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立案后多久开庭(民事诉讼立案后多久开庭)

2023-06-06 04:37发布

民事诉讼立案后多久开庭

法院一般接到诉讼立案需要一个星期,法院立案后五天内向被告送起诉状副本(一般送达时间需要几天,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后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在法定期间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法院收到答辩状后五日内向原告送达答辩状副本,才开始进行案件审理,前后差不多一个月时间。 对于审限民诉法明确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审限为3个月,3个月内必须结案,不能延长审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一审法院应当在给予的审限内作出判决。此时,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而上诉,案件进入二审程序,按二审的审限进行审理,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三十日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但审理选民资格的案件除外。人民法院受理选民资格案件后,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民事诉讼立案后多久通知开庭(法院受理立案后多久通知开庭)

要看什么案件,简单的案件如果适用简易程序3个月内结案,一般也就立案后一两个月开庭,如果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6个月内结案,可能就会较长时间才开庭。 8.13立案的至少要九月中旬开庭,诉讼程序要严格依法进行,所以比较慢,具体开庭时间可以向承办法官咨询。...

民事诉讼法立案后多久开庭(民事起诉法院立案后多久开庭)

您好!民事诉讼开庭时间跟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密切关系,一般是立案后5日内移送至审判部门,之后就要看何时送达和适用程序了: 1、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2、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 3、如果被告下落不明,则需要公告,一般是在报纸刊登后第93天安排开庭。...

民事案件立案后多久可以开庭审理(民事诉讼法立案后多久开庭)

要看什么案件,简单的案件如果适用简易程序3个月内结案,一般也就立案后一两个月开庭,如果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6个月内结案,可能就会较长时间才开庭。 8.13立案的至少要九月中旬开庭,诉讼程序要严格依法进行,所以比较慢,具体开庭时间可以向承办法官咨询。...

民事起诉立案后多久开庭(民事诉讼法院立案后多久开庭审理)

从向法院递交起诉状那天起,法院必须在7日内决定立案或不立案。一般只要当事人起诉状上写明原被告、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属于该法院管辖,法院就会立案。 立案之日起5日内,法院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必须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不答辩的不影响审理。 开庭前,会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 这期间,如果对方申请延期审理,或法院认为有必要追加必要共同诉讼当事人等,都会影响最终开庭的时间。 当庭宣判的,10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一审案件一般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简易程序的......

民事诉讼立案后多久开庭(民事诉讼立案后多久开庭)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