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界一直以自由著称,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可以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与言论,这是现实生活里所很难做到的。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让许多没有畏惧之心的人开始觉得网络是一块法外之地,造谣传谣此类事件在网上也是层出不穷。
那么,在网络上造谣需要承担哪些责任呢?
首先,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其次,行政责任: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再者,刑事责任:根据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在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可按寻衅滋事罪定罪处而编造与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有关的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此类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者,可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国家对于网络的管控也是极为严格的,希望大家在网络上谨言慎行,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以上就是小编所带来的全部内容,如您还需要咨询其他方面的法律问题,欢迎致电律师。
造谣传谣可能会面临行政、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需要根据散步的谣言内容以及造成的具体危害结果来确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
一、网络造谣罪怎么定义的?网络造谣罪就是《刑法》上的诽谤罪,与传统的诽谤罪主体一样,凡是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诽谤罪认定有以下几点:1、带有诽谤、造谣意味,对当事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同一条信息实际被点击...
一、在微博造谣法律规定是什么?微博造谣法律规定是:谣言被转发超过500次可判刑。网络诽谤是指借助网络等现代传播信息手段,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网络与传统诽谤相比,有其更为鲜明的特性,因为对网络诽谤的管制更容易产生公民言论自...
1.微信使用中应该遵守哪些法律法规 1、各路谣言不要传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造谣或传谣极易引发社会恐慌,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传播谣言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2、违法有害信息不可发微信平台由于用户基础大,传播面广,违法有...
一、怎么样才构成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1、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2、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3、客体是侵犯了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4、客观方面表现为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刑法》第一百零五条以造谣、诽...
如果散布谣言,谎报疫情、警情等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应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
首先,如果当事人在主观意识上能判断该消息是谣言或者是虚假信息,不管是原创还是转发,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里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
近年来,一些造谣者利用网络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谣言在互联网环境中以其较大的传播力和迷惑性,扰乱视听。但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网络造谣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下: 一、民事责任 在网络上编造谎言...
《预防控制传染病疫情解释》第10条规定,编造与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有关的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此类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291条之一的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罪处罚。
一、网络造谣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具体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新司法解释具体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