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八条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此条文即为继承权纠纷的诉讼时效。 正确理解这一条款的关键在于何为继承权纠纷,我们必须理性的定义继承权纠纷的概念,应当在准确把握继承权纠纷的内涵和外延后再来具体适用二年或二十年的时效期规定,实践中必须要坚持把与继承有关的 非继承权纠纷提取出来以区别对待,这才是理解该条文的关键所在,是难点。该难点中的重点问题是——勿将物权纠纷和析产纠纷与......
房屋继承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应为民事起诉状,基本写法如下: 1. 写出原告和被告的个人基本信息。 2. 写出纠纷的具体事实。 3. 表明原告的诉求。 4. 最后署名并日期。 5. 如有证据,在诉状最后注明各项证据相关事项。 《民诉法》对起诉状内容的基本要求: 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
按照《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的规定,继承纠纷适用3年诉讼时效的规定。 《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1.继承纠纷适用3年的诉讼时效,诉讼时效起算点的确定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 继承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至少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一是知道继承开......
你好,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家庭成员因为继承房产而引发的纠纷。如果各方协商不成,就要通过法院进行民事调解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5653864,那么一旦发生继承房产...
1、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是原告,被请求对象是被告,其他人按照以下方法确定。 2、198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第60条规定:继承诉讼开始后,如继承人、受遗赠人中有既不愿参加...
房产继承法律规定是按照《继承法》的规定,把被继承人所遗的房产转归继承人的行为。 它是房地产转让中的一种方式。 但这种转让方式主要是指土地使用权或房屋所有权的转移行为,而不是直接反映商品的关系。 继承是一种法律制度,继承关系要在一定的条...
《民法典》的颁布不仅是对《物权法》《婚姻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继承法》等单行法的整合,在编纂过程中对于各个单行法在实施期间产生的问题也进行了适时的修改。 遗产继承对每个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事情,也是...
代位继承纠纷没有证据怎么办? 代位继承纠纷没有证据的话,可以通过其他的合法的途径来搜集更多证据。具体的是需要有一系列的证据来予以,证明自己确实享有法定继承或者是遗嘱继承。最常见的就是证明自己主体资格的一些身份证件材料。 法律依据 《中...
(一)房地产纠纷一般诉讼时效:2年 一般时效通常适用《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超过两年,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房地产纠纷特别诉讼时效:1年 特别时效适用《民法通则》第136条第...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遗嘱观念在发生改变,“80 、90、00后”也逐渐加入立遗嘱大军,立遗嘱人群年龄年轻化。同时我们的个人财产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以及证券基金也逐渐成为&ldqu...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八条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间为两年,自继承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时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民法典,它既对原有的法律规定进行了大量修改完善,又增加了很多新的规定。 而对于这些新规定,它们能否适用于《民法典》施行前的法...
正常情况下,没有特别的继承方式即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进行房产的继承。法定继承是依照法律的规定,由继承人按继承顺序即父母、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继承顺序来继承可以继承的份额。但有以下的例外情况出...