话协商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