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

2023-06-06 23:26发布

如何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申请行政复议方法: 1、确认执法机关已对你作出具体行政行为。通俗说,就是执法机关已经向你送达具有决定性的法律文书,如:处罚决定书、强制措施通知书等。如果遇到不依法执法的机关,切记留存执法机关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录像、照片均可)。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是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60日内,在提出复议前应确认在合法期限内。如果超过60日,应说明为何超期,是否仍在合理期限内。 3、撰写行政复议申请书,提交时须一式三份。 4、搜集复议所需材料,包括:个人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均需复印)、营业执照复印件、法人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材料。部分人认为行政复议、诉讼举证责任应该倒置,企业无需提供证据,这是错误观念。有力的证据可以帮你更快更好的解决行政纠纷。 5、到法定复议机关(一般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机关或者政府)提交复议申请和相关材料,当面提交或邮寄均可。复议机关会在5日给予答复是否受理。受理会有受理通知书,不受理则有不予受理通知书。复议机关认为需要补充证据材料后才能作出决定的,还会发出补正通知书,申请人必须按要求在规定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否则就会被视为放弃复议申请。 个人、企业在日常社会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在你认为执法机关不合法、不合理,或者侵害你的正当权益时,应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行政复议就是重要的救济途径之一。 行政复议是与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认为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具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由复议机关依法对被申请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和制度。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实施的被动行政行为,它兼具行政监督、行政救济和行政司法行为的特征和属性。它对于监督和维护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扩展资料:行政复议的基本制度: 行政复议基本制度包括一级复议制度、合议制度、书面审查制度、回避制度、听证制度和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一级复议 一级复议制度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只能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不得再向复议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制度。 即不服从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法定的复议机关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机关作出的复议决定是行政终级决定,行政相对人不服不能再向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制度。 一级复议制度是中国《行政复议法》确立的基本制度,主要是考虑到中国行政复议决定在多数情况下并非最后救济手段,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仍可以得到人民法院两级审判的救济,这样就没有必要在行政系统内实行两极或多级复议制度,以免行政争议在行政系统内迟迟不能解决,对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 合议庭制度适用于较为复杂的案件,特别程序中的选民资格案件、公示催告中的除权判决、破产案件的受理情况等。在一审、二审中都可能用到。 萨尔茨堡法庭 陪审团制度,是英美法系的特有制度,创始于英国。但中国的法律基本上属于大陆法系,除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仍为英美法系保留其法律传统外,其他地域并不适用。陪审团只对事实做出判断,而法律的适用由法官裁判。 回避制度 回避制度,是指为了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而要求与案件有一定的利害关系的审判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不得参与本案的审理活动或诉讼活动的审判制度。 听证制度 行政听证是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决定以前,由行政机关告知决定理由和听证权利,由相对人或者利害关系人陈述意见、提供证据、进行质辩以及行政机关听取意见、接纳证据并作出相应决定等程序构成的一项法律制度。行政听证是保障行政相对人申辩权利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现代行政程序法的一项核心制度。 委员会模式 根据实践需要,2008年国务院法制办正式启动了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截至到2011年11月,试点单位已经扩大到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5个单位。另外,还有7个省区市的13个单位虽然没有纳入试点范围,但也自行组织开展了试点工作。 在试点工作中,形成了三种主要的行政复议委员会模式:将分散于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复议权,全部集中到政府设立的行政复议委员会统一行使的全部集中模式;对部分政府部门的受理、审理权限进行集中的部分集中模式;保持现行行政复议体制不变,通过吸收外部人士组成行政复议委员会的合议委员会模式杜。 调解制度 权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机关可以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 1、涉及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的 2、涉及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争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政复议

如何提出行政诉讼请求,行政诉讼请求怎么提出

行政诉讼的诉讼请求如何提出 行政诉讼的诉讼请求如何提出?有哪些常见的问题需要与当事人讲清楚?有哪些诉讼的要件要件被一些法律从业人员误读了?不论是一审、二审或者再审程序中,为避免将来对当事人的抹黑,在对行政诉讼中最高院的裁判文书中有详细阐述这些问题,今天一并为大家总结如下。行政诉讼原告起诉的诉讼请求应当如何理解?起诉的诉讼请求有哪些主要种类?行政诉讼的起诉申请书应该注意哪些?行政诉讼的原告起诉后行政复议或者法院受理,如何申请撤销原告的起诉?行政诉讼诉讼请求如何提出?有哪些常见的问题需要与......

如何做好行政复议调解

如何做好行政复议的调解工作行政复议调解,是指基于行政复议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在复议机关的主持下,用平等协商的办法对纠纷进行解决的活动。它在行政管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化解矛盾的有效行政复议调解,是指基于行政复议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在复议机关的主持下,用平等协商的办法对纠纷进行解决的活动。它在行政管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在规中没有规定调解制度,但在办案过程中实际上适用着调解,虽然这样的调解于法无据,但其作用却不可小视......

对行政复议中的第三人如何规定的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分类 (1)、从第三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关系角度进行区分,可以分为作为行政主体的第三人与作为行政相对方的第三人。实践中许多具体行政行为是两个以上行政主体共同作出的,而申请人只针对其中部分行政主体提出复议申请,此时原则上应将所有行政主体均列为被申请人。此时,如申请人拒绝追加的,诉讼中的做法是将应追加的被告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还是在复议中是否也应该追加为第三人。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复议制度救济性质还是监督性质出发,都应追加为复议程序当事人,当然为了尊重申请人对利益冲突方当事人的追究权利,......

如何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


相关知识

    什么是经济合同纠纷如何解决(对经济合同纠纷的处理,可以采取什么方式)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1-26 22:26

    正确地说是经济管理和协作纠纷。指存在经济组织隶属关系地位不平等的个人与其所在经济组织之间、下级组织与其上级组织之间或者依法依合同结成经济协作性隶属关系的不同经济组织之间,基于经济利益关系和组织管理职责关系而发生的纠纷。 其主要表现为:基于营...

    债务纠纷如何处理(债务纠纷如何起诉?)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3:42

    解决债权纠纷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1、仲裁与民事诉讼是两种不同的争议解决方式。当事人发生争议只能在仲裁或者民事诉讼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解决方式。有效的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的管辖权。只有在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

    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法律地位是如何的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2-04-20 20:53

    一、什么是行政诉讼第三人 《行政诉讼法》第2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行政诉讼第三人:同被诉的具体行政...

    如何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6-14 18:46

    什么情况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怎么申请 什么情况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怎么申请行政复议,才能维护正当权益?2019年1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市政服务中心,听取了这项工作的说明。首先,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如何依法行政(如何依法行政与执政为民)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2:09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依法行政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对政府活动的要求是政治、经济及法治建设本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

    行政诉讼法申辩权是如何规定的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1-08-30 20:06

    申辩权是申述理由、加以辩解的权利。它在行政许可的申请过程中,是指当事人有权对行政机关及第三人提出的不利于申请人获得批准的理由、事实和问题等进行解释、说明、澄清和辩解。在对被许可人的处罚过程中,申辩权是指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指控、证据,提出不同...

    行政不作为如何认定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1-09-18 23:02

    (一)行政不作为主体的认定 既然行政不作为是行政行为的一种表现方式,那么行政不作为的主体必然就是行政行为的主体,即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是指依法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能代表国家,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以及独立参加行政诉讼,并能独立承受行政行为效...

    行政不作为诉讼案件如何判决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2-04-20 03:42

    一、什么是行政不作为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依行政相对人的合法申请,应当履行也有可能履行相应的法定职责,但却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的行为形式,虽然行政不作为是与行政作为相对应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但不是所有的行政不作为都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只有法律...

    如何起诉行政诉讼逾期(过了起诉期的行政诉讼案件)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5-31 23:45

    (1)知道行政行为内容 诉权或诉期,3个月。 (2)知道行政行为内容— 不知道诉权或诉期,2年(3)不知道内容,当然也不知道诉权或诉期,不动产20年,动产5年。工伤行政诉讼为拖时间如何起诉 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

    个人如何写起诉书,起诉书如何写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6-13 20:28

    个人如何写起诉书范本 个人如何写起诉书范本?写起诉状是诉讼中的第一个基本功,写好了起诉状,你可以知道你的申请是否受理,是否得到支持。所以,一个好的起诉状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是申请书撰写示范法律依据被告何人,诉求为何,事实与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